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2.
3.
4.
5.
6.
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除去NO_x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氮氧化物(NOx)及多种污染物实现同步净化已成为尾气净化方面的研究热点。为此,针对国内外大多数研究采用模拟气体放电的现状,以实际柴油机尾气中NOx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实验研究了电压幅值、电源频率、高压电极直径、反应器体积、放电间隙对NOx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研究所建立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柴油机尾气中的NOx的除去率随着电压幅值及其频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即出现一个最大值,随电压幅值的增加其能耗增加;NOx除去率随放电间隙的减小和高压电极直径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反应器体积增加而增加。该研究成果对低温等离子处理NOx装置的车载化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型间接低温等离子体系统性能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同轴圆柱介质阻挡放电(DBD)型低温等离子体(NTP)反应器,对用于分解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间接NTP(INTP)系统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供电电压峰峰值、供电频率、供气体积流量和放电区域温度等参数对产生的O3、NO2、NO等活性物质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O3、NO2体积分数随供电频率先增加后减小,电压峰峰值过高不利于O3、NO2的生成;放电区域的温升将加速O3的热分解效应,故需控制放电区域温度;加大供气体积流量将降低INTP产物体积分数,但单位时间内产物体积将增加。研究结果对开发用于分解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空气DBD型INTP系统,优化它与不同后处理装置的匹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技术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未来环保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强温室气体SF_6本身的理化特性,等离子体处理SF_6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目前该方面的研究综述鲜见。本文尝试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资料,阐述了等离子体处理SF_6的反应机理和其三个评价指标,从射频、微波和介质阻挡放电三种主要的处理SF_6的等离子体出发论述了降解过程各个因素对降解率、能量效率以及最终降解产物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等离子体处理SF_6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工业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尤其是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在三废(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具备特定的优势。总结了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的种类和方式,并且对各种等离子体的放电机理与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在不同废弃物处理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该文应用自主开发的高活性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烟气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高活性收剂脱除效率的诸因素,确定了工况条件。当Ca/(S N)比为1.1时,SO2脱除效率达92.3%,NOx脱除效率达60.8%。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的机理,研究结果对工业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在国内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1台135 MW机组凝汽器水室间隔进行改造,利用汽轮机排汽加热化学生水,使水温达到反渗透装置要求的进水温度,代替了机组抽汽加热化学生水的传统方法。利用排汽加热化学生水,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链条炉SNCR脱除NOx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1台35 t/h链条炉煤层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将模拟得到的气体温度分布及其组分浓度分布作为炉膛空间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链条炉内的温度和流场分布进行模拟,并以此为基础对该锅炉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除NOx过程进行初步设计.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所建的煤燃烧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典型链条炉的燃烧过程.由模拟结果可知,常规链条炉SNCR脱除NOx过程中,适宜温度区狭窄,烟气停留时间较短,因此NOx脱除率较低.在相同工况下,加入适量甲烷可使氮氧化物脱除效率提高9%左右,氨泄漏降低至50μL/L. 相似文献
16.
锅炉漏风对排烟温度及排烟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炉膛和烟道漏风对排烟温度及排烟损失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锅炉漏风使排烟损失增加,漏风位置越靠近炉膛(包括炉膛),排烟损失越大,反之亦然;当锅炉烟风系统的漏风系数为0.1时,引起的排烟损失增加0.2%以上,使机组供电煤耗增加0.6~2.0(g/kW.h)。在锅炉运行中,应尽量控制系统漏风,以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脱除烟气中的NOX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研究了直流电晕放电诱导自由基簇射脱除烟气中的NOx。该技术特点是以NH3为吸收剂的气流通过喷嘴电极电晕区域,分解产生自由基,氧化(或还原)NO。研究发现:通入喷嘴电极的气体成分和流量对放电的V-I特性有影响。通过调节两股气流量,可得到稳定的帘状流光电晕;烟气中水蒸汽对电晕放电的V-I特性有影响,并为NOx脱除过程提供更多的OH脱除量,实验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可有效脱除烟气中的NOx,并且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