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水稻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具有高效、安全、广谱及对人畜低毒等特点,在农业上得以广泛应用,已成为杀虫剂市场的支柱之一。但由于其对鱼毒性高,我国禁止其在水稻田使用。随着我国高毒农药的禁用以及水稻害虫对常用药剂抗性的发展,水稻田用药将出现“缺口”。本文介绍了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应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防治水稻害虫的情况,推荐了一些稻田防虫的拟除虫菊酯品种,并提出了在我国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用于水稻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药》2004,3(2):18-18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水稻田的应用是中国拟除虫菊酯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热点话题。由于大多数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鱼贝类毒性较高,其在水稻田的应用长年以来在我国是个禁区(醚菊酯除外)。随着我国高毒农药的禁用以及水稻害虫对常用药剂抗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拟除虫菊酯。这个禁区能不能开放?怎样安全有效地将拟除虫菊酯用于水稻田害虫防治?需要进行哪些试验,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安全使用?怎样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用药水平?这些都是大家所关注的,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本刊拟围绕这一话题组织专题讨…  相似文献   

3.
《农药》2014,(8)
<正>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农药》、《世界农药》自1973年程暄生先生在我国率先开展拟除虫菊酯研究以来,中国的拟除虫菊酯已走过了40多个春秋。1993及2003年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分别召开过拟除虫菊酯研究20、30周年纪念的研讨会,对我国拟除虫菊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的拟除虫菊酯不仅在仿制产品产业化、清洁生产方面有了长足发展,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创制品种。为促进中国的拟除虫菊酯农药及杀虫剂品种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农药研发、生产和应用水平,依有关专家倡议,农药学会联合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暨杀虫剂学术研讨会,回顾拟除虫菊酯系列产品的发展历程,寻求我国农药发展途  相似文献   

4.
非酯类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广利 《河北化工》1999,(3):7-8,48
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酯功能键的进一步改进研究,导致新型非酯结构拟除虫菊酯的发展,以醚菊酯为代表,介绍了这类化合物的生物特性及研究概况。指出非酯类拟除虫菊酯作为新一代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及有机磷的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菊  张文吉 《农药》1993,32(5):7-7
醚菊酯的出现,是八十年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研究的新进展。它除保持了一般拟除虫菊酯的高效、安全、杀虫谱广的特点外,其突出的优点是,在化学结构上只含碳、氢、氧,在生物活性上表现鱼毒低,可以在水稻田使用,同时具有较好杀螨活性。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农业和卫生防疫方面,拟除虫菊酯的用量迅速增加,害虫产生抗性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且大多数常用拟除虫菊酯品种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直接影响着新拟除虫菊酯的引进、开发及推广应用。为全面了解醚菊酯与常用拟除虫杀酯、有机磷在抗药性方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拟除虫菊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已代替天然除虫菊,其应用范围也很快从室内扩大到室外:从防治家庭卫生害虫发展到农、林、牧和建筑物及飞机方面。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发展到今天决非一日之功,它是许多先驱者对天然除虫菊的化学组成和性质进行努力研究的结果,在此领域日本研究者的卓越贡献已为世所公认。本文简要综述自除虫菊传入日本一百年来在日本研究拟除虫菊酯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农药总产量和杀虫剂总产量上升幅度不大,唯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单位也开展了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研究,但是真正形成了一定生产能力的还只局限于甲醚菊酯。对甲氧甲基苄氯就是合成甲醚菊酯的关键中间体。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几年中,杀虫剂抗性管理的理论和克服抗性的策略有很多的议论和文章。很多数学模式现在也称赞各种策略的优点,但是对抗性管理的探讨实际上很少受到注意。 70年代后期拟除虫菊酯用于农业害虫防治促进了大规模的杀虫剂抗性管理的发展。拟除虫菊酯性能是如此卓越,特别是防治棉花害虫(在许多地区已经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因此生产者愿意在害虫防治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对拟除虫菊酯发展抗性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天然除虫菊酯类为模板,有效地利用其特征,以创制更有效的优良的化合物为目标,开发了各种合成拟除虫菊酯。这些合成拟除虫菊酯主要用作家庭用杀虫剂,而最近,由于优良的耐候性拟除虫菊酯的出现,在农业上的使用也广泛起来。本文在介绍目前广泛使用的合成拟除虫菊酯研究发展过程的同时,简述一下应用作者等人开发的酶反应(生物反应器)来制造新的合成拟除虫菊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进展和剂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纯 《世界农药》2009,31(5):39-44
拟除虫菊酯类是一种应用广泛、高效、低残留和中等毒性的农药杀虫剂。因为它对控制害虫十分有效,近几年来在高毒有机磷杀虫剂农药退出市场之后,成为一种选择的替代产品。论述了拟除虫菊酯农药的进展、机理、性质、剂型类型和加工剂型,同时指出水乳剂和悬浮剂是拟除虫菊酯剂型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4,(7)
<正>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农药》、《世界农药》自1973年程暄生先生在我国率先开展拟除虫菊酯研究以来,中国的拟除虫菊酯已走过了40多个春秋。1993及2003年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分别召开过拟除虫菊酯研究20、30周年纪念的研讨会,对我国拟除虫菊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的拟除虫菊酯不仅在仿制产品产业化、清洁生产方面有了长足发展,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创制品种。为促进中国的拟除虫菊酯农药及杀虫剂品种健康  相似文献   

