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发育于深湖-半深湖区,油气勘探也一直围绕着烃源岩周边进行勘探。在沉积相研究时,发现各三角洲体系间发育大型的湖湾,湖湾区暗色泥岩发育;通过采集前人认为非烃源岩发育区的湖湾泥岩样品,地化分析暗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地化,综合评价认为湖湾区暗色泥岩是好-中等烃源岩。该认识对鄂尔多斯油气成藏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义意,扩展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
数控测井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功能。在测井数据采集或处理过程中,采用兼容横向比例尺记录中子与密度测井读数,根据它们的“-”交叉性质,可以直接勘探砂—泥岩剖面中的天然气。本文分析了中子与密度测井勘探南海崖13-1气田天然气的几个实例。在砂—泥岩剖面中,当岩石的中子测井读数小于密度测井读数时,两者出现“-”交叉,直观指示是气层。然而,当岩石的中子测井读数大于密度测井读数时,两者出现“+”交叉,直观指示是泥岩或水层。文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子与密度测井勘探天然气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中子与密度测井读数交叉的性质而不是根据交叉的大小勘探天然气,这是该方法一个重要的新观点。文中给出的应用实例表明,利用中子与密度测井勘探南海崖13-1气田天然气,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勘探实践中时有在钻前被作为存在储层重要论据的地震强反射却在钻后被证实它来自大套泥岩之中,根本没有储层与之对应。研究认为,在一定沉积条件下,泥岩层间可以形成非常光滑的界面,这种界面虽然反射系数不大,但与砂泥岩层间比较粗糙的界面相比却具有极好的反射定向性,导致其反射的地震波能量基本不出现漫反射而可以集中地被检波器接收到,从而形成可与砂泥岩层间界面反射的强度相当的地震记录,因此在褶积公式中引入镜面系数就可以描述这种现象。勘探实践中认识大套泥岩中的这种反射,对于避免钻前储层预测的失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下古生界潜山作为济阳坳陷重要的勘探目标,具有良好的油气形成与富集地质条件,相继发现了以桩西潜山、埕岛潜山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中型潜山油气田(藏)。目前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通过潜山油气成藏条件深化认识,取得了一定的发现,实现了下古生界潜山勘探的突破。通过对断层性质、活动时间等与圈闭有效性的分析,认为北东走向、古近纪之后不活动、压扭性质的走滑断层具有一定的封堵性能,为负向构造型、斜坡型潜山勘探指明了方向。基于沟通油源断层走向输导能力的研究,提出超压环境下油气可以沿着断层进行横向输导,激活了没有直接油气来源的潜山块体的勘探局面。通过对烃源灶压力系统和断层纵向输导能力的研究,提出在超压环境、向上输导不利的条件下油气可以沿断层向下倒灌运移,使源下潜山勘探看到了希望。在新认识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钻探,在埕北313、埕北古斜14、桩古65和车古27等潜山先后获得成功,新发现了一系列隐蔽型潜山油藏,打开了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勘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为大陆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其侏罗系地层发育了良好的烃源岩建造。由于研究区块勘探程度非常低,加之岩相古地理认识不清,给烃源岩评价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泥岩含量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Landmark软件提取了11种地震属性,并对属性间的相关性及属性与泥岩含量间的敏感性逐一进行分析,优选出均方根振幅、弧线长度和最大谷值振幅3种对泥岩含量最敏感的属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泥岩含量预测模型,从而预测了其侏罗系泥岩含量及分布。经验证,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程度较好。最终,指出了有利泥岩发育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讨论了岔路河凹陷下第三系暗色泥岩中陆源有机质的丰度、类型、性质及热演化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生油气性。研究表明,2700~2800m以下相对富含壳质组的暗色泥岩为良好的生油气岩,揭示出本区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Melut盆地为中非被动裂谷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盆地发育2种类型的高砂地比地层。