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秦超  王梓 《山西建筑》2012,38(15):222-223
阐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点,并针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传统园林是东方园林艺术的瑰宝,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且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以其恢弘壮丽的风格闻名于世,它不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着欧洲造园艺术的发展,也对后来的园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狄德罗公园作为一个现代园林作品,在空间布局与结构、形式语言、设计要素等方面,都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设计不仅展现出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更是对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中国传统艺术贵在传承与发扬,其中园林艺术集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为一体,是国画、建筑、诗词歌赋、风水玄学的集大成者。不少文人墨客赋诗于园林之中,不仅给历史的研究留下线索,而且还给予现代园林艺术的创作以启发。是对现代建设的宝贵财富。而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借景的手法是其传承千年仍具魅力的原因。本文即通过对园林艺术中借景艺术的讨论,发掘其更全面的美感,并与现代建筑艺术相融合,继续传承这一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4.
陈永生 《中国园林》2005,21(6):72-74
针对中国现代园林创作中"泛西化"的表现主义倾向,以寻求园林艺术发展创新的趋势为议题,通过研究中西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条件下的传承与借鉴,探讨现代中国园林的创作策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太原市动物园为例,分析研究了园林景观的塑造理念及其塑造表现方式,并探讨了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的重要影响,指出传统造园艺术对促进我国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楚芳芳 《山西建筑》2012,38(2):213-214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了解和认识,结合现代园林的特点,就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的优势,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创作的艺术手法,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式园林景观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为园林艺术特有的意境创造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7.
郭巍  魏春海 《中国园林》2004,20(7):7-11
对美国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大师詹姆士·罗斯的经历和园林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了介绍,詹姆士·罗斯在20世纪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反对学院派的传统方式,探索现代园林的形式、空间、材料,为美国开创了现代主义园林艺术,作品具有简洁、灵活、实用的特点,被誉为美国现代园林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本文介绍了置石在园林中的运用,阐述了置石的科学布局思想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探讨了如何能既具有现代特征有保有传统文脉,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置石艺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与发扬。古典园林置石应用古典园林"置石"一般选用自然石材,将这些自然石质材料独立  相似文献   

9.
道家思想对自然境界的追求,为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开拓了一条自然主义道路,而成为传统园林的美学主旋律。该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园林,是我国现代景观发展过程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大家都各持己见。我认为传承和发扬需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不抛弃传统,还融合现代元素或者说现代景观的传统化。本文以景观设计中自然观为线索探讨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哲学作为时代的精神,影响并引领各艺术领域。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3 000年的发展历程中,时代哲学美学作为艺术思想背后的总舵手,间接和直接地关照于园林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推涌出新的园林艺术形态。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美学特征对传统园林艺术的阶段性影响和传统园林艺术形态变革的必然性,提炼中国写意山水园的文化根基,并提出园林艺术在现代实践过程中,只有经过新一轮的成熟哲学美学洗礼与修正,才能真正实现继承文脉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国画家园林是中国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国画家园林在选址、主题、意境等方面上,有很多优秀的实例。作为国画家园林的一个现代实践,静清苑的景观设计,通过简洁的形式,将中国绘画艺术、园林山水景观与现代生活的需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张晓冬  朱晓炜 《山西建筑》2007,33(11):231-232
论述了传统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两个方面,探讨了传统空间分隔形式在现代居室环境中的借鉴和运用,研究了传统装饰陈设与现代居室环境的融合,就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室内景观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宗教、科学、艺术四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文化对城市设计哲学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继而对中、西方城市空间原型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传统中国山水文化空间特征,强调了传统文化在相对城市设计领域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文化艺术典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宁 《风景园林》2010,(3):108-111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的特性深深隐含在造园思想和造园理论中,从而形成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特征。本文首先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各自的语言文字特点出发,分析东西方文化体系的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和注重整体性与直观性的形象思维,以及西方"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和追求精确性与分析性的语言思维。进而导出中园林文化的四大特征:天人合一、君子比德、寓情于景、虚实相生。这四大特征在造就独树一帜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同时,也使其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一些弊病。因此,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成果,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是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立足人的求,在继承中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特别是英国自然式园林的优点,具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园建设乃至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新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优秀典范。到目前为止,参观游览花港观鱼公园的海内外游客已经超过1亿人次。设计者孙筱祥先生的设计理念是在创新中继承中国优秀的园林艺术传统和借鉴国外园林设计的精华,才能成功创作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6.
从华侨园林到城市公园--闽南近代园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代西方园林的不断引入,闽南各地修建了一批优秀的华侨园林和城市公园,这些新园林类型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识,并借鉴了西方园林的材料技术与形式美学,对近代中西园林文化交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别从选址营构、园林布局、假山植物等方面对闽南近代两种新园林实例进行分析,探讨中西不同造园要素的多元融合方式,其中的某些创作思路和艺术技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园林艺术中文人园的隐逸精神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吕明伟  胡晓雷 《中国园林》2003,19(12):63-65
从文学艺术审美的角度,探寻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发展历程,通过论述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大夫所特有的隐逸精神的发展与审美情趣,指出古典园林艺术中,如何从消极避世的“隐于园“的观念,向积极看待人生的“娱于园”的观念转变的,以及古典园林意境对于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山水构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这条贯穿北京的轴线将自然消融于山水之间。在对传统叠山理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势就形,巧妙安排,构造出具有浓郁中国园林特色的生态山水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