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年来德兴铜矿铜精矿品位控制在 2 4%左右 ,与国外同类矿山比 ,仍有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德兴铜矿原矿性质、生产现状及相关科研研究进行阐述和分析 ,本着不影响铜及伴生元素回收率的原则 ,提出提高铜精矿品位的几条途径 ,供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2.
张鹏  张恒旺  孟航 《黄金》2020,41(3):61-65
小寺沟铜矿矿石具有性质复杂、铜矿物粒度细、脉石矿物易泥化等特点,选矿难度较大,工业生产铜精矿品位仅约为12%,铜回收率在5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铜回收率,在小型试验获得的最佳条件基础上,进行了半工业试验及优化,通过优化磨矿—分级系统、浮选系统及药剂制度,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铜精矿平均品位17.64%,铜平均回收率67.06%,为工业试验及生产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甘肃冶金》2021,43(4)
西藏甲玛乡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含铜1.08%、铅0.84%、锌0.49%。为综合回收各有用矿物,选矿厂采用铜铅锌依次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实际生产铜精矿中铜品位为15.77%,铅+锌品位为19.84%,铜精矿铜铅锌品位均不理想,此次指标优化试验研究重点在于提升铜精矿中铜品位,降低铅锌品位。通过多种探索性试验获得铜精矿中铜31.52%,铅+锌5.78%,铜回收率90.67%的良好技术指标。由此,对于复杂类型及特殊地理位置矿石选矿试验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4.
针对内蒙古某铜锌复杂多金属矿矿石性质,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通过采用优先浮选流程,即先选铜,再选锌,获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铜精矿铜品位26.98%、铜回收率83.56%,锌精矿锌品位50.59%、锌回收率76.84%。  相似文献   

5.
德兴铜矿铜厂矿区从矿山生产以来先后进行过两次矿石体重测定工作,但随着铜厂矿区露天开采的深入,表土层和岩体上部风化氧化带逐步减少,采区内构造裂隙发育程度逐渐减弱,矿石的致密度提高,矿石的体重参数对采矿量计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矿区矿石体重重新测定,并对体重与铜硫品位关系和区域分布规律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赵荣艳  范娜  张玲 《黄金》2014,(9):61-64
针对内蒙古某铜铅矿矿石性质,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铜铅混合浮选后再进行抑铅浮铜,且选用自行配制的组合抑制药剂TZ11,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4.59%、铜回收率86.11%,铅精矿铅品位52.81%、铅回收率73.11%的较好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低品位氧化铜矿石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建云 《有色矿冶》2009,25(2):17-19
通过对某低品位氧化铜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进而查明该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嵌镶关系、粒度分布特征。并进行了浮选条件及闭路试验研究,确定低品位氧化铜矿石浮选的工艺参数,取得了铜精矿含铜达18.16%,回收率达80.03%较好的选别指标。可向同类低品位氧化铜矿石选矿提供有宜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海东 《黄金》1996,17(5):40-43
含金多金属矿石综合回收工艺的研究王海东(冶金工业部长春黄金研究院)l前言江西省寻乌县犁坑金矿矿石属复杂型半氧化含金多金属矿石,矿石性质较为复杂。矿石含金品位较高,伴生的铅、锌、铜、银、硫品位也达到或接近综合回收品位,属于难选类型矿石。由于矿石为含金多...  相似文献   

9.
云南某含金铜矿石金、银品位较低,且分布不均匀,导致原矿品位低矿段的矿石在浮选时铜精矿金品位达不到计价标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工艺矿物学和小型试验研究,以及浮选工艺流程考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现场生产现状,对工艺进行了不断的优化改造,在保证铜精矿中金达到计价标准的前提下,金回收率逐年提高,2016年达到68. 94%,比2015年的55. 33%提高了13. 61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赵春艳 《有色矿冶》2007,23(5):21-23
红透山铜矿选矿厂有着近五十年的生产历史。为了适应生产形势的发展,近年来处理矿量逐年增加,加上红透山井下深部开采的矿石,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铜回收率偏低。通过大量的考查研究工作,确定了导致铜回收率低的主要因素是浮选时间不足问题,并通过采用大型高效浮选机增加浮选容积,提高浮选效率的办法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提高了铜回收率的同时,使铜精矿品位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铜铅多金属混合矿石优先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吉友  张国刚 《黄金》2013,34(2):58-61
某铜铅矿石含铜·0.96%,含铅1.04%,属于铜铅多金属混合矿石。对该矿石进行混合浮选,其浮选精矿的铜铅分离很困难。最终通过优先浮选铜一尾矿浮选铅的工艺流程,并采用组合药剂抑制铅,浮选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指标:铜精矿铜品位24.35%,含铅6.91%,铜回收率82.04%;铅精矿铅品位45.13%,含铜1.73%,铅回收率68.54%。  相似文献   