其中,古近系Yabus组与Samma组区域性厚层砂岩与Adar组区域泥岩形成的区域性高砂地比地层为盆地勘探初期的主力成藏组合,主要形成各种反向断块、断鼻等构造油藏;上白垩统Galhak组近源局部性砂泥互层高砂地比地层为盆地中后期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成藏组合,为盆地新的成藏组合和勘探层系。通过对Galhak组高砂地比地层油藏特征、富集规律、油藏评价与勘探方法的研究,首次提出"湖泛泥岩控藏"与"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控富"认识,指出湖泛泥岩是Galhak组高砂地比地层成藏主控因素,"高孔厚砂岩"是高产油层形成的储层条件,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是高产油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同时,提出了以湖泛泥岩划分与对比为基础的分层系评价,提高大套高砂地比地层的垂向研究尺度和评价精度;及以测井、录井、油藏地质等多方法相结合的油水综合判识,提高大套高砂地比地层复杂断块油藏油水关系与油藏认识的合理性。该研究提升了Melut盆地局部性砂泥互层高砂地比地层的勘探潜力,拓展了盆地勘探空间,对中西非相似被动裂谷盆地高砂地比地层的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渗流力学基本原理,研究了砂泥岩储层测井产能评价及预测方法,建立起预测砂泥岩储层产能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利用测井资料预测砂泥岩储层产能的技术方法,对影响产能的储层沉积、构造特性、储层特性、储层含油气性质、储层流体性质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不同泥浆条件下的测井系列。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测井产能预测技术在优化储层改造方案、缩短海上测试周期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前景,对今后勘探和开发实践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裂缝性泥岩油气藏勘探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寻找裂缝性泥岩油气藏的技术难题,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裂缝性泥岩油气藏勘探方法,并归纳出裂缝性泥岩气藏勘探方面的一些具体经验,为今后裂缝性泥岩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梁顺军  肖宇 《中国石油勘探》2012,17(1):19-24,29
库车坳陷西秋构造带资料解释存在"浅T8"解释方案和"深T8"解释方案的争论,地震层位的不同地质层位确定,造成盐下构造的解释方案、圈闭性质及大小、高点埋藏深度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西秋构造油气勘探思路和部署引向截然不同的方向。综合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分析,西秋构造带古近系盐层内部的稳定地震反射层是盐层内部膏泥岩的反射,而不是白垩系砂泥岩的反射。因此,西秋构造带不存在大型盐下构造圈闭的可能,应该立足于"西秋构造带的盐下构造为北倾单斜带上的低幅度构造圈闭"认识,进行西秋构造带盐下圈闭油气勘探的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11.
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性演化阶段划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机理及形成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性演化阶段进行了研究.以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泉一段、泉二段、登二段和青山口组3套泥岩盖层为例,通过划分其对不同相态天然气封闭性演化阶段,研究其对各种相态天然气的封闭特征;通过其封闭性形成时期与沙河子组-营城组气源岩大量排气期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了它们在该区天然气聚集与保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页岩气大规模开发,针对提高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质量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同期页岩气井环空带压情况并未缓解,对页岩气田的安全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为解决页岩气井环空带压难题,建立了水泥环密封完整性评价装置,针对JY页岩气田开展了水泥环密封完整性影响因素分析,并相应形成了预防环空带压固井技术。研究认为水泥石胶结差和体积收缩导致早期环空带压,而分段压裂及生产参数变化对水泥石胶结和本体的破坏是页岩气井环空带压的最主要原因。预防环空带压固井技术在JY页岩气田进行了推广应用,压裂投产后带压井比例下降了82%,有效解决了页岩气井环空带压难题,提高了页岩气井水泥环长期密封完整性,保障了页岩气田安全开发。  相似文献   

13.
