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笔者将"八方"铺满了壶的每一个面,从壶顶至壶底,都是八面形。壶身就是塔身,块面清晰利落,棱线富于变化,并非僵直不变,而是呈内凹的弧线形,使得塔身形态更加的雅致。壶身与壶底的连接处,一圈凹线的装饰似乎与壶肩突出壶身外的线条遥相呼应,进退之间带着佛家的豁达与自在。  相似文献   

2.
《生命壶》壶身细腻、精致、大方,胎色纯净,一尘不染,透着阳光的色泽,温润如玉,壶身丰阔饱满,壶把飞把形,形态美好。壶嘴坚挺有力,壶首饰以鸟形,生动美好,曲线流畅。壶盖上用冰纹装饰,勾勒细致,壶钮鸟形,象征生命的起源,壶嘴向上张开,逼真生动。  相似文献   

3.
紫气东来》壶身圆润,制作功底扎实,构思巧妙。壶身造型简练、气质脱俗,珠圆玉润,饱满而富有张力,盖与壶身上下一体、比例搭配协调,壶钮仿佛从盖面伸展而出,颇显张力,钮、盖、身彼此贯穿一致,柔和的曲线感妙趣横生,古朴纯厚,无媚俗气。  相似文献   

4.
《香玉》壶身筋囊状,简练流畅,体态丰腴,简洁并富有力度。块面清晰,线条柔和,壶盖与壶身吻合,方中带圆。这件作品质感润泽,雍容华贵,大气沉稳,壶体乳脂似玉,曲线优雅,腹部饱满丰润。  相似文献   

5.
《竹韵壶》线条粗细有致,色泽光润,骨胎均匀,可谓简洁而不简单。壶体挺括,盖面平整与壶身之曲线形成呼应之势,方圆结合,宛若一气呵成,壶身线条婉转流畅,而壶嘴、壶把则塑以竹段状,两者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让人不禁想驻足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6.
《福掇壶》壶身圆润,壶面用色泥装饰,描绘成一幅风景画,简单几笔,却描绘出树木的苍劲有力,壶嘴、壶把曲线优美,壶盖上的吉祥图案,捏塑整齐,造型生动,涵义吉祥。  相似文献   

7.
《云浪壶》壶身每一个部位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视觉都要曲线流畅,轮廓直线抑扬顿挫,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让紫砂壶有一种内涵度很深的气质和风格。壶身主体的各部位连接自然协调、圆润和谐,且气韵生动,富有情趣,给人一种圆满、完美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神韵壶》壶身呈圆珠状,圆盖与壶身成一整体,形圆、体稳、质匀、气正,曲线转折圆润、贯穿一体,各细节比例配置协调和谐,营造出一种骨肉亭匀的温馨美感,其造型简约、装饰生动、内涵丰富,是体现艺术和文化个性的典范之作,可谓紫韵端雅出茗味,福运万千入壶中。  相似文献   

9.
《一品清莲》壶身砂质隐现,壶腹往下塑以莲花造型,壶嘴、壶把弯曲有度,壶钮莲花形捏塑整齐,韵味十足。此壶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这件作品,它飘逸的曲线,流畅的转角,洒脱利落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动感十足,附和时代的旋律,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0.
《盛唐丰韵壶》润泽的曲线,丰满的造型,别致的壶钮,再现了紫砂壶古朴浑厚的意境。壶身造型精致、淡雅,风姿卓越、亭亭玉立,壶肩至壶腹处,一圈圈的线条围绕其中,虚实相间,生机盎然,整体造型极为简洁、古朴、浑厚,在形、神、气、势、力上达到和谐美。  相似文献   

11.
茄段壶自古沿袭,经久不衰,壶界、艺界乃至西方均以此茄段壶作典范。笔者制茄段壶有其独到之处。文以简为贵,画以简为贵,茄段壶艺亦然,但简中见情趣,形简而意不简。用手抚摩茄段壶面,光润恬静,转折流畅,壶身一捺底。茄段壶为一弯嘴、圈把,瓜柄钮,用纯手工搓制,与壶身暗接,妙若天生,无一丝赘累。曲高和寡,为艺术涵养高的人所喜。  相似文献   

12.
《禅方壶》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骨肉亭匀、珠圆玉润。壶盖采用压盖,壶口与盖严丝合缝,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一把好的紫砂光货,往往运用神、形、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我认为四大要素之中,关键在于形,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三要素。壶型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旷简雅,有的轻透飘逸,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形成完美的形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合斗壶》是方器中的经典之作。壶身上下合成合斗形的扁方壶,壶身下半部是以四片斗形泥片与一正方泥片镶接成一斗状;壶身上部再镶接四片覆盖斗形的泥片,上下组成合斗形的方壶。壶身片片相接,虽扁,且能方正不阿,一丝不苟。器身外表平正,挺括,配以四方弧形的壶流于把手,与壶身十分协调,制作技艺精湛,美妙绝伦。  相似文献   

14.
《瓞意绵绵》壶身瓜形,筋囊状凹凸明显,壶嘴、壶把方圆相济,壶钮拱桥形,壶身泥绘刻绘栩栩如生,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隽逸对茗套壶》由一壶两杯两碟构成,壶身严谨而大气,壶身之线、面,挺括细润,骨肉亭匀,颇显古风。  相似文献   

16.
此壶造型取自一只大的落地南瓜,造型巧妙之处,莫过于将壶身以筋纹造型表现,再以花货的装饰性塑造,使得整个南瓜形的壶富有张力和生机。壶身造型圆润饱满,稳重而端庄,造型简练流畅,体态丰腴。此壶以筋纹将壶身处理得圆弧起伏,形态逼真,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17.
此壶造型取自一只大的落地南瓜,造型巧妙之处,莫过于将壶身以筋纹造型表现,再以花货的装饰性塑造,使得整个南瓜形的壶富有张力和生机。壶身造型圆润饱满,稳重而端庄,造型简练流畅,体态丰腴。  相似文献   

18.
《吉祥壶》壶嘴以象鼻为形,曲折有度,自然流畅,且有生动之感。壶嘴与壶身衔接处有象面浮雕于上,正面观之,若一象啜饮水中,昂首挺鼻,生动活泼。若注入茶水,流水之状恰似象鼻喷水嬉戏之状,颇有趣味。  相似文献   

19.
此《潘壶》器形较扁,口盖相对较大,创作之中灵思一动,也便成为思想之中创作出的存在艺术,简约不简单,大气又君子不器之感。在传统《潘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思想构思,壶身上下之间比例对称,壶口与壶底直径相同,以壶身中间凸出腰线为分界点,排除壶嘴、壶钮、壶柄的搭配创作,上下统一,具有很强的传统对称性,视觉效果也是经过图纸绘画及测量出来的,这样整件作品的壶身就运用了紫砂壶形创作的几何原理构思设计。  相似文献   

20.
《八方来财》整个壶体上方下圆,壶流的曲线与壶底的曲线非常流畅,给人以直冲向上之感。壶身与盖面的曲线相连,并重回到流的根部,完成了一个曲线的流动。这把壶的曲线运用是极其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