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消费者具有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引入供应链成员的利他偏好属性,分别建立了完全自利下、零售商具有利他偏好下和制造商具有利他偏好下的供应链定价和减排决策模型,并分析了供应链利他偏好属性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税政策下,只有利他偏好系数较小的零售商才会愿意与完全自利型的制造商合作,而零售商的利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制造商减排。无论零售商还是制造商存在利他偏好,制造商均会提高碳减排率,且政府碳税能促进制造商碳减排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制造商主导的一个制造商与一个经销商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双方均不具有公平偏好、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经销商具有公平偏好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公平偏好对于供应链最优策略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改变了零售价格、批发价格、绿色度水平和废旧品回收率,并对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利润与效用及供应链总利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具有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回收拆解产品质量差异、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价格差异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主要研究其成员企业最优定价决策问题。构建了包含制造/再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和回收拆解商的三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采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确定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利润,并重点探讨废旧产品回收率τ、产品替代系数δ两个关键参数对它们的影响;将该决策模型应用到汽车发电机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 对于3种渠道权力结构,当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均最大;而当回收拆解商为主导者时,其自身利润和总利润却最小;2) 随着τδ的提高,单位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最优零售价均增加,单位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则降低;制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下降,回收拆解商的利润上升,导致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呈U形。研究能够为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定价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由1个再制造商和2个回收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中,考虑回收商既关注分配公平,也关注同行公平,基于Nash讨价还价理论构建了供应链成员的公平关注效用体系,研究了该逆向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并分析了回收商的公平关注行为对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制造商提供给两个回收商的回购价格相同时,具有同行公平关注的回收商会提高其废旧产品回收价,进而增加逆向废旧产品的回收量。此外,具有同行公平关注的回收商在逆向供应链利润分配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孙金岭  郭怡琳 《包装工程》2023,44(7):270-276
目的 考虑消费者对环保标签的信任度和绿色意识,探究利他偏好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决策的影响。方法 构建由生产自贴环保标签型绿色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制造商利他偏好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决策结果进行对比。结论 消费者对环保标签信任度的提升和制造商利他偏好的增强有助于提升绿色努力水平和绿色供应链总利润;当制造商利他偏好强度过大时,制造商的利润会随着消费者信任度的增加而减少,可能出现负值,引起供应链失衡;制造商利他偏好强度和消费者信任度越大,对制造商效用的提升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消费者预期后悔行为下企业的定价和产品质量创新问题。对于创新产品,由于消费者对创新属性的不了解,导致在购买时有概率产生"转换购买后悔"。反之,在购买原有产品时有概率产生"重复购买后悔"。考虑在位者和进入者分别提供现有产品和创新产品的竞争市场,市场中的消费者存在预期后悔行为。构建了进入者对创新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决策,以及在位者对现有产品的价格决策模型。得到了模型的最优解,分析了预期后悔行为对最优价格、创新质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购买后悔对厂商利润有消极影响,而重复购买后悔对厂商利润有积极影响。重复购买后悔会促进进入者的产品质量创新,而转换购买后悔会阻碍产品质量创新。  相似文献   

7.
以制造商主导的一个制造商与一个经销商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双方均不具有公平偏好、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经销商具有公平偏好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公平偏好对于供应链最优策略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改变了零售价格、批发价格、绿色度水平和废旧品回收率,并对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利润与效用及供应链总利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虑消费者对再制品存在认知差异的需求市场,研究不同权力结构下制造与再制造的价格博弈及市场领导权的竞争策略选择问题。建立并求解以原制造商主导(OL)、再制造商为市场主导(RL)和无市场主导(NL)模式下的决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NL模式下产品价格和利润最低;一般情况下,产品生产者为市场主导时,产品竞争优势较强,定价最高;两种产品价格差值和再制品需求在OL模式最高,NL模式次之,RL模式最低;新品需求则反之。除OL和RL模式下产品需求差距较小的少数情形外,企业不宜竞争市场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推动了融产品销售、回收和再制造等于一体的E-闭环供应链快速发展,而根据不同营销渠道合理制定各类产品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策略是E-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课题。本文针对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不同价值感知形成的消费者细分,及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偏好,在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由制造商、电商平台主导的E-闭环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模型,分析四种E-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决策。研究表明:在E-闭环供应链中,若再制造产品直销渠道存在高端消费者转换,主导者的改变将影响新产品最优批发价格,而新产品最优零售价格和再制造产品最优直销价格均不受影响;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增大,制造商和电商平台均受益;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适中,主导者的改变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利润差距影响较小,主导者获利更大。  相似文献   

10.
