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渤西油气处理厂是天津市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重点工程项目,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1个自行设计施工的油气处理厂。本文介绍该厂的主要设计概况,包括施工图设计周期由9个月缩短到5个月零1周,设计周期和设计质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中国海上油气》创刊10周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8月29日~9月1日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召开纪念会和《中国海上油气》(地质)和(工程)两刊编委会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上届编委会主任尤德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本届编委会主任陈炳骞,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地质师龚再升,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工程师张培生以及海洋石油地区公司、生产研究中心和勘探研究中心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某脱水装置分子筛吸附塔设置数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外某油气处理厂分子筛脱水装置的实际设计数据为例,对于在该装置中分别设置2个、3个或4个分子筛脱水塔的方案,从吸附周期、设备投资、操作费用及与其它系统的相互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选择出最佳的分子筛脱水方案。  相似文献   

4.
LNG天然气处理管线广泛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本文作者应用三维设计和应力分析对中海油渤西油气处理厂改造项目低温不锈钢管线设计和施工进行了优化,确保了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合计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3 2 4亿t ,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 12 8 98亿m3 。中国国土资源部已批准了探明地质储量报告 ,包括渤海的CFD11 1和BZ2 5 1S ,以及南海的HZ19 1和WZ12 1N等油气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1年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6.
《石油学报》2004,25(4):18-18
截至 2 0 0 3年底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的近海油田累计生产原油 175 0 5万t、天然气 32 5 32亿m3。近 5年来原油产量增长迅速 ,从 1999年的 16 17万t增加到 2 0 0 3年的 2 2 2 4万t,天然气产量基本稳定。我国近海油气田的开发目前主要集中在渤海、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北部湾和东海 6个含油气盆地 ,已形成了 4个油气开发区 :渤海油气开发区、珠江口油气开发区、南海西部油气开发区和东海油气开发区。投入开发的油气田有 32个 ,油田共 2 5个 ;其中合作油田 16个 ,自营油田 13个。2 0 0 4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新投产 8个油气田 ,生…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海上油气》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主管、中海油研究总院主办的石油及天然气科学综合性技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有关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固定栏目有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钻采工程和海洋工程。欢迎投稿。1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题名应简明,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0年将投资46亿元人民币开发一批海上大油田,以使今后几年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大幅度提高。 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介绍,在渤海湾地区和中国南海等海域最新发现的蓬莱19-3、番禹5-1、曹妃甸11-1、渤中29-4和渤中25—1等大型海上油气构造,都具有丰富的油气储量。尤其是渤海湾的蓬莱19—3构造,目前已探明原油储量3×10~8t,且储量规模正进一步扩大,有可能成为继大庆之后中国发现的最大整装油田。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原本封闭的油气处理厂工控系统也渐渐纳入工业物联网系统中,相应的网络风险日益严峻,油气处理厂工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也越来越重要。工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的架构及设置直接影响工控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也直接影响油气处理厂的经济效益与安全。针对油气处理厂设置的工控系统,从其网络架构及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两个方面对设计阶段的系统配置进行讨论,为今后类似油气处理厂的工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海上油气》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主管、中海油研究总院主办的石油及天然气科学综合性技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有关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固定栏日有油气勘探、油气川开发、钻采工程和海洋工程次迎投稿。1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高酸原油炼油装置防腐设计及腐蚀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一期常减压装置设计炼制高酸低硫原油,防腐设计主要针对环烷酸引起的腐蚀及塔冷凝系统的腐蚀。对已平稳运行2 a的该炼油装置的防腐设计和监测管理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装置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腐蚀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油是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唯一涉足燃气电厂业务的公司。“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实施及“两化”融合的政策推动,给中国海油提供了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国海油燃气电厂智能化发展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前后),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优化和相应基础网络的升级改造;第二阶段(2010—2015年),采用数字化的技术和方法对相关重点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第三阶段(2015年以来),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突出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的实时性特点,探索建设一个智能集控型燃气电厂,并在其他电厂推广。中国海油燃气电厂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突出特点是厚平台轻应用,以智慧平台为核心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成,统一管理,实现人、信息化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创新融合,支撑中国海油燃气电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燃气电厂智慧化信息管理贯穿项目建设、生产全过程,并通过试点建设,实现了从能源生产到客户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珠海LNG装置技术分析与运行情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珠海LNG装置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一套建成投产的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相关技术及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详细介绍了珠海液化天然气装置MDEA混合胺法脱碳、4A分子筛深度脱水、PRCIO混合制冷及LNG储存工艺技术流程,分析了液化装置各单元生产运行的情况,对生产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操作要点及解决方法,对国内其他在建或已投产的同类天然气液化装置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性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渤海抗冰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各个时期各种平台结构的抗冰特征,通过计算分析和现场检验表明,渤海八号平台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如果能装上正倒锥组合体,它将是目前最好的抗冰结构形式之一,尤其是对于水深在25m以浅的水域。  相似文献   

15.
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了一套0.60 Mt/a柴油液相加氢装置,以常一线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生产国Ⅴ标准柴油。该装置于2017年1月首次开工产出合格产品,运行至今,总体运行平稳。由于原料油的变化,装置按照6种工况随时切换,造成装置能耗较高。针对液相加氢装置的不同加工工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同类型装置的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洋平台自控系统,对比了国内某油田与中海油平台、国外平台设计方式及自动化水平,在标准规范、设计方式、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特别是以数字化集成设计方式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控制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原则和差异,为海洋平台自控系统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中华造船厂为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建造的两条破冰型三用工作船分别于1993年1月和6月签字交船,渤海石油公司破冰船项目组为期两年的监造工作已全面结束。本文概述了该船的技术设计审查和施工设计审查,以及建造过程中的进度、资金和质量控制具体作法,希望对今后类似的船舶设计与建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绥中36—1油田是我国海上发现并自营勘探开发的最大油田,面临一系列枝术难题,其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采用国际标准独立进行的。投产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工程设计是成功的。本文从工程整体方案到工艺处理系统、伴生气的利用、供电、供热、平台结构与布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指导今后的工程设计乃至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洋石油的快速发展,一些伴生气产量少、原油黏度高的油田相继发现,原油发动机作为中国海上油田的主电站逐渐开始使用。着重对原油发动机作为主电站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今后原油发动机电站的选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气》2003,10(4):47-47
In the petrochemical sector, CNOOC is building a 300,000 tons-per-year bitumen plant in western China, marking its first such investment in the remote but fast developing region, the company said on December 3. CNOOC, which produces 20 per cent of China's domestic bitumen output, will own 88 per cent of the US$36 million project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wo local firms will own the remaining 12 per cent. Bitumen, or asphalt, production is scheduled to begin by the end of June 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