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定量方面对薄荷油的胶束增溶体系进行了研究,做了有关温度变化对增溶量的影响,并绘制了不同条件下的三元相图。  相似文献   

2.
对于胶束增溶体系来讲,被增溶物从增溶溶液到空气相中的释放情况即释放规律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作者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薄荷油的胶束增溶体系进行了释放研究.选用了一系列质量浓度梯度的Tw80溶液,探讨了薄荷油的释放性与Tw80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胶束增溶技术是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作用。本文从增溶机理、增溶热力学及影响增溶作用的因素等方面对增溶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且就该项技术在化学及药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锌是动物生长和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食物中摄取量不足或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如体内缺锌时动物繁殖机能下降;而过量的锌则影响铁、铜的吸收,造成贫血、生长迟缓、消化紊乱。目前饲料中微量锌的测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硫腙显色萃取分光光度法等[1],前者因仪...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荆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来提高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研究并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铬天青-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中铁的新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0~10.0μg/25ml,方法栓出限为2.5×10~(-7)g/ml。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粮食制品中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PVA-OP存在下,在0.05mol·L-1的H2SO4介质中,锌与KSCN、罗丹明B形成水溶性离子缔合物,该显色体系λmax=59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2=9.3×105L·mol-1·  相似文献   

7.
涂建平 《食品科学》2004,25(3):155-158
本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提高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研究并建立了高灵敏度的铬天青-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味精中微量铁的新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0~14.0μg/25ml,方法检出限为8.4×10-8g/ml。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新型反胶束系统增溶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宏顺  陈复生 《食品科学》2001,22(10):24-27
研究了Tween,Span系列,Triton x-200,乳化剂OP,AOT,蔗糖酯溶解于异辛烷中的性质,在AOT/异辛烷体系中加入Twee-60:AOT为1时,增溶水从1.03(ml)增加到2.01,Tween-80:AOT为0.25时,增溶水理从1.03增加到1.21,W0值从24.3增加到28.5。  相似文献   

9.
反胶束体系增溶水量对棉籽粕蛋白的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籽粕中蛋白质含量约为50%。讨论了阳离子CTAB/正辛烷(正辛醇或正戊醇)、阴离子AOT/异辛烷两种反胶束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W0与萃取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助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的种类和加入量,从而改变萃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增溶水的量(W0),并得出最佳萃取率(84%)时,W0取值范围是30~40。  相似文献   

10.
对酪蛋白-葡聚糖共聚物胶束作为输送体系而言,所包埋营养素的总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将共聚物胶束解体的同时使辅酶Q10增溶于水中,从而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SDS浓度为0.31 mol/L、孵育温度30℃、硼氢化钠7mg/mL、用量100 μL、还原时间3~5 min时,SDS增溶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8.77士1.60)%~(95.90士0.80)%之间.同时,共聚物中酪蛋白单元的内源荧光和外源荧光光谱分析显示,当SDS浓度为0~0.5 mol/L时,SDS会部分改变酪蛋白单元的疏水结构;且SDS浓度为0.31 mol/L时,SDS与酪蛋白单元疏水区的相互作用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改性淀粉为壁材制备微胶囊化薄荷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种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和N—LOK为壁材,薄荷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薄荷油,研究了不同壁材和不同薄荷油载量对微胶囊化产品的产率、效率和保留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微胶囊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HI—CAP100为壁材、薄荷油栽量为质量分数40%的微胶囊化薄荷油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形物质量分数45%。均质压力35MPa、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5℃。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测定HI-CAP100为壁材的微胶囊化薄荷油产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3℃,因此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化薄荷油产品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化薄荷油缓释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了微胶囊化薄荷油的总油。用改进的Reineccuis方法测定了表面油。用静态顶空法 (SHA)测定了由 3种不同壁材制成的微胶囊化薄荷油在水中的缓释性能。加入脂类物质壁材的微胶囊化薄荷油能明显的控制香精的释放速度。  相似文献   

13.
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对橄榄油的间歇水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国民  盛梅 《中国油脂》1998,23(2):37-39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催化橄榄油间歇水解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pH值为7.5时,反胶团中的脂肪酶活性最高;增加橄榄油浓度,可提高水解速度,但水解率随之下降;R值([H2O]/[AOT])摩比尔)=10时,水解速度最快;当R值不变时,AOT浓度越大,水解率越大;但当AOT浓度≥200mmol时,会对反胶团中的脂肪酶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以富含α-亚麻酸的亚麻籽油为研究对象,测定多种微量成分(磷脂、油酸、β-谷甾醇、二酰基甘油)在stripped亚麻籽油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并研究反胶束的形成对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以及生育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脂是形成反胶束的重要组分,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25 μmol/kg;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微量成分对亚麻籽油的热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形成反胶束后则能显著降低油脂的起始氧化温度(约12%)以及氧化诱导时间(约33%),增加贮藏过程中氢过氧化物(约36%)、丙醛(约13%)和己醛(约200%)的含量,显示出促氧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生育酚的添加能抑制油脂氧化进程,但反胶束的形成使油脂中氧化产物浓度高于对照组,降低了生育酚的抗氧化活性。因此控制亚麻籽油中反胶束的形成将有助于油脂氧化稳定性,为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稳态化控制提供新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反胶团体系脂肪酶催化棕榈油水解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反胶团体系中猪胰脂肪酶催化棕榈油水解合成单甘酯的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为: Span- 20 为表面活性剂,异辛烷为有机溶剂,水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 2,反应温度 35℃,水相的 p H 为 85。在此条件下反应 15 h,单甘酯的含量最高达 3451% ,此时单甘酯产率为 8431% 。  相似文献   

17.
速溶薄荷味膜状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溶薄荷风味食品是一种薄膜状、在口中速溶而无任何可感知的固体残留、无需吞咽或吐出的新型糖果类休闲食品,其高浓度薄荷味可作为口气清新剂使用。国外普遍使用普鲁蓝作为基础成膜剂制作该膜状食品。普鲁兰价格昂贵, 通过综合分析选择了海藻酸钠作为基础成膜材料,配合淀粉水解物及几种助剂,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溶解性强、柔韧性好、强度高、薄荷味浓郁的速溶薄荷味膜状食品较优配方。  相似文献   

18.
薄荷香精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易挥发性和对环境敏感的特性,致使留香时间不长,货架期较短。目前,喷雾干燥是最广泛使用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但是由于喷雾后的高温干燥处理会导致香精的部分损失,所以需要探索一种在常温下制备香精微胶囊的方法。本文以海藻酸钙为壁材,薄荷香精为芯材,采用内乳化凝聚法来制备薄荷香精微胶囊,在常温下可获得球形好、粒径分布均一的微胶囊。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验证香精是否被海藻酸钠包埋。由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包埋率和粒径分布进行考察,得到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芯材与海藻酸钠质量比1:3,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4%,Span-80添加量2%,冰醋酸与碳酸钙摩尔比3:1,碳酸钙与海藻酸钠质量比7:40,乳化时间15 min。此条件下薄荷香精微胶囊的包埋率为59.63±0.47%,平均粒径为290.70μm。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微胶囊可以对香精起到部分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