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含气页岩通常既可以作为烃源岩,又可以作为储层和盖层。页岩作为烃源岩,页岩气的产量与其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的成熟度(Ro)、有效厚度密切相关;页岩作为储层,它有着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这也是它能作为盖层的原因。在页岩气藏中,气体主要是以吸附方式吸附在有机质和黏土颗粒的表面,或者以游离方式聚集在裂缝和孔隙中的。通过研究煤层气解吸机理,研究了页岩气的解吸机理及页岩中裂缝的检测方法。分析四川盆地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展布特征等,并探讨了四川盆地页岩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的形成取决于异常含气浓度的形成,而异常含气的的形成又取决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根据这种关系,利用声波时差资料可以确定出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的起、止时期通过对其形成时期与气源岩大量排气期的匹配关系,阐述了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封闭作用在封闭扩散相天然气研究中的意义,并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泥岩盖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泥岩沾污潜力 、泥岩沾污因子及断层泥比率表征公式及应用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泥岩涂抹的4种成因及其公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岩性配置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应用条件,阐述了岩性配置研究中断层面和断裂带对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岩性配置分析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确定断层的规模、断层岩的总厚度及小断层的分布等;提出断层封闭机理的3个方面及相关的8种类型;把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归纳为14 种,并加以讨论;最后从断层封闭机理、断层封闭性研究思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对断层封闭性的进-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els and Oils - Nanoplugging materials are used in drilling fluid systems to seal nanopores and cracks in the shale formation, which is a focus for developing shale...  相似文献   

17.
页岩气开发地质理论创新与钻完井技术进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页岩气的开采是全球能源史上里程碑式的进步。回顾美国页岩气从勘探到商业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可以证明页岩气的成功来自于地质理论认识的创新和先进的钻完井技术的完美结合。地质上将页岩从单纯作为烃源岩到可作为烃源岩,及对盖层和储层的认识,改变了人们对页岩气系统中页岩功能的认识。其他地质相关的理论进展,如页岩气来源、储集空间、在地质历史和构造沉积域的分布、岩相、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物、岩石物理、岩石力学和原位页岩气储量等,使人们认识到超大规模页岩气储量的存在是开采该类非常规能源的基础。地质认识的进步、天然气需求的增加和高价的耦合,促进了钻井和压裂技术革新。工程技术上的革新,包括滑溜水/轻砂压裂、水平井多级压裂、重复压裂、同步和顺序压裂等,及页岩储层改造中压裂液配方选择和水力压裂设计等。详细的地质研究可以确定页岩气地质上的甜点,进一步结合详细的岩石物理、岩石力学、不同矿物脆性及和可压裂性的研究,才能找到页岩气开发首选的地质和工程相叠合的甜点区。地质和工程紧密结合是未来全球页岩气勘探和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辽河坳陷曹台潜山太古宇高凝油藏封闭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河坳陷曹台潜山埋藏较浅,缺乏良好区域盖层,油气成藏与局部封闭条件密切相关.对曹台潜山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测井资料、油品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存在泥岩盏层封闭、异常流体压力封闭、断层封闭、岩脉封闭、物性封闭、高凝油自封闭和岩墙封闭等封闭形式,单种封闭类型和多种封闭类型的组合都能形成油气藏.从研究区已完钻井的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断层封堵性定量研究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块油藏的形成与断层的封堵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预测断块油藏的含油气性。阐述了评价断层封堵性的方法,通常,采用泥、页岩在断面上的涂抹程度,即粘土涂抹潜力、泥岩涂抹系数和泥质断层泥比率来定量描述断层的封堵性。介绍了粘土涂抹潜力、泥岩涂抹系数和泥质断层泥比率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方法的适用范围,给出了方法实现的详细步骤。粘土涂抹潜力和泥岩涂抹系数评价方法由于需要对每一个单层都要计算断层的涂抹程度,因此对于薄砂泥岩互层的地层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而泥质断层泥比率对于多层序地层计算简便,容易实现。故采用泥质断层泥比率和断层横向封堵系数对新庄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断层的封堵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标定确定了断层的横向封堵系数与断块储量的关系,以及可封堵油气的最小断层泥比率。对新庄油田泌90断块的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后期的油气开发证实,预测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页岩气勘探开发始于美国,并且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其成藏受泥页岩厚度、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条件、裂缝发育程度、盖层条件等的综合控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泥页岩分布广泛,并且泥页岩厚度较大、有机碳含量较高、热演化适中、气测显示活跃、页岩中裂缝发育,页岩气资源潜力较大。初步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是三叠系延长组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区域,其中定边-华池-富县的“L”型区域是最有利发育区,向外围泥页岩气的潜力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