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油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现行的石油地质理论已不能满足中国石油地质勘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一种建立在中国地质特点基础上的找油理论尤为重要。中国陆壳是全球火山活动最活跃的陆壳,火山活动在石油地质学三大核心命题的"成盆"、"成烃"与"成藏"中,都有显著的促成作用。概论了火山活动的石油地质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以期能够丰富和发展中国油气地质理论。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专家组成的课题组,研究了现阶段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的特殊性、难点和障碍。  相似文献   

3.
中国陆壳是富烃陆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陆壳是全球九大陆壳中唯一一个四面受挤的陆壳,是火山活动最活跃而广泛的陆壳,也是世界上板内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区。从中国陆壳所含C、H元素质量分数分析,中国陆壳的C、H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全球平均含量的克拉克值。因此,由C、H元素组成的烃类物质理应高于全球陆壳含烃量的平均值。而火山活动活跃正是中国陆壳富烃的原因之一:火山活动为有机生烃机制贡献了灶体生烃模型;火山活动的热液流体为有机生烃机制贡献了催化生烃模型;火山活动带来的幔源CO2和H2贡献了合成生烃机制;火山活动带来的热液水贡献了无机碳化物生烃模型;火山活动还直接贡献了幔源烃。所以中国陆壳理应为富烃陆壳。根据中国陆壳和上陆壳的C、H元素质量分数均高于全球平均值推论,中国的陆壳和上陆壳也应富含烃类物质。已有70年开发史的玉门油区于2002年在盆地的基底岩石中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玉门油区,表明在我国陆壳深层仍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有待勘探、发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变格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国陆壳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殊性,即中国陆壳的核心——中国地台,是全球9大地台中规模最小的一个、沿纬向延伸的一个;泛大陆形成后由于太平洋板块的生成及印度洋的扩张,中国陆壳处于四面受挤的地球动力环境之中,中国大陆岩石圈出现下拱上张的应力反应,使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呈现以断裂运动为特征的断块构造性质。使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成盆机制从前侏罗纪的大洋张开与闭合的槽台体制转变为大陆张开与闭合的裂谷体制,构造格局从前侏罗纪东西延伸的纬向构造转变为侏罗纪以来东部出现北北东向延伸的经向构造,沉积类型从前侏罗纪的海相沉积为主转变为侏罗纪以来以陆相沉积为主。 中国含油气盆地呈现一个转折、两个世代、三种变格,断穿岩石圈或地壳的深断裂网络将含油气盆地分成了东西2大群、4个带,使中国含油气盆地具有东部以原生油气藏为主,西部以次生油气藏为主等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峰值研究会于2009年6月在Petroleum Sience(石油科学)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峰值综合性研究成果,对1997-2008年间各个时期内中国专业人士对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峰值的研究预测作出了汇总分析。综合分析表明:中国石油峰值生产量在160~236Mt,峰值年在2005-2037年;中国天然气峰值生产量在100~150km^3,峰值年在2020~2050年,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国际业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海外业务的发展壮大,覆盖国家越来越多,涉及业务面越来越广,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与国际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东道国对本地化诉求更高,要求更加具体化,中国石油企业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对中国石油企业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国石油十一五期间的节能总目标和油气生产(上游业务)节能的目标.通过对上游业务的客观特性分析,明确指出了从事上游业务各企业节能工作的特殊性.文章分析了影响油气生产能源管理的因素,明确提出除了在技术、措施方面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外,上游业务必须对内部机制进行深度解剖,以促进中国石油节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界限逐渐消失,中国石油公司面对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应针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通过对中国石油公司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中国石油公司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与中国石油大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共同成立了"汽车用油品联合实验室",双方签定协议,针对重汽柴油发动机产品开发配套装车油。研制的重卡装车油通过实验室模拟评定,重汽WD615国Ⅲ(EGR)柴油发动机台架对比试验证明,其使用性能满足大功率柴油机磨合期内的用油要求,与原用油相比,质量适宜、针对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得到了中国重汽的认可,通过了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组织的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10.
输气管道的法兰泄漏预防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气管道经常会因法兰泄漏而影响生产运行,由于法兰连接部位的结构特殊性,一旦发生泄漏,治理比较困难。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与干线连接的管道法兰泄漏在线预防性治理,解决了生产运行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优化炼油工艺过程发展中国炼油工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国炼油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至2020年前,我国油品需求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当前的形势严峻,面临着石油资源短缺、产品质量不高、化工轻油供需矛盾突出、环保治理等问题。为加快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建议炼油工艺过程将采取的路线是:(1)结合我国实际,优化炼油工艺过程,发展深度加工;(2)生产其他能源难以取代的车用燃料和化工原料;(3)继续发挥催化裂化生产成品油的骨干作用;(4)加快发展加氢裂化工艺过程,实现炼油一化工一体化;(5)将原料预处理、催化裂化新工艺与产品后处理三者相结合,以提高成品油的质量;(6)实现污水回用,控制SOx对大气的污染等。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石油资源评价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石油地质理论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发展,近几年来曾有过一些总结和论述。本文试图从勘探实践的发展过程出发,作一些讨论。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八十多年来,随着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发展、钻采技术的提高以及基础科学向石油地质学的渗透,对我国石油资源的认识、评价、预测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陆壳与含油气系统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中国大陆地壳的核心──中国地台区是全球九大地台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是唯一一个东西延伸的地台,是在整个地球发展史中始终受挤的陆壳。侏罗纪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的生成,中国大陆岩石圈处于四面受挤的地球动力环境中,使中国陆壳成为新构造运动最活跃的陆壳,中国西部成为新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从而,使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地表油气苗发育;可能具有有机成因与无机成因油源;商业油气层出现在膏盐层与铝土矿层等好的盖层之下,油气田多沿活动断裂分布;表明与东部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受生油区控制的源控型含油气系统不同,表现为保技型含油气系统。因此,油气勘探原则也应有别于东部,应采用“沿着盆地(隆起)边缘钻探,占高点、打屋脊,地面显示是导引”的办法,可能是投入少而效果好的勘探原则。  相似文献   

