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RFID技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遭受跟踪攻击、重放攻击等问题,为提高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已有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RFID安全双向认证协议,并对其进行BAN逻辑分析和性能分析。该认证协议不仅运算量小、所需存储空间小、成本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窃听、前向安全性、防位置跟踪、不可分辨性以及防重放攻击等优点,较好地解决RFID技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遇上的安全隐患问题,适用于RFID环境。  相似文献   

2.
邱海斌 《硅谷》2014,(11):103-10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路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下,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生活当中的各项活动,造成了网络信道暴涨,然而现有的网络服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网络资源的需求了,提高网络服务的质量已经成为当代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多跳中继网络进行了一些介绍,分析了多跳中继网络的随机接入协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BAN逻辑对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网络采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摘要认证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和推导。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证明HTTP摘要认证协议存在不足,以及由此产生的伪装攻击。通过对逻辑推理结果和推导过程的分析,针对BAN逻辑提出增加消息抗否认性规则和消息新鲜性传递规则,增强了BAN逻辑的逻辑推理能力;针对HTTP摘要认证协议提出增加数字签名、公私钥机制、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提高了HTTP摘要认证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节点每接收一个来自父节点的同步包等效于获得一个全局参考时钟的观测值,提出了使用矢量卡尔曼滤波器对来自多个父节点的观测值进行融合的算法.在多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缓解了由于同步误差的逐层传递使全局时钟同步精度发生的恶化,避免网络边缘的节点产生较大的时钟误差,从而放宽了由误差传递导致的对网络规模的限制.硬件实现与数值仿真均表明相比现有协议,该算法能大幅度减小全局时钟误差,且随着节点跳数的增加而越发显著,有效地减轻了同步误差的传递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昊 《硅谷》2012,(3):89-90
分析现有P2P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并以Chord协议说明该模型的实现。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案是有效的,在具有一定比例恶意节点的P2P网络中,该方案对于信息窜改、信息窃听及路由功能失效等类型的恶意攻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会降低网络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种支持多跳无线网QoS业务的MAC层接入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滨  郭伟  任智 《中国测试技术》2006,32(2):100-103
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QoS)是多跳无线网络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TDMA/FDMA机制提出了一种支持多信道多跳无线网络话音级QoS业务的MAC层接入协议RA/SRN。该协议以RBRP协议思想为基础,针对无线信道中隐藏、暴露终端造成的信道利用率降低和分组冲突问题进行改进设计,减小了信道冲突概率,提高了信道利用率,降低了信道接入时延,为网络层QoS路由协议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修正时延粒子滤波的水声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利  李宇  黄勇 《声学技术》2012,31(1):67-71
在水声传感器网络中,利用多个传感器节点探测到的方位信息进行目标跟踪是水下目标跟踪领域的一种新思路。由于水中声速的限制,信号到达各个节点的时间不是同步的,提出了一种修正时间延迟的方法,并将其与粒子滤波(PF)、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EKPF)结合来解决该非线性跟踪问题。仿真分析表明修正时延后,算法的跟踪性能有较大提高;并且在相同条件下,EKPF的跟踪性能比PF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网络还原卡的基本原理,设计一直基于还原卡的网络认证方式,在实践中有效解决计算机机房因不断增加产生管理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朱颖  韦蓉  魏宇欣  武穆清 《高技术通讯》2007,17(10):1019-1023
为改善目前Ad hoc网络在服务质量和流量工程支持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节点独立多径的Ad hoc标签交换按需路由协议(AODLS)和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Ad hoc无线移动网络模型.该协议通过将Ad hoc网络的路由技术与MPLS的标签快速交换技术相结合,使Ad hoc网络不仅能够支持传统的、无连接的IP服务,还能应用于移动MPLS网络,使其具备MPLS的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流量工程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AODLS在吞吐量、时延及路由发起频率上均比AODV路由协议有所改善,在节点移动情况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将多隧道的监控系统进行网络互联,以达到在一个管理中心就可以实现对多隧道监控系统进行集中运营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优先级的IEEE 802.16系统跨层调度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与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通过动态调整实时轮询(rtPS)业务的优先级加权系数,在保证rtPS业务QoS要求的前提下,增加非实时轮询(nrtPS)业务和尽力而为(BE)业务的调度机会,提高nrtPS业务和BE业务的传输速率.每个连接分配的优先级根据信道和服务状态进行动态更新,每次调度优先级最高的连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为不同业务提供QoS保证,同时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效用函数的IEEE 802.16 OFDMA系统资源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EEE 802.16系统中复杂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机制,设计了一种统一的效用函数作为资源分配的目标函数以平衡资源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性,使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基于系统效用最大化的系统优化问题.考虑到对算法的实时性要求和适用于IEEE802.16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FDMA)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用函数的资源分配(URA)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URA算法在性能上非常接近于最优算法,而计算复杂度却大幅度降低;同时,URA算法能够在频谱效率和公平性之间取得良好的折衷,以满足IEEE 802.16系统中各业务类型不同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嵌入式WiMAX终端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即设计一个能够应用在WiMAX网络的嵌入式无线宽带终端。