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分类及测井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裂缝储层的发育,储层的研究至关重要.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划分了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组合类型,根据泥岩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明确裂缝发育与录井、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建立不同岩性组合类型裂缝发育的岩电识别标准.根据取心层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将泥岩储层划分为4种主要岩性组合类型:灰质泥岩与泥灰岩(上下泥岩、油泥岩)组合、变质泥岩与火成岩组合、油页岩与油泥岩互层、含砂质条带泥岩与油页岩组合.灰质泥岩与泥灰岩组合及变质泥岩与火成岩组合易发育泥岩裂缝;油页岩与油泥岩互层仅部分区域发育裂缝;含砂质条带泥岩与油页岩组合裂缝发育较少.  相似文献   

2.
基于岩心的观察结果,综合利用构造分析、沉积微相分析和岩性分析等多种分析化验和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致密油储集层岩性岩相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和归纳总结,建立岩性岩相类型的测井识别标准。研究区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可划分为砂质碎屑流细砂岩相、浊积粉细砂岩相、滑塌细砂岩相、半深湖—深湖泥岩相和油页岩相5种岩性岩相类型。利用电测井和成像测井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的岩性岩相进行测井定性和定量表征,通过分析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归纳总结不同岩性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砂体结构表征参数对其进行定量表征,建立各岩性岩相的测井识别标准。对各井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实现了单井纵向和平面岩性岩相的识别与划分,岩性岩相识别结果与试油结论和物性分析匹配良好。深入分析岩性岩相是进行致密油储集层综合评价和"甜点"预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差异性研究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分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和油页岩4种类型,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性能、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侏罗系沉积相分布对有效烃源岩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原油、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揭示出冷湖三号、南八仙部分原油和马北油田原油来源于母质类型较好的腐泥型烃源岩,这类优质烃源岩主要为中侏罗统上部泥岩和油页岩,主体分布在赛什腾凹陷和鱼卡凹陷,围绕这类优质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勘探区,应主要分布在马仙断裂以北临近优质烃源岩的地区,以及冷湖六号、冷湖七号构造带。  相似文献   

4.
北部湾盆地目前的油气储量发现主要集中在涠西南和乌石凹陷这两个勘探成熟区,钻井揭示其主力烃源岩为流二段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包括泥岩、页岩和油页岩等3种类型。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成熟区14口井的3种类型烃源岩的岩心、岩屑及13个典型油田的原油共计173个样品进行了系统采集和分析测试,利用生排烃热模拟实验和混源油人工配比实验等手段,开展了3种类型烃源岩的生排烃效率及其对13个典型油田的成藏贡献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二段油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烃潜力明显优于泥岩和页岩,是该盆地最优质的烃源岩;3种类型烃源岩的生排烃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页岩、页岩和泥岩,其中油页岩的生油效率和排油效率最高,分别是泥岩的5.2倍和3.4倍;流二段油页岩对该盆地成熟区13个典型油田的油源贡献率超过70%,是油气成藏的主力烃源岩,因此在新区勘探潜力评价中应高度重视油页岩的分布预测及资源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地识别十屋断陷碎屑岩岩性,利用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选取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等数据编制出测井曲线交会图版,该图版包括砂泥岩识别图版及砂岩识别图版.利用此图板对十屋断陷深层泥岩、粉砂岩、砂岩和砂砾岩进行识别,结果与实际岩性相吻合.说明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在十屋断陷碎屑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煤、炭质泥岩、泥岩3种岩性.为明确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与展布特征,并确定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因素,首先通过对平北地区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与有效烃源岩的评价,建立烃源岩岩性测井识别模型,然后结合岩性分布与泥岩TOC含量预测结果,明确研究区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特征及时空展布规律,应用岩心、测井、地化测试和三维地震资料,从岩石类型、测井曲线、总有机碳含量和矿物组分4个方面将油页岩岩性划分为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灰质泥岩3类。在此基础上以层序划分为标准,利用岩相流体概率分析技术开展油页岩岩性时空预测研究,并结合实际录井资料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预测结果揭示出早期湖扩体系域时期,灰质泥岩在工区内广泛发育,粉砂质泥岩仅局限于凹陷西南部,随湖平面上升,灰质泥岩局限于凹陷中部,粉砂质泥岩集中发育于凹陷西南和东北两处,并可见黑色泥岩连片发育;晚期湖扩体系域时期,凹陷内以黑色泥岩发育为主,灰质泥岩呈零星分布,粉砂质泥岩集中发育于工区西南部和北部。