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洲 《山西建筑》2011,37(34):42-43
针对两种设备层结构方案,依照我国现行规范要求进行结构弹性计算分析与设计,对比研究了两种设备层方案对结构自振特性、结构楼层剪力与倾覆力矩分布、构件内力以及计算配筋等因素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设备层往往给结构设计带来刚度比不满足规范限值的问题.本文以某实际工程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两种设备层层高方案对设备层关键构件、结构位移、层间位移角等的影响程度及其相关性,并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设备层结构方案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层间位移角及破坏模式的差异,探讨了结构刚度比...  相似文献   

3.
王鹏  马军  陈道政  杜秋 《安徽建筑》2013,(3):177-178,207
结合实际工程,首先利用SAP2000软件对下部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三层钢结构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得到轻钢加层后的整体结构出现刚度突变和部分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然后提出了两种设置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方案,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两种方案都能满足要求;最后对这两种方案的整体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发现只有一种方案是合理的,体现了防屈曲耗能支撑位置布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SAP2000建立某幢办公楼结构加层前后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反应谱分析、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结构自振周期、层间位移明显增大,扭转效应变强,部分参数超过规范限值。根据结构特点,提出了两种设置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方案,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两种方案,结果表明都能满足要求;最后对这两种布置方案的整体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通过优化,发现有一种方案是较为合理的,能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对结构的要求,体现了防屈曲耗能支撑设置位置的选择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起重要作用,可为同类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建设中常用17层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常用的结构类型。本文对总层数为17层的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提出了普通剪力墙结构布置与两种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的三种结构设计方案。采用PKPM软件分别对三种方案进行结构设计,进行了三种方案在风载和地震作用参与组合工况下的侧移、层间位移角及层间剪力计算,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并对三种结构方案的结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短肢剪力墙结构方案适合在设防烈度较低的地区推广使用,设防烈度高的地区宜采用普通剪力墙结构方案。给出剪力墙结构布置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11层商住楼工程概况,提出了首层转换部分框支剪力墙和无转换层剪力墙两种结构形式,利用广厦结构CAD软件计算了内力和配筋,并通过广厦概预算系统分析了单方含钢量和结构造价,比较了两种结构方案的经济性,结果表明,两种结构形式的经济指标差别不明显,为了适应商住楼的功能要求,实现首层大空间,建议优先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剪力墙结构的基本理论,以西安北动车段单身综合楼工程为例,提出了优化前后两种剪力墙结构的布置方案,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从周期比、层间位移角、整体稳定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指出优化后的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某体育场屋盖采用马鞍面单层索网结构的需求,提出轮辐式单层索网结构和无内环单层索网结构两种方案。基于方案的外形、构件和节点设计信息,比较两种方案下的拉索、索端锚具和大型索夹节点用量等经济指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建立模型,分析两种方案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索力,对比两种方案的结构整体刚度、索力大小和索力分布均匀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模型,采用拆除构件法分析两种方案断索后的动力响应,研究两种方案抗连续倒塌性能。结果表明:无内环方案的拉索、索端锚具、大型索夹节点用量均显著少于轮辐式方案的,经济性更好;无内环方案的刚度较大,整体性好,索力较小且索力分布更均匀;无内环方案断索后仍保持形状稳定且索力损失不明显,抗连续倒塌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长沙锦绣中环大厦原设计为 2 4层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 ,施工至层 1 3后 ,改为 2 8层钢框架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简要地介绍了这一工程的设计特点和构造处理措施 ,并对两种结构方案进行了比较 ,论证了钢结构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中底框-抗震墙结构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文中根据某一现有底框-抗震墙结构图纸,用SAP2000软件建模,并分别按照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方案进行设计,采用模态时程分析计算两种隔震方案在汶川地震卧龙台记录波下的反应.进而比较两种隔震方案的隔震效果,说明层间隔震方案对于底部一层框架—上部砌体抗震墙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天津响螺湾C-02地块项目主楼地上54层,结构屋面高度约238m,结构体系为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在避难层和屋面设置了结构加强层。介绍了该项目的结构布置、性能目标、主要计算分析结果及抗震加强措施。结构设计满足超限要求,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的初步设计已通过超限审查。  相似文献   

