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运行40余年的青铜峡水电站尾水渠及尾水河床,通过进行水下地形实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比分析,阐述了青铜峡水电站在实际运行中尾水渠冲淤的变化,提出了不同于其他电站尾水渠的淤积特点,对电站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都平、龙泉岩、森冲等低水头大流量电站的进水口及尾水渠布置对机组出力影响的情况,指出了这几个电站进水口、尾水渠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水口和尾水渠布置对中小型低水头大流量电站机组出力的影响,并论述了在下福水电站设计中如何吸取教训,提高机组出力.  相似文献   

3.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泥沙淤积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水头低、库容小、泥沙量大 ,泥沙问题突出。利用水文系列年泥沙模型试验揭示了枢纽泥沙淤积特性 ,如在弯道水流作用下坝前库区的泥沙淤积、河床电站进口淤积漏斗形状、电站排沙孔排沙效果以及电站尾水渠泥沙冲淤变化等。在模型设计中 ,着重考虑含沙水流宾汉切应力对水流挟沙能力的影响 ,并利用非恒定流的河床冲淤方程推求了冲淤时间比尺  相似文献   

4.
通过动床和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设计方案尾水渠出流不能与下游河道水流平顺衔接、电站尾水渠下游段的导流墙较高影响了尾水的扩散、电站导墙及电站尾水渠导流墙外侧冲坑较深威胁了电站厂房和尾水渠导流墙的安全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工程修改方案,修改方案提高了电站的发电效益和有效保护电站厂房和尾水渠导流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结合江口水电站尾水渠设计,介绍了低水头电站的尾水渠设计,如何使其出流平顺,流态较好,尽可能降低尾水渠水位,从而提高发电水头,增加电站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6.
1概述湖北省兴山县南阳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 600 kW,洪水期最大出力10 500 kW。因上级九冲河水电站尾水渠底板与南阳河水电站引水隧洞底板高程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致使其在丰水期每次洪水之后至少有1星期不能将九冲河水电站的尾水全部引入南阳河水电站隧洞发电,造成巨大的发电量损失。由于2座电站的工程建设已完工,在土建工程上已不能解决该问题,九冲河水电站发电尾水不能进入南阳河水电站引水隧洞发电,相当于南阳河水电站发电时承雨面积减少100.67km2,设计流量减少3.8m3/s,机组出力减少P=9.81×3.8×92=3430kW。  相似文献   

7.
水电站河床式厂房加长尾水渠混合式开发模式具有集中发电水头、增大装机容量的作用。该开发方式是对传统的混合式开发方案的丰富和发展。现国内已有不少长尾水渠电站开始筹备、施工,如安谷电站(9.5 km)、百花滩电站(7.9km)等,其中大渡河沙湾水电站投产运行已近6 a。沙湾水电站做为亚洲已投运的、最长尾水渠的水电站具有其自身特点。从设计及运营管理上综合分析了其特点以及存在的行洪、淤积等突出问题,可为采用类似模式开发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龙江下桥水电站拦河拱坝处在背斜轴部,河床岩石破碎,抗冲能力低,厂坝之间相距近,用此前传统单坎式水垫塘,因消能效率低,不利坝基坝肩安全,也不能为电站尾水渠提供良好水力条件。作者重点叙述“三坎式水垫塘”产生的背景、依据与效果;介绍水垫塘结构设计要点与三年来泄洪消能工初期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陈汉全 《吉林水利》2009,(11):8-9,22
通过对江口水电站这一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径流电站的设计,从电站的总体布置,到建筑物级别及洪水标准的确定、消能防冲设计、厂房进水渠及尾水渠布置,跟一般的引水式及坝后式厂房相比,有不同的布置特点.对低水头电站的拦河建筑物采用适当的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采取适当的降级处理是可行的,可节省的土建投资是可观的;进、尾水渠在平面上采用适当的扩散角,让水流平顺,尽量减少壅水,可减小水头损失,提高发电水头.  相似文献   

10.
太平湾水电站为低水头径流电站,尾水位抬高对发电水头影响很大,及时清挖尾水渠中的淤积物,可以避免电量损失。本文详细介绍尾水渠清淤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清淤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煌  李继生 《人民长江》1997,28(11):17-19
王甫洲水电站是目前国内第一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河床式水电站,从该种型式厂房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电站厂址选择,厂房型式比较,电站引水渠和尾水渠的设计,厂房结构及屋面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山口水电站大坝、引泄水建筑物和电站厂尾水渠延长的主要设计特点,可供同行在类似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英吉沙康帕二级水电站引水渠、前池和尾水渠的改造,解决了该电站引水、排冰、排污及泄水不利的问题,改善了电站运行工况,提高了出力,为电站机电部分改造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北方多泥沙河流上的径流式水电站提供了一条新的改造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低水头径流式电站中,电站上下游水位是影响电站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合理优化枢纽平面布置,发掘有限的水利资源成为径流式电站设计的重中之重。以四川省某水电站为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优化了电站尾水渠及上游进水口布置,有效地增加了电站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评述了黑河塘水电站首部枢纽右岸挡水坝基础处理之——振冲碎石桩的设计和施工,通过对电站施工期、大坝蓄水期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证明对闸首右岸挡水坝的基础处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宝珠寺水电站泄洪消能的特点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对利用导流明渠改建为永久泄水建筑物的“低挑—水垫塘”方案进行了全面研究。同时介绍了对各个泄水建筑物鼻坎的优化,形成了独特的联合消能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宝珠寺水电站下游冲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白山水电站计划今年一台30万千瓦机组投产,尾水渠工程是影响发电的关键项目之一。过去不少电站由于对尾水渠工程不够重视,常常因施工堆碴、下游围堰未拆除干净以及淤积等原因,使下游尾水位塞高,造成运行中长期电能损失。据11个大中型水电站统计,因尾水位壅高每年损失电量达3亿度左右。为了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白山水电站在去年8  相似文献   

18.
林芝八一电厂一级电站尾水渠修建在山腰上,浆砌鹅卵石结构,经过长达40多年的运行,加上当地温差大、气候干燥,自身结构经长期冻融破坏,浆砌鹅卵石表面剥落严重,侧墙与底板交汇处呈现多处空洞,尾水渠渗漏水严重,造成一级站变电站电缆沟被水淹,影响水电站的运行及下部生活区的安全。通过对林芝八一电厂尾水渠病害成因分析,采取恰当的加固处理措施后,使一级电站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重新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9.
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的第三级,库区位于金沙江下游水沙异源的重度产沙区,其入出库水沙和泥沙冲淤对电站长期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以金沙江溪洛渡水库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的水沙资料及历年断面数据为基础,采用输沙量法、断面法和统计分析,对其入出库水沙特征及泥沙冲淤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比,2008-2...  相似文献   

20.
黄龙滩水电站扩建电站厂房施工原设计方案将导致已建电站厂房进厂交通中断一年多时间.业主对此持反对意见。经过重新调整扩建电站厂区工作分解结构,将原来划分的厂区分解为厂房施工区和尾水渠施工区,关键工作厂房施工区范围减小,工期缩短,并将尾水渠施工区的工作后延,便于已建电站厂房进厂交通。调整“工作分解结构”后,施工方案大大优化,有效解决了原设计方案中交通中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