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范美玲  邵光信  顾维平  朱伟 《建筑科学》2006,22(4):98-100,82
在推导出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PREC中预应力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RPC梁受弯试验,对RPC梁试验加载破坏过程、裂缝开展情况、裂缝宽度及间距、RPC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PC梁加载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梁类似,分为3个阶段,即开裂前弹性阶段、裂缝扩展阶段、梁破坏阶段。现行混凝土规范计算得出梁裂缝间距理论值与RPC梁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但裂缝宽度理论值则明显高于实测结果。基于试验结果及理论计算,给出了RPC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 4个工字钢为对称放置的矩形截面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实用叠加法” ,计算结果分析表明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实用性、简便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塑性理论下限定理 ,由平衡条件 ,任意给定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 ,并分别求得相应各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两部分受弯承载力之和的最大值 ,即为钢骨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实腹式钢骨混凝土梁 ,推导出解析解 ,解决了直接采用一般叠加方法计算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反复试算的困难 ,统一了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模式 ,给出的计算公式简捷而符合我国设计习惯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是在普通型钢混凝土梁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它综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从而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针对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受拉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的大小、型钢保护层和预应力度等因素,对6根型钢混凝土梁和7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进行了全过程载荷试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推导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从而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磊  苏小卒 《建筑科学》2006,22(6):30-33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中型钢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会引起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本文阐述了取得这一变化下限的条件和计算此下限值的方法。这一方法为评估粘结退化的型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首先,从梁中型钢和钢筋混凝土之间有滑移时的协调变形问题出发,提出复合平截面假定,讨论了取得梁正截面承载力下限的条件,建立了求解此下限值的截面平衡方程组,并将其数值解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符合比较好,并给出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用于工程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7.
劲性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劲性轻骨料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了试验,并用《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和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劲性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建议,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麟  张仲先  阮成堂  王向峰 《工业建筑》2003,33(2):65-67,70
在对钢骨混凝土 (SR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即简单叠加法和一般叠加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分析了这些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研究并推导出了一组更为精确和合理的SRC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并将这一新的计算方法与简单叠加法和一般叠加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 ,阐述了其存在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6根无箍筋和12根有箍筋梁正截面受弯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箍筋的约束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梁挠度和受弯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约束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增强公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无筋和配筋活性粉末混凝土T形梁的抗弯试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参照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模型,建立了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裂性能尚缺乏系统的研究,钢纤维加入后对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影响也未做较为深入的探讨。为此,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裂计算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制原则和技术,全面总结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构件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耐高温性能。分析表明,钢筋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黏结锚固长度计算时,钢筋外形系数比在普通混凝土中的大;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弯曲开裂应变为705×10-6~864×10-6,大于普通混凝土梁的80×10-6~120×10-6;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压边缘极限压应变4 100×10-6~5 500×10-6,高于普通混凝土梁的3 300×10-6;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随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大;由于斜裂缝两侧无粗骨料相互咬合,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验值较预估值低;活性粉末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抗冻融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合理掺加纤维可有效预防高温爆裂。扼要介绍了活性粉末试点工程,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飞 《福建建筑》2008,(8):127-129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新近开发出来的一种超高强、高韧性、极低渗透性的新型混凝土。本文扼要概述了它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及研究动态,认为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指出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As a new generation of concrete, 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has attracted great research attention for its 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durability. In the present paper,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ests on eight prestressed RPC I-section girders failing in shear are reported herein. The beams with RPC of 120 MPa in compression were designed to assess the ability to carry shear stress in thin webbed prestressed beams with stirrups. The test variables were the level of prestressing, shear span-depth ratio (a/d) and stirrup ratio. Shear deformation, shear capacity and crack pattern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detail. With regard to the shear resistance of the test beams, the predictions from three standards (AFGC, JSCE and SIA) on the design of UHPC structur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uggesting that the experimental strength is almost always higher than predicted. RPC, as a new concrete, was different from normal concrete an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urther study should be needed to develop an analytical method and computation model for shear strength of RPC beams.  相似文献   

15.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47  
覃维祖  曹峰 《工业建筑》1999,29(4):16-18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新近开发出来的一种超高强、高韧性、极低渗透性的新型混凝土。系统地介绍了它的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认为它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具有超高强度、韧性及耐久性而得到快速推广应用。采用0.14的极低水胶比制备200 MPa的RPC,并测试硅灰和粉煤灰对RPC强度和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PC的强度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适量的硅灰掺量和较小的粉煤灰掺量有助于RPC获得较高的强度。硅灰和粉煤灰均具有较高的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活性,其活性二氧化硅可与氢氧化钙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尤其是颗粒极细的硅灰,可大幅改善浆体微结构,提高RPC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受火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构件的力学行为及其变形性能,完成5根受火后钢筋RPC简支梁受弯试验,获得了梁的正截面剩余承载力、荷载 跨中位移曲线及裂缝发展规律,考察了配筋率、荷载水平、受火时间等因素对受火后钢筋RPC简支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常温下受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配筋率为220%~5.13%、受火时间135min时,受火后钢筋RPC简支梁均保持为适筋破坏,且配筋率越大,剩余承载力越高,荷载水平越高、受火时间越长,剩余承载力越低;通过简化计算模型得到受火后钢筋RPC简支梁正截面剩余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受火后配筋率不低于3.94%的各试验梁剩余承载力与常温下相比降低了10%左右,钢筋RPC简支梁受明火作用后的承载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8.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活性粉末混凝土 (RPC)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耐久性良好的新型混凝土。本文系统地介绍它的研究概况、配制原理、原材料选择、技术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超细粒聚密材料与纤维增强材料经高温热合等特定工艺制备的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因其高抗压、高抗折、高耐久性及良好的体积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已经进入实际工程应用阶段。本文通过对铁路客专RPC电缆槽盖板制备过程中材料强度的总结分析,归纳出工厂化生产制备过程中影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超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出现是混凝土技术的一大进步,但由于理论研究的缺乏使其未能广泛地应用。本文主要从湿热养护温程(预热期、升温期、恒温期和降温期)以及湿热养护方式(热水养护和蒸汽养护)两方面研究养护制度对RPC强度的影响,寻找到一种较佳的常压下湿热养护制度,为RPC的生产与应用推广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