14.
China has been undergoing a new round of ambitious reform in its energy sectors after president Xi's call for "energy revolution" in June 2014. This top-down strategy paves a way to market-oriented transition for Chinese energy govern system on both industrial level and corporation lev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trends of China's energy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crude oil market as well as on Chinese state-owned petroleum enterprises. This revolution will reshap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energy industry to cope with rising energy demand, supply restraints, huge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backward technologies.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oil and gas pricing mechanism and the openingup of petroleum industry, Chinese domestic energy market will be upgraded towards a more rationalized and competitive system. Mixed ownerships will be introduced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creativity and brand influence of state-owned petroleum corporations, pushing Chinese national oil majors to collaborate jointly with various foreign oil and gas companies and the emerging domestic private companies with great entrepreneurship.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The petroleum processing industry of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By the end of 1999 the total crude processing capacity of China reached 263 Mt/a, and 182 million tons of crude oils were processed in 1999. The annual average GDP growth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be 7% during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growth in consump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is forecast to reach 4.7%.  相似文献   

16.
高酸原油经实沸点蒸馏后酸值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损失,哪些类型的石油酸发生了损失及高酸原油腐蚀性是否同等降低却不得而知。针对这一问题,对2种典型高酸原油实沸点蒸馏前后的酸值和腐蚀性进行了考察,并对蒸馏前后高酸原油中的石油酸进行了质谱表征。结果表明:2种高酸原油实沸点蒸馏后液相腐蚀速率减小,而气相腐蚀速率明显增大,说明大分子石油酸分解成了沸点较低的小分子石油酸;2种高酸原油的气、液总腐蚀速率降低都远小于酸值的损失,说明分解生成的小分子石油酸的腐蚀性更强;2种高酸原油实沸点蒸馏前后石油酸的类型变化不大,但碳数分布变化明显,碳数越高的大分子石油酸分解越多。高酸原油的腐蚀性与酸值并非线性关系,石油酸的类型即脂肪酸和一环环烷酸含量可能是影响高酸原油腐蚀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多期成藏理论与油田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观 念认为,油气田是一次性充注的静平衡,采出一点就少一点,直到采完为止,是按照数学的减法规律进行的。实践证明也有例外,有些油田的采出量远大于计算的储量,如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格罗兹尼油田等;大庆油田开发后期见有HS产出。这些都告诉我们,油气田并不是一次充注的静平衡,多元生烃理论提出的再次生成的油气和来自地球深部的油气也可以再次注入到油气田中,现今地壳运动不仅为油气注入提供了动力而且提供了通道。中国原油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中国陆壳平均含量,且密度普遍较高,在这种条件下,不宜采取以水为载体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而应该采取注气开发技术,尤以注CO2和N2、H2S气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石油深部起源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油的微量元素及Pb、Sr、Nd 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石油是深部幔源产物。石油与金属及金刚石矿床共生,包裹体及金伯利岩中所含碳氢化合物和沥青也表明,石油参与了热液活动。石油及天然气储存在含油气盆地之中是与盆地基底地壳的特性有关,它的隔热性保证了地幔隆起上部软流层中挥发组分的保存和充分的地球化学作用。盆地基底地壳又属于比较稳定的坚硬地块,在全球走滑作用中发生地块转动,除引起地幔隆升外在压扭和张扭应力作用下形成各种类型的深断裂及圈闭。于晚期构造运动期间深断裂的活动成为石油、天然气运移的通道,在盖层及基底内部只要有圈闭存在即可形成油气藏。石油的深部超源论有着严格的实验基础。石油的热动力平衡计算也证明石油形成于地幔软流层部位。石油化合物组成形成的深度不同,合理地解释了油、气分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劣质原油加工及其主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石油资源被消耗,原油地下可开采储量增速变缓,原油的品质日趋劣质化、重质化。另外,随着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提高,炼油工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优化原油加工流程,充分利用石油资源,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以实现炼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劣质原油分类并根据原油的品质,对原油加工工艺进行了合理的选择,也对原油加工过程中硫和重金属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原油中硫及重金属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对废气污染、含重金属镍的固体废物的污染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可为设计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无机生油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干酪根热解理论的困惑,论述了沥青、干酪根中Pb-Sr-Nd同位素的新证据,Pb-Sr-Nd同位素数据不支持沥青与干酪根同源,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沥青更多来自下地壳与上地幔,而原油中有机硅化合物的发现更进一步证实了它们更可能来自地壳深部,通过无机反应合成而生成.本文还提出有机质(及煤)加深部无机氢气的液化(或汽化)的生油(气)假设.本文指出,碳同位素作为油气物源判识需慎重对待.今天面对油气勘探的严峻局势,需重新认识油气无机生成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