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钻井液中固相含量的多少对钻井速度的快慢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固相含量的增加,机械钻速降低明显。然而,随着井深的增加! 钻井液中添加的固相含量也会增加,这成为影响深井钻井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钻井液中固相含量对钻井速度影响的问题,研发出了适用于钻井过程的新型井下固液水力旋流分离器,该装
置通过离心沉降原理降低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从而达到减少重复破碎,提高机械钻速的目的。并对该装置的提速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提速效果显著! 经济效益可观,且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需要。为深井提速技术提供了又一可行及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龙岗地区营山构造快速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魏强  祝秀娟  杨玻 《钻采工艺》2011,34(3):28-31
基于近年4口井的钻井、 录井和测井资料, 开展了液相欠平衡钻井井壁稳定性分析、 欠平衡钻井应用效果分析以及钻头选型与个性化钻头应用分析, 结果表明: 无固相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 相同层位营山1 0 1井机械钻速是营山2井的2 . 7 3倍; 无固相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沙二段、 沙一段即使井壁存在垮塌, 也不影响正常钻井作业, 自流井组则需提高密度至1 . 4 7 g / c m 3 以上, 确保井壁稳定; P D C钻头提速效果明显, 不适合 P D C钻头的层位宜采用宽齿牙轮钻头提高机械钻速。文中形成的快速钻井方案可为营山构造后续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元陆10井为例对元坝区块陆相井钻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析。该井在钻进中先后使用了空气锤钻井技术、PDC钻头+螺杆钻具复合钻井技术、进口PDC钻头+扭力冲击器钻井技术及孕镶金刚石钻头+高速涡轮复合钻井技术,有效克服了陆相地层岩性复杂、机械钻速低及易斜易漏等难题。其中进口PDC钻头+扭力冲击器钻井技术应用效果较好,平均机械钻速是常规钻井牙轮钻头的4.68倍,平均单只钻头进尺是常规钻井牙轮钻头的9.7倍。建议使用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并在珍珠冲段之前结束使用扭力冲击器。  相似文献   

4.
四川石油管理局在苏里格气田油气合作区块以前要钻完一口以山西组为目的层的第二次开钻井需要 1个月左右,平均机械钻速不足8 m/h,钻机月速约3400 m/台月。通过合理匹配钻井参数、延长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的使用时间、优选钻头类型、提高钻井液抑制性、改善钻具结构等技术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该地区的钻井速度,平均机械钻速提高到现在的 12 m/h以上,缩短了钻井周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超深井快速钻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埋藏深度在5 000~6 000 m,地层可钻性差、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等复杂地质条件制约了钻井速度。针对钻井提速难点,重点从井身结构、钻头个性化设计及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与现场试验,初步形成了适应该地区的钻井提速技术模式:①优化井身结构,较传统井身结构缩短了大尺寸井眼长度,减少了作业时间,同时又能够满足完井与后期生产作业的要求。②个性化设计PDC钻头,应用效果表明较已完钻井机械钻速提高了31%~473%,在侏罗系沙溪庙组试验刚体PDC钻头平均机械钻速16.57 m/h,已接近空气钻进效果;在适合井段试验等壁厚长寿命螺杆配合PDC钻头复合钻进,机械钻速较常规转盘钻机械钻速提高44%。③配合使用有机盐低固相钻井液,抑制性较聚磺钻井液更强,亚微米粒子含量减少,实现了辅助提高机械钻速的效果,井壁较使用聚磺钻井液的更稳定。2012年完钻的6口深井平均机械钻速由1.69 m/h提高到2.54 m/h,平均钻井周期从302 d 缩短到189 d,实现了该区震旦系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6.
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介绍了贝克休斯公司开发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基本组成、优良性能以及在世界部分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该钻井液具有油基钻井液的各种性能,可有效稳定页岩、提高岩屑整体性和机械钻速、减小扭矩和阻力,且有利于环保,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钻井。从应用效果看,无论是PDC钻头还是牙轮钻头,机械钻速都达到了27.4m/h,实现了较低的稀释率和较高的固相清除率,其摩擦系数与油基钻井液相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钻头泥包和聚结现象。与油基钻井液相比,可大幅度节省钻井期间的完井时间,解决了高性能钻井与环保要求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快速钻进钻井液的研究及其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快速钻进钻井液技术是通过在水基钻井液中添加快钻剂,在保持钻井液原有的流变性、固相含量及分散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其润滑性从而大幅度降低扭矩、实现快速钻井的新型钻井液技术。研制出一种快钻剂KSZJ,该井由带电荷的蛋白质类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和其它辅剂组成。对该快钻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快钻剂对钻井液润滑性、页岩抑制能力、粒度分布、钻井速度的影响,优选出一套快速钻进钻井液配方。优选配方在极易发生钻头泥包问题的不同区块进行了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19.62%-31.13%。快钻剂KSZJ对钻井液常规性能无影响,能显著提高钻井液润滑性及抑制性,减少钻井液中微米及亚微米颗粒的含量;配合使用PDC钻头时的提速效果最好,且对砂岩地层钻速的影响大于对灰岩地层的。  相似文献   