12.
某长方形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实际工程的筒核长宽比较大,长短向抗侧刚度不均匀。针对多种不同加强层结构布置方案分别进行三维有限元内力计算分析,比较整体结构及长短向框架柱、剪力墙的力学性能,研究讨论加强层设置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加强层最终设置方案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间,改善了整体结构力学性能,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超云  傅学怡 《建筑科学》2004,20(1):35-39,71
应用SAP2 0 0 0对柱支剪力墙梁式转换高层建筑进行了基本模型壳系有限元计算 ,通过变化结构层数、转换层层位、转换梁刚度 ,总结了转换梁刚度对柱支剪力墙梁式转换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保利广场为B级高度超限高层办公楼,地上30层,建筑高度134 m,采用框架—双核芯筒结构体系。塔楼西侧在24层收进,立面不规则。采用SATWE、PMSAP、ETABS程序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计算和动力时程补充计算,中震弹性复核,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抗震性能良好,体系安全可行。最后,详细阐述了为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而采取的双核芯筒抗侧力构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搭接柱转换这几项关键技术问题,希望能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永明  徐伟斌 《建筑技术》2011,42(5):414-417
东方商务会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平面形状为梯形。竖向体形高位内收,引起结构竖向不规则。底层层高较高,引起下柔上刚,存在底部薄弱层。各标准层均设夹层,属复式结构。在结构平面、竖向的框架梁、柱以及剪力墙布置上采取措施,调整竖向不规则的体形对结构受力的总体影响。考虑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对复式结构出现的两种不同结构布置体系分别建模计算和比较,得出考虑后置夹层参与整体结构的共同工作更能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特性。在构造上采取加强措施,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和风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对后置夹层结构布置竖向荷载传力路径尽量直接,以减少对整体结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雪莲大厦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雪莲大厦为地上部分36层,建筑总高度146.30m的高层建筑,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结构高度高,地震反应大,平面轮廓不规则,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不正交,不能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采用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并设了两个加强层,有效地加强了结构的刚度,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则解决了框架不正交所带来的梁柱连接问题。介绍了该工程结构体系的选择,加强层的设计及型钢梁柱节点的处理等,工程实践表明:在高烈度区,带加强层的混合结构体系能够满足结构各项设计要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可大大减少柱断面,也便于非正交框架体系中梁柱的连接。  相似文献   

17.
叶永毅  张为民 《建筑结构》2012,(1):27-29,69
新天翔广场为一栋地下2层、地上24层的高层商住楼,由于存在部分搭接柱转换,塔楼采用主次楼层的结构形式,对部分楼层而言还存在楼板不连续的情况,且部分楼层采用无梁楼盖体系,属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工程的特点和结构设计情况,设计时采取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比现行规范要求更为严格的抗震措施。经对结构进行多模型的弹性分析和时程分析可知,其工作状态和性能均能达到预期性能目标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和总结了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既有建筑结构评估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方法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结构的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的简化方法,建议将子结构取为自然层,先对子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估,再根据子结构评定结果,通过结构自然层间的相关关系对结构体系可靠性进行评估.根据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工程应用的子结构中构件权重系数实用计算方法.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出的评定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京广中心是北京最高的一幢多功能综合性钢结构建筑,它由塔楼、附楼和地下建筑三部分组成.塔楼为地下3层、地面以上52+2层.这是一幢超高层的钢结构楼房,地面以上高度是208m.这幢建筑的基础是桩式筏形基础;地下结构采用了SRC结构;主要结构体系是由钢框架与预制RC剪力墙核心结构体系组成.结构分析是采用了三雏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建筑功能多样化的要求,苏州唯亭科技创业基地工程地上11层,4~5层之间采用27 m跨9 m高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体系来承托上部结构。从工程实例着手,研究了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结构特性、受力性能、整体分析、转换层楼板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的构件和节点设计,讨论了该种转换结构的设计原则,可为相关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