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IMO技术及其在3G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IMO技术的定义和历史,从空间复用、传输分集技术、波束成型等方面对MIMO技术进行了说明,并对MIMO在3G(HSPA+)中的应用做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2.
MIMO无线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来 ,MIMO无线系统以其在容量和性能上的巨大潜能吸引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MIMO无线系统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概述。首先介绍MIMO无线链接巨大潜能的背景、原理以及实现MIMO优点的各种技术和算法。然后介绍了MIMO在 3G中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MIMO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是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探讨了MIMO系统中常用的几种空时处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MIMO信道建模、波束赋形、空时编码、空间复用等,及其这些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MIMO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从空间复用、空间分集和波束成型等方面对MIMO主要技术进行分析,指出了MIMO技术在无线校园网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MIMO技术就是一种能够实现多种输入和多方输出的技术,目前在无线通信的领域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对MIMO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MIMO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空间分集和空时编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MIMO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MIMO在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R&S公司的相应测试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MIMO技术变革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德概 《今日电子》2005,(3):88-89,99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日益成为遏制无线通信事业的瓶颈。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通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乐渭斌  王衍文  陆辉  雷雨 《通信技术》2007,40(11):33-34,141
MIMO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之一,能够突破无线频率资源限制,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迅速成为当今无线通信研究的热点。文中主要从信道容量理论、系统结构、编码现状、译码现状和发展趋势几方面对M1MO系统作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4G移动通信中的OFDM技术、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及MIMO-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估计、同步、分集技术和空时编码技术。MIMO技术与OFDM技术结合,成为4G移动通信中有效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增大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多入多出(MIMO)或多发多收天线(MTMRA)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5G商用牌照即将下发,规模建设即将到来,5G性能指标相对4G有几十~上百倍的提升,性能提升必须有新技术支撑,大规模天线技术是5G关键技术之一,是传统MIMO技术的延伸、演进。文章重点介绍了4G、5G天线对比,大规模天线给5G网络带来的增益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验证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Massive MIMO和波束赋形是5G的一项关键技术。5G将LTE时期的MIMO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即LTE的MIMO最多8天线,到5G扩增为16/32/64/128天线,被称为“大规模”的MIMO。本案通过对不同场景Massive MIMO波束调整方案进行研究,输出场景化的设置方案,以期为后期Massive MIMO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MIMO信道中衰落信号的空域相关性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超  李治安  吴德伟  王永良 《电子学报》2004,32(12):2005-2009
将MIMO(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建立为Nakagami衰落信道,进一步推导单元天线接收多径衰落信号的空域相关系数的通用解析式,并在均匀分布、余弦分布、高斯分布和拉式分布的来波功率角谱下分别进一步评估接收信号的空域相关性,分析各参数对相关系数的影响,比较各种来波功率角谱下相关性的数值结果,这些对于准确分析MIMO系统性能与设计MIMO多天线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标准,采用了大量世界领先的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简要介绍了TD-SCDMA系统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TD-SCDMA系统增强型技术HSDAP和HSUPA,最后分析了TD-SCDMA增强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叶恺  禹卫东  王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7,39(11):2697-2704
双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利用双平台接收以及联合处理回波信号,在测绘、干涉测量、目标识别、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该体制的成像性能,该文提出一种采用空时编码和短偏移正交波形的双基星载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MIMO SAR)。基于接收端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该系统能够有效分离提取不同波形回波数据,获取更多空间自由度,从而同时具备双基体制和MIMO体制的优势。此外,通过对获取的不同波形图像数据做波束形成处理,该系统能够减轻2次散射干扰回波对SAR图像的影响。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系统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MIMO(D-MIMO)是一种解决未来超密集组网高干扰问题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干扰源转变为有用信号源,降低重叠覆盖区域干扰,提高用户体验,有利构建无边界用户体验的网络。本文对D-MIMO进行了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对该技术的性能增益进行了仿真与外场测试研究.同时,结合技术优势与劣势、投资、现网需求分析,提出了该技术的规划应用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MIMO技术是未来LTE网络的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MIMO的发展及技术原理,研究和分析了MIMO技术在LTE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Various types of multi-antenna techniques have been discussed to realize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ose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obtain space diversity gain by utilizing multi-paths as independent channels fro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ne important issue to utilize the powerful diversity gains of those multi-antenna technologies is how to create independent channels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lmost all of conventional multi-antenna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iscussed with assuming that there is not any correlation among channels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However in realistic world this assumption is not always true and the correlation among channels becomes very high. This high correlation drastically degrades the performance of those multi-antenna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enhanced transmission diversity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correlation among channel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of this paper mainly focus on the Space Time Turbo Coding in OFDM systems, however the concept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can be adopted in various types of multi-antenna system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