8.
井下钻井液固相分离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下钻井液固相分离器利用水力旋流器原理,将钻井液在井下通过钻头之前进行固相分离,使高密度、高固相、高粘度的重钻井液通过它的上喷嘴提前射入环形空间,而让分离后的低密度、低固相、低粘度的轻钻井液通过钻头。这样有利于改善钻头工作环境,提高井底射流的破岩和清除岩屑的能力。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机械钻速可提高10%~30%,钻头寿命可提高30%。  相似文献   

9.
钻井液提速剂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钻井液提速剂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机械钻速提速剂的作用机理.机械钻速提速剂提高钻速的机理是在钻井液原有的流变性、固相含量及分散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善钻井液的润滑性,使钻井液的黏度和摩擦系数减小,降低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扭矩来实现的.机械钻速提速剂能在钻头、钻具组合等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钻屑黏附于钻头和钻具上发生泥包,从而起到润滑的效果,提高了钻速.  相似文献   

10.
自激振荡式旋转冲击钻井工具是安装于钻头与钻铤之间.钻井液流经该工具的自激振荡器产生低幅高频机械冲击力传递至钻头,提高钻头破岩效果;同时钻井液高速流经振荡器所产生的脉冲射流作用于井底,改善井底岩石的受力状况和井底流场,强化清洗效果,从而有效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自激振荡式旋转冲击钻井工具在大港油田共进行了7口井试验,试验井段机械钻速提高20.57%一132.63%,为中深层钻井提速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井下钻柱减振增压装置工作原理及提速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深部地层钻井速度,基于直井钻进过程中底部钻柱振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有效利用直井底部钻柱纵向振动能量实现钻井液增压的思路,研制出了JZZY-1型井下钻柱减振增压装置。该装置工作时,能将钻柱振动能量转化为钻井液的压能,使钻井液增压并通过钻头上的特制喷嘴产生超高压射流,从而实现既减小钻柱纵向振动,又提高钻井液喷射压力来辅助破岩的目的。胜利油田3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不但结构可靠、工作稳定,工作寿命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而且其减振效果优越。这表明利用钻柱纵向振动来实现井下钻井液增压是可行的,应对该增压装置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深井超深井安全高效钻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摘要 :自激振荡式旋转冲击钻井工具安装于钻头上部 , 钻井液高速流经自激振荡器,形成水力脉冲作用于冲击传递杆,产生低幅高频机械冲击力传递至钻头,提高钻头破岩效果;所产生的水力脉冲再向下传递,经钻头水眼喷出形成脉冲射流,改善井底流场,提高井底净化和清岩效率,同时井底瞬时负压脉冲产生局部瞬时欠平衡,改变井底岩面破岩应力状态,可明显提高机械钻速。在胜利油田沙三和沙四段地层进行了钻井试验,无论是牙轮钻头还是 PDC钻头都有明显的提速效果,试验井段的机械钻速都提高了 30%以上,可成为钻井提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钻柱的纵向振动可以实现井下钻井液增压以达到超高压射流辅助破岩的目的。井下钻柱减振增压装置能够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为进一步提升井下钻柱减振增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并研制了井下钻柱减振增压装置用超高压钻头流道系统。优化后的装置整体结构大大简化,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安装、拆卸和维修都比较容易;研制的超高压钻头流道系统无需生产专用钻头,与普通钻头组装后便可配合井下钻柱减振增压装置使用。在胜利油田临盘地区的2口井现场试验评价表明,改进后的井下钻柱减振增压装置配合超高压钻头流道系统结构可靠,工作稳定,工作寿命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SL-160型液力加压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平井钻井中,随着钻井深度增加,井斜角增大和水平段延长,钻柱与井壁摩擦阻力不断增加,依靠钻柱重力难以给钻头施加足够的钻压。SL-160型液力加压器利用钻柱中循环钻井液的压力,实现对钻头的轴向水力加压,钻压值的大小不受钻柱与井壁摩阻的影响,钻压稳定。较好地解决了水平井、大位移延伸井的钻压施加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转化井下钻柱振动能量来增加井底钻井液喷射压力是提高钻井速度的重要途径,而现有技术还未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钻柱振动能量。为此,基于井下钻柱振动能量的利用理论,提出了钻井液井下增压、增排量的井底高压喷射钻井理念,设计出了井底高压喷射钻井装置,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井底高压喷射钻井装置可以将钻柱振动能量有效转化给井底钻井液从而实现井下高压喷射钻井;(2)井底高压喷射钻井装置增加了喷嘴钻井液过流流量,在?215.9 mm井眼中,其输出的钻井液流量可以提高5 L/s;(3)增大了钻井液喷射压力,喷嘴处钻井液脉冲压力最高达到11.3 MPa;(4)深井内井底高压喷射钻井装置应用效果比上部地层更加显著。结论认为,井底高压喷射钻井装置为高压喷射钻井技术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可以解决现有高压喷射钻井技术设备费用昂贵、安全性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领眼与扩眼双级PDC钻头,利用FLUENT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井底流场数值模拟,得到了四刀翼双级PDC钻头与六刀翼双级PDC钻头井底的速度场、压力场特征。仿真结果表明,领眼钻头刀翼上的内侧切削齿由于低速滞留区的存在导致表面钻井液流速较低,清洗效果较差;从领眼钻头井底上返的钻井液流过阶梯状环空井眼台阶处时出现压力波动。对比两种双级PDC钻头仿真结果,四刀翼双级PDC钻头领眼体与扩眼体井底水力能量分配更加均衡,同时领眼空间与扩眼空间均形成了较大的轴向压差,更加利于钻井液携岩上返。领眼钻头的井眼尺寸、领眼钻头与扩眼钻头喷嘴的过流面积配比对于双级PDC钻头的井底流场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深井超深井的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综合利用脉冲射流和超高压射流钻井的优点,设计了脉冲式井下增压钻井装置。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不同钻井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关键参数。根据研究,确定高压活塞作用力取为钻压的35%,PDC钻头钻井时高压活塞直径取30 mm,牙轮钻头钻井时高压活塞直径取35 mm,活塞行程根据钻头在井下振动的位移确定,取为25 mm,活塞频率为4和6 Hz,计算得到高压流体排量。由于脉冲式井下增压钻井装置内、外压差作用在传动轴上端面,具有水力加压作用,所以针对不同钻头钻井情况,进行水力加压作用力计算。  相似文献   