以上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表明,岩相流体概率分析技术能够准确预测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时空展布特征,对油页岩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南缘阜康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南缘阜康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广泛分布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阜康地区油页岩研究区处于准噶尔古台坳—博格达晚古生代裂陷槽的构造过渡位置,大型逆冲断层作用导致二叠系油页岩出露地表。阜康地区矿体工业类型为有机沉积层状矿床。油页岩层系由老到新可大致划分为4段,优质油页岩集中在第二、三段。采用不同指标进行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根据Sr/Ba比值判断绝大部分油页岩样品也是陆相产出;根据硼元素含量可以确定油页岩以淡水沉积环境为主,只是间或有海水介入。该地区油页岩具有特别高的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外油页岩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庆探区外围12个沉积盆地16个矿点的油页岩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样品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以大杨树盆地为例,介绍油页岩地质勘探的主要技术方法,总结大庆探区外围盆地油页岩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大庆外围盆地油页岩厚度、分布面积和含油率,预测重点地区油页岩的远景资源量。通过对12个沉积盆地油页岩进行评价优选,划分出3个勘探层次,确定了6个资源潜力好、油页岩品位高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烃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烃源岩埋藏深,钻井分析资料较少,利用常规地球化学方法难以系统分析优质烃源岩的平面、剖面分布特征。以现有的钻井取心样品及有机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利用测井曲线叠合法建立了廊固凹陷测井资料计算总有机碳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率可达80%~90%;据此选取了测井数据全、暗色泥岩发育并具有代表性的井,建立了廊固凹陷烃源岩分布评价标准,进而分析了廊固凹陷沙河街组沙三段与沙四段烃源岩的平面、剖面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廊固凹陷主要发育巨厚的中等-低质量烃源岩,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新发现固安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对下一步分层系开展精细勘探,寻找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泥页岩综合分类命名方案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页岩油气分类评价中细化泥页岩特征是基础,统一室内鉴定和录井现场岩性定名的对应关系非常必要。在济阳坳陷古近系和新近系页岩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调研收集了北美及中国多个地区代表性泥页岩段与岩石组成有关的资料,并进行了类比及对比分析,明确了泥页岩相关术语的含义。针对当前泥页岩分类不一、含义相互交叉或覆盖、石油行业术语难以全面反映页岩油气赋存层段岩性特征的现状,按照岩石学分类命名基本原则,提出了泥页岩室内鉴定综合分类命名方案,建议录井现场细化油泥岩和油页岩的分类,并明确了2种方案的对应关系。该方案能够满足页岩油气勘探分类评价的要求,又选择性地保留了"油泥"、"油页"等传统行业术语,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便于理解和使用,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大民屯凹陷油页岩层段储集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石薄片、X 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压汞实验、比表面积测量、地化分析及高温干馏 等方法,分析了大民屯凹陷油页岩层段的岩性特征、矿物组成、储集特征及含油特征等,并初步评价了其 储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油页岩层段为典型的“三明治”结构,上下2 套油页岩之间夹有泥岩、砂 岩、泥灰岩和玄武岩等,油页岩具有泥质结构、纹层构造,层理缝发育;油页岩的石英和碳酸盐含量普遍 较高,易于形成构造裂缝和溶孔;油页岩和泥岩孔径小、相对均质、渗透率低,且油页岩的比表面积、孔径 和总孔隙体积大于泥岩;油页岩层段的砂岩夹层和泥灰岩油气显示普遍,上下2 套油页岩气测异常明 显;油页岩干馏含油率为中等级别,热解生烃潜量高,能够达到卢双舫等关于页岩油的富集资源判别标 准。3 口老井地层测试获得成功和S224 井已经开采大量页岩油的事实,证实大民屯凹陷油页岩层段满 足页岩油对储集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富含大量页岩油,但由于对页岩与泥岩特征差异缺乏深入了解,阻碍了该层系页岩油的有效开发。为此,采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直接观察手段与XRD、Rock-Eval、TOC、氯仿沥青“A”抽提、主微量元素等实验相结合,对研究区长7段页岩和泥岩的岩石学、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与无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页岩的颜色较深,发育明显页理,切面光滑,而泥岩不具有纹层和页理,断口不整齐且切面粗糙;页岩的有机质以顺层富集为主,泥岩有机质以分散赋存为主;页岩的粘土矿物含量较高,泥岩的石英含量较高;页岩的TOC平均值为18.5%,约为泥岩的5倍,生烃潜量是泥岩的5~8倍;氯仿沥青“A”组分对比显示页岩含较多的芳烃,泥岩则含有较多的饱和烃;页岩沉积水体的盐度相对泥岩略低,且水深相对较浅。长7段页岩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厚度主要为15~30 m,与泥岩呈互补式分布。页岩油“源内聚集”的特点使长7段的页岩油宏观分布受到页岩相控制。开展泥岩与页岩的对比研究,对准确预测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及指导页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泌阳凹陷AS1井陆相页岩储层压裂后获得最高日产油4.68 m~3、天然气90 m~3,从而在我国东部陆相第三系断陷湖盆页岩油气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页岩油与页岩气通常为共生关系,文章将重点应用地质实验、地质录井、测井等资料对泌阳凹陷深凹区AS1井井区的页岩分布特征、地化特征、储集特征及保存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AS1井2 450~2 510 m主力页岩段单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碳含量较高,热演化程度镜质体反射率值一般在0.57%~0.72%,表明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和生烃高峰期。