12.
郎淳慧 《黄金》2009,30(4):38-40
某银矿矿石含银200g/t、铜0.18%、铅0.45%。通过对该银矿石进行铜、铅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最终采用混合浮选铜、铅,混合精矿采用组合抑制剂抑铅选铜分离流程,取得铜精矿、铅精矿产品,在回收银的同时,综合回收了铜、铅。  相似文献   

13.
某铜矿含铜0.569%、含金0.40g/t、含银13.65g/t,铜的氧化率为48.62%,是一个复杂难选氧化铜矿石.采用一粗二扫一精的浮选工艺流程进行闭路试验,最终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为20.86%,回收率为89.18%的精矿,而金、银的品位分别为11.12g/t、410.83g/t,回收率分别为62.80%、68.02%.  相似文献   

14.
羊拉露采硫化铜矿石原矿品位低,矿物间共生关系复杂、铜矿物嵌布粒度细。根据矿石特点,本研究将矿石细磨至-400目95%,以使铜矿物充分解离,获得了铜精矿含铜17.15%,回收率79.54%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邓宇扬  林国梁  郭建一  李闯 《黄金》2007,28(9):40-45
采用新药剂对某含金高硫铜矿石进行了系统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传统的捕收剂黄药和黑药选别含金高硫铜矿石,虽然能够有效地回收含金硫化物,但获得的精矿产率高,铜和金的品位低,很难售出.而采用新药剂选别该类型矿石,可以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药剂对硫化铜矿物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在粗选阶段采用新药剂可以有效回收硫化铜矿物,获得合格的铜精矿;在扫选阶段,采用黄药和黑药可以有效回收黄铁矿和其他硫化矿物,保证铜和金的回收率;扫选中矿单独处理,中矿采用六偏磷酸钠分散剂来消除矿泥对精选作业的影响,精选获得的混合精矿可以直接销售.  相似文献   

16.
苏强  王鹏程  谢建宏 《黄金》2012,33(5):44-46
对安徽某矿多金属硫化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优先浮选铜工艺流程,获得铜精矿品位20.39%,铜回收率83.41%;硫精矿焙烧制酸,硫酸烧渣经氰化炭浸工艺回收金,氰化渣作铁精矿出售。浮选、氰化炭浸金总回收率达89.66%。  相似文献   

17.
西藏某难选铜铅多金属矿石中多种金属矿物密切共生,硫化物之间嵌连关系较为复杂,且含有大量的次生硫化铜及氧化铜矿物,铜铅分选极为困难。针对该矿石特点,进行了铜铅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分离、优先浮钼、优先浮铜—再浮铅等多种工艺流程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优先浮铜—再浮铅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指标,闭路试验获得铜品位25.01%、铜回收率81.92%、含铅6.71%的铜精矿,铅品位45.89%、铅回收率70.09%、含铜1.69%的铅精矿,实现了矿石中铜铅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8.
对某斑岩型铜钼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钼铜等可浮浮选再分离-强化选铜工艺流程,采用CSU31作等可浮浮选捕收剂,在原矿含铜0.49%、含钼0.0115%的条件下,获得了含铜26.71%、总铜回收率86.11%的铜精矿及含钼48.03%、钼回收率83.53%的钼精矿,实现了铜、钼矿物与脉石的有效分离,获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某低品位混合铜矿原矿含铜0.32%,其中氧化铜占50.73%,属品位低且氧化率较高的铜矿石。为了充分利用该部分铜矿资源,针对该混合铜矿矿石特点,采用优先浮选硫化铜再活化浮选氧化铜矿,分别通过一粗三精一扫流程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条件试验,并根据条件试验所得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18.58%、回收率77.55%以及伴生金回收率70.67%的良好指标。该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简单合理,适用性强,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硫化铜矿及其精矿含有较高的硫和铜。不同价态的硫所发射的X射线谱(K_α、K_β)发生位移,K_α/K_β谱线强度比值不一致;硫腐蚀铂金坩埚,铜能与铂金生成合金,给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造成困难。对国内发表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硫化铜矿及其精矿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粉末压片法和熔融制样法制备试料片的条件、标准试料的选择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条件,以及在铜矿物类质同象物相鉴定、铜精矿样品氧化条件及其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XRF在硫化铜矿及其精矿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