12.
除虫菊酯作为杀虫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拟除虫菊酯作为农药大规模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是农药的一个崭新的领域。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很快,新品种不断出现,有关合成方面的报道也很多。本文仅仅是根据有关的资料对已经出现的品种的合成方法作一粗浅的总结,没有实际工作的体会,也不涉及主体化学及一些只具有理论价值的合成方法。下面就拟除虫菊酯及主要的中间体酸的部分及醇(不限于醇本身)的部分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拟除虫菊酯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作物保护和农药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甲胺磷等五种高毒杀虫剂在我国的全面禁用,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现有产品的产、销量与新产品的开发都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4.
农用拟除虫菊酯是七十年代中出现的一类可作为农业害虫防治用的新拟除虫菊酯,亦有人称之为非菊酸系拟除虫菊酯或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它们和过去作为防治卫生害虫用的拟除虫菊酯有所不同,主要是不易被紫外光所分解,可以在大田中使用。这类新杀虫剂的出现,虽只有几年时间,但发展速度很快,已引起国内外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且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类农药.在这类农药中,以拟除虫菊酯菊酸盐和异戊酸酯最为有效.3—苯氧基苄基衍生物,是合成这类拟除虫菊酯的极为重要的中间体.但由于苄基环上的3—苯氧取代基的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月在布赖顿召开的英国作物保护会上介绍了几种新的杀虫剂产品。壳牌公司特别活跃,它介绍了一种新的硝基亚甲基杂环化合物杀虫剂,一种酰基脲杀虫剂和一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新用途。ICI公司在会上详细介绍了第一种用于灭除土壤害虫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和另一种用于防治棉花害虫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活性,其他两种新杀虫剂产品是由汽巴-嘉基公司和杜邦公司介绍的。  相似文献   

17.
合成拟除虫菊酯的出现和发展为虫害防治提供了新型化学杀虫剂,特别是对光稳定性不同于天然除虫菊素,有人提议它可适用于建筑结构害虫和住房害虫的防治。本文拟先对天然和合成拟除虫菊酯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8.
除虫菊酯是一种天然杀虫剂,最初是从除虫菊花中提取出来的活性组分。它对许多昆虫能起到迅速的杀灭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虫剂。在正常情况下,它对哺乳动物完全无害。其缺点是对空气和光照不稳定,易分解,但残余物并无毒害。近年来合成拟除虫菊酯的发展很快,尤其在发现了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戊酸氰醚酯后,除虫菊酯对空气和光照的稳定性已大大提高,对昆虫的杀死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仍保持对哺乳动物的低毒特性,这样就可能把合成除虫菊酯的应用扩大到园艺和农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拟除虫菊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重要合成杀虫剂--拟除虫菊酯,并且分析了其发展与广泛的应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化工》2012,37(10):47-47
布鲁克公司最近发展出一种利用布鲁克SCIONTM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平台实现的有效针对水体中的拟除虫菊酯进行精确检测的方法。拟除虫菊酯是高效杀虫剂,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紫外线和空气的联合作用能使它迅速降解,但在水中它的降解速率却极低。常规处理方法很难将拟除虫菊酯从流动的水体中祛除,因此它非常容易在水系中残留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