含油气页岩录井气测异常明显,测井曲线上具有"三高两低"的特征;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发育微孔隙、微裂缝,储集性能较好;储层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高,易于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采用容积法对泌阳凹陷深凹区页岩油气资源量进行计算,得出泌阳凹陷页岩油气资源量5.4×10~8t,勘探潜力较大,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进一步揭示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富集特征及规律,丰富与发展陆相页岩油成藏理论,更好指导下一步页岩油勘探与开发,综合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录井、试油资料及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组成、岩石热解及分阶热解、核磁共振等分析测试,深化了芦草沟组页岩油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的认识。研究区芦草沟组发育湖相混合沉积,岩性以白云质/灰质泥岩、凝灰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碳酸盐岩、粉砂岩为主。泥岩类内部发育"自生自储"滞留型页岩油聚集,良好的生烃潜力和适宜的热演化成熟度主导了其内部页岩油的富集;碳酸盐岩、粉砂岩内部发育"近源运聚"型页岩油聚集,具有含油性更好、游离油含量更高的特点,优质的孔-缝体系和储集物性控制着其内部页岩油的富集成藏。垂向上,泥岩类与碳酸盐岩、粉砂岩构成两相混合(相源混合)型、源区混合(母源混合)型和突变混合(间断混合)型沉积类型,其中,两相混合型沉积和源区混合型沉积具有优质的源储组合,利于发育具良好产能的"源-储一体"湖相混积岩型页岩油。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不仅要考虑传统的岩石生烃潜力、储集物性等要素,还需综合分析混合沉积类型、岩性组合和原油可流动性等要素,选取适宜的页岩油开采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政 《石油实验地质》2020,42(4):545-551
根据矿物组成特征,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页岩划分为2类岩性:灰质泥岩和泥质灰岩。利用X衍射分析、镜下观察、地化分析、孔隙度测试及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探讨了该区不同岩性页岩在有机质丰度、含油性、储集性特征和页岩油可动条件方面的差异。灰质泥岩比泥质灰岩具有相对更高的有机质丰度和更好的含油性;灰质泥岩具有相对较高的孔隙度,但孔喉一般偏小,而泥质灰岩孔隙度相对较低,但大孔隙喉道更为发育。从含油饱和度指数、矿物对原油的吸附能力、黏土矿物的转化程度方面比较灰质泥岩和泥质灰岩中页岩油的可动性,认为泥质灰岩中的页岩油比灰质泥岩中的页岩油具有更好的可动性条件。  相似文献   

17.
页岩油的赋存状态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页岩油的甜点区评价与资源潜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亚段泥页岩中页岩油的赋存位置、含油量、族组分和饱和烃分布特征,选取长73亚段的泥页岩岩心样品进行多溶剂连续分级抽提、低温氮气吸附—解吸、荧光薄片鉴定、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结果表明:长73亚段泥页岩型页岩油主要赋存于页理缝和有机质孔中;页岩油的含油总量大于10 mg/g,其中游离油约占50%,吸附油约占20%;游离油、吸附油含量与有机质丰度之间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机质丰度是控制页岩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游离油含有较多的饱和烃和轻质组分,而吸附油则含有较多的非烃与沥青质等重质组分。此外,与暗色泥岩相比,黑色页岩具有广泛发育的页理缝和有机质孔,游离油含量较高,黑色页岩可能是更有利于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岩相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与北美地区的海相页岩油相比,中国陆相页岩油普遍具有岩石矿物成分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单层厚度薄和岩性岩相纵向变化快等典型特点,测井岩性识别、储层参数精确计算及品质精细划分难度极大,这给测井准确评价页岩油“甜点”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目前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和渤海湾等盆地页岩油勘探区域测井评价遇到的诸多难点,重点讨论了以四维数字岩心、实验室多状态二维核磁共振及井场移动式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为代表的页岩油岩石物理实验新方法和以元素测井矿物组分高精度计算、电成像沉积构造识别、水平井解释及压裂效果评价为代表的处理评价新技术,并以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构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测井评价方法体系,展现了近年来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油页岩的地球物理识别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和评价油页岩主要是依靠测井技术,地震方面研究非常薄弱。在现有的油页岩测井响应特征和测井评价方法(ΔlogR 重叠法)的基础上对ΔlogR 重叠法进行了拓展,引入波阻抗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重叠来评价油页岩;同时根据油页岩的岩石结构特征,建立油页岩岩石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由速度反演油页岩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最后利用地震多属性预测技术将已知钻井的含油率信息反演外推到地震数据,得到预测的含油率数据。结果表明,波阻抗ΔlogR 重叠法、岩石物理反演法和地震多属性预测法都可以有效地评价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和含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