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腾讯游戏的“天天”与“全民”系列,堪称如今手游圈最值钱的两大招牌,甚至_度在苹果的AppStore上呈现出屠榜的势头。但抱上腾讯的大腿就一定好过么?这一年腾讯游戏表面上看起来光鲜无比,但有些千万级注册量的S级游戏不是—样被做死了?  相似文献   

2.
小虾 《大众软件》2008,(22):86-86
2008年10月11日至12日,首届腾讯游戏嘉年华在上海正大广场隆重开幕。腾讯游戏嘉年华是腾讯游戏倾力打造的全新时尚娱乐品牌,它以“时尚娱乐新主张”为口号,以“增加互动、倾听声音、加强交流”为目的,旨在打造所有腾讯游戏玩家共聚的欢乐盛会。  相似文献   

3.
序言     
谁也没想到,2021年的第一天,华为应用商店全面下架了腾讯游戏—本期“专栏”栏目《华为应用商店下架腾讯游戏背后,渠道博弈加剧》一文对此进行了报道。虽然此后二者“光速和好”,但是这两大巨头的明争暗斗或许并没有结束。能让两大巨头正面开“刚”,终归逃脱不了利益二字。毕竟,在我国手游开发者和渠道商之间一直坚持的是五五的分成比例,手游游戏开发者苦“Android税”久矣!但是,随着游戏品质逐渐提升,新型发行渠道的快速发展,华为,对于腾讯游戏来说似乎并没有之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东 《微型计算机》2012,(22):18-19
“你知道血手幽灵吗?”最近总有玩家这样问我,这也是近段时间玩家圈里颇受关注的问题。2012年出现了不少新的游戏外设品牌,但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不多,因为这些产品仅是外形和性能的契合。可血手幽灵是个例外,它不仅得到了腾讯游戏《战地之王》(AVA)的鼎力推荐,还推出了“智能、多核、左三枪”等专利技术,可以在FPS类游戏中帮助玩家轻松“爆头”,这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血手幽灵首款产品,V5游戏鼠标上市之际,我们也与血手幽灵品牌高级技术顾问郑伟腾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为读者带来这个品牌最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游戏行业意外地在2020年的开头迎来一波小高潮,这中间也就产生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手握庞大流量和强势渠道,字节跳动伺机而动,持续挺进游戏业。其在春节期间休闲游戏的惊人表现,成为了对腾讯游戏的一场“偷袭”。有预谋的“偷袭”字节跳动的游戏战略,大概可以描述为“休闲游戏开路,重度游戏收场”。休闲游戏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重度游戏还没有开场。  相似文献   

6.
全球著名网游研发公司NCsoft的年度大作《永恒之塔》(AION)终于即将在中国内测。这款游戏早在两年前公布游戏画面时便受到了广大国内玩家的追捧。号称是一款“值得为之砸锅卖铁升级电脑”.“盛大的翻身之作”.“与巫妖王决战之作”的3D MMORPG多人在线网络游戏。AION不仅拥有史诗化的游戏背景、唯美的游戏画面,宏大的游戏音乐.  相似文献   

7.
《数码时代》2008,(8):72-73
最近几年,腾讯游戏的旗帜到处飘扬——大型MMOPRG、格斗类、FPS、飞行射击类、音乐舞蹈类游戏、赛车类……有趣的是,这些都不是腾讯公司自己的,而是其他公司研发的。究竟这样能不能取得成功?腾讯互动娱乐