在此终端上可进行无线VoIP手机、具有WiMAX功能的PDA、无线监控终端或者是在工业现场工作的通信模块等多种应用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针对IEEE802.16e系统下行链路的导频分配模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EEE802.16e系统下行链路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两个一维信道估计器的级联。首先在时域进行滤波,根据最近原则将前一个符号导频处的信道响应作为下一个符号相同位置子载波处的信道响应,从而得到梳状导频结构;其次在频域进行滤波,采用最大似然算法估计出所有子载波上的信道响应。车速60km/h和车速120km/h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信道估计方法可降低系统的误码率,提高高速移动环境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IEEE 802.16j spreads out the coverage of WiMAX networks and strengthens wireless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relay technology. To take advantage of relaying in IEEE 802.16j networks, an efficient scheduling schedule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rovision for multiple link transmissions is necessary, especially when link interference exis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uplink scheduling mechanism in the transparent mode of IEEE 802.16j, which enables multiple devices to transmit without interference. The maximum latency of each connec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violation and transmission rate. An interference detection task is first carried out, and then a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and a dynamic frame adjustment method are developed. Two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different interference level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under a fixed QoS type of connection, when the total number of connections goes up to 360 and 420 and the maximum latency violation rate approaches 20%, the average uplink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achieve 6.67 and 7.92 Mbps, which apparently outperform regular relay scheduling schemes with rate of 4 and 3.91 Mbp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IEEE 802.16‐based multi‐hop networks, transmissions using a multi‐hop high‐rate relay path can potentially achieve better throughput and delay than using a single‐hop low‐rate direct path.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ay or direct connection and the handoffs between different connections for mobile subscribers are thus key design issues. This paper studies connection setup and Intra‐BS handoff operations in IEEE 802.16‐based multi‐hop networks, where each connection employ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t the physical layer against wireless fading channel. Both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designs are considered. In the centralized design, the base station coordinates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s and handoffs for multi‐hop IEEE 802.16‐based subscribers. In the decentralized design, the MMR‐enhanced relay stations and mobile subscribers are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nection and handoff managemen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design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ood put, the packet transmission delay and network throughput. The results also highlight that the centralized design outperforms decentralized design in terms of throughput and delay.  相似文献   

17.
有限元数值计算时,常需用到三角形单元。在一曲边三角形区域中,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三角形网格自动生成方法,可在二维、三维空间内对板、壳等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和网格疏密调节。算例表明本文的网格生成方法是方便、有效的。并避免了R.HABER等人的方法所产生的计算机数据溢出现象。  相似文献   

18.
IEEE1394作为一个工业标准的高速串行总线,在计算机(PC)领域和视音频(AV)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本文在剖析IEEE1394接口的基础上,就其在数字视频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服务发现协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适环境下的服务信息导向的服务发现协议--SIGSDP.该协议基于普适环境下的服务发现协议GSD(一种适用于无线自组网的基于群组的服务发现协议)的思想,提出服务请求转发基于服务群组下的服务信息的思想,使得节点转发服务请求时能准确选择转发节点,避免不必要的转发.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SIGSDP大大减少了服务请求包数量和服务响应时间,提高了服务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20.
崔仁杰 《硅谷》2009,(1):49
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研究进行分析,首先对安全性的问题作出简介,并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描述其研究的进展和研究的必要性。最后给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缺陷和相应的保障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