在双渠道供应链的运营中,不同渠道的产品质量配置有所差异,考虑产品体验性作为其差异性的主要来源。建立了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即在由零售商运营的线下渠道之外,制造商又开辟了一个线上直销渠道,在此基础上分析双渠道的市场需求、定价决策、质量选择决策。通过分析发现,由于线下渠道在产品体验服务方面优于线上渠道,线上渠道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渠道而独立存在;而双渠道同时运营时,制造商可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线上渠道的产品质量配置不会高于线下渠道,而且产品体验性越低,双渠道的质量配置差异越小,制造商通过线上直销渠道能增加的利润也越多。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双寡头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二阶绿色供应链的竞合关系和研发模式选择问题。基于两制造商间的横向竞合关系及是否共同研发,构建了四种博弈模型,给出了各种情景下的均衡绿色度和均衡价格,分析了竞合关系和研发模式对供应链成员绩效和策略选择的影响。数值算例分析表明:合作与共同研发策略可使制造商获得最大收益,却不会使零售商获益最大;共同研发加剧的竞争会使制造商受损,但零售商却可从中受益;竞争程度和绿色度敏感系数会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唐坤  张玉林 《工业工程》2018,21(3):32-40
为研究实体零售商收取搭便车消费者产品体验费时消费者搭便车行为对厂商的影响,并探讨实体零售商收取产品体验费的条件,文章考虑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实体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利用K-T条件,分别在收取产品体验费和不收取产品体验费两种情形下,分析对比了消费者搭便车行为对厂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取的搭便车消费者产品体验费与实体零售商的产品销售价格正相关,当消费者旅行成本较低时,网络渠道产品销售价格与收取的产品体验费负相关。当消费者旅行成本较低且销售的产品估值较高时,实体零售商收取产品体验费才能使自身受益。研究进一步显示,实体零售商收取搭便车消费者产品体验费会损害制造商的利润,加剧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政府部门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差别权重补贴能够提高补贴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再制造实施效果,基于目标市场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绿色度差异,建立了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定价模型。探讨了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对闭环供应链产品定价和需求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定价分别与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部门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对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取决于补贴权重的选值范围;差别权重补贴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均会形成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市场挤兑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个制造商和单个平台商组成的混合平台供应链,制造商通过线下渠道和平台商的直销及分销渠道销售产品。通过考虑渠道成员间的权力结构和线上到线下销售的溢出效应,建立了6个决策模型。通过求解和分析所建模型,得到如下一些管理启示:正溢出效应总是促使供应链成员降低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格及零售价格,而负溢出效应总是促使供应链成员提高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格及零售价格,该结论不依赖于渠道成员间的权力结构;产品的最优零售价格在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差值总是随负溢出效应的增强而减小,随正溢出效应的增强而增大;对制造商和平台商而言,在不同权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者可获得更多的利润,供应链的总利润在二者权力相当时最大。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三方线上零售商进行优惠券促销情景下,考虑消费者渠道偏好以及价格偏好的异质性,构建由制造商和第三方线上零售商共同构成的混合渠道供应链模型。同时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讨论市场划分情况,并通过建立制造商为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的定价决策与第三方线上零售商的促销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当旅行成本较大时,线上渠道偏好比例的增大不能促使线上优惠券金额变小;促销活动的复杂程度与制造商的定价负相关,与优惠券金额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产品与服务的集成水平影响着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实现,结合多源多期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利用变分不等式构建了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运用投影算法对其进行仿真求解,旨在分析服务质量努力系数和集成水平努力系数变化对不同周期下网络交易量、利润以及决策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质量是体现产品服务集成效果的关键,制造集成商可通过调整服务质量和种类迎合不同客户群体;集成水平决定产品与服务的匹配度和协同度,制造集成商可通过模块化、标准化进行系统集成,实现长期稳定收益;服务质量努力成本和集成努力成本随周期性变化影响决策者均衡利益,网络中决策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类集成方案和缩短销售周期来实现多方的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由两个竞争性网络零售商组成3种市场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问题。考虑零售商对自营产品销售的努力水平,得出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均衡策略。若联营产品价格低于自营产品,平台模式可以消除“双重边际效应”的负面影响;若联营产品需求接近于自营产品,则网络零售商偏好平台模式;若联营产品需求较小或适中,则网络零售商偏好自营模式。结果表明,由网络零售商选择销售模式大多时候符合制造商利益,市场均衡结构与制造商偏好均衡结构发生冲突是由于制造商存在“搭便车”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使用外包商授权的关键零件替代自主品牌产品零件,是代工企业从OEM(代工生产)顺利向OBM(自主品牌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策略。在ATO按订单装配下,首先分析零件替代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建立消费者离散选择模型,然后构建代工企业OEM-OBM混合ATO组装生产收益模型,获取最优的自主品牌产品零件替代率和定价。研究表明:自主品牌产品的需求实现率随着零件替代率的提高而增大,代工产品的需求实现率随着自主品牌产品零件替代率的提高而减小;在一定条件下,自主品牌产品的零件替代率越大,该产品的定价也越高。仿真结果说明了自主品牌产品售价与零件替代率的关系;当不约束零件替代率最大值时,自主品牌产品通过采用较多的零件替代,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面向异质性消费者,构建一个供应商、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在分析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供应链企业间不同联盟模式的决策模型,研究供应链企业间不同联盟模式下的两类产品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消费异质性对供应链定价决策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零售商与供应商联盟决策可实现其产品定价等同集中决策定价,而两个零售商间联盟决策提高产品定价水平的同时导致需求降低,使得供应链总利润最小。低碳偏好消费者接受低碳产品的程度水平对于供应链利润的影响与联盟模式有关,而低碳消费者比例总是正向影响供应链总利润,与联盟模式无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超对接中的难以协调的问题,研究由超市和农户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问题。根据农产品的特征,引入新鲜度函数和数量完好率,构建了受价格、新鲜度、农户的生产努力水平影响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并建立供应链利润模型,对比分析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超市的最优保鲜努力水平、最优定价和农户的最优批发价格,并使用收益共享契约对此供应链进行协调。结果表明:收益共享契约能够有效地协调此供应链。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