18.
SLTIT型扭转冲击钻井提速工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燕  安庆宝  蔡文军  谢慧  罗熙 《石油机械》2012,40(2):15-17,98,99
在我国钻井大提速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集机械剪切、水力和扭转冲击3种破岩方式共同作用的复合钻井工艺新技术及装备。旋转钻井过程中,在不影响钻进的情况下,扭冲工具利用钻井液驱动内部冲击锤做反复的扭转冲击,将部分流体能量转换成一定频率、周向扭转、冲击型的井底机械破岩能量,并直接传递给钻头。5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扭转冲击复合钻井技术与装备适合我国的钻井技术环境,能够有效消除PDC钻头的卡滑现象,减轻钻柱扭转振荡,能够有效保护钻头和钻具等配套部件,有效降低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井 下增压装置产生高压射流辅助钻头机械破岩是提高机械钻速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井下增压装置可分为利用钻井液水力能量和钻柱振动能量2种增压方式。针对不同地层对井下增压装置输出压力要求和不同增压方式适用井深条件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地层岩石力学参数对增压射流破岩的压力要求,探讨了2种井下增压方式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在地层岩石的摩擦角为20°~50°、内聚力小于60 MPa、当井下增压装置输出射流压力达到100 MPa以上、喷距不超过10倍当量喷嘴直径时,增压射流具备直接破岩能力。钻柱减振增压集钻柱减振和井底钻井液增压为一体设计新思路,装 置活动部件少,受井深、钻井液性能参数等影响小,井下最长工作时间已达230 h以上,比利用钻井液水力能量的增压方式具有更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田老式循环固控系统设计不合理、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分析了钻井过程中固相类型、胜利油田的地层特点及当前钻井液固控设备现状,对固控设备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地层特点的钻井液固控系统优化配置方案。采用新型振动筛可提高钻井液的固相控制能力,减轻循环系统用电功率;钻井液除砂除泥一体机能满足各种条件下钻井液固相控制的要求,减少钻井液排放;高低速离心机串联使用可控制深井加重钻井液的固相,除去较小颗粒有害固相,实现对重晶石的有效回收。现场应用表明,进行钻井液固控系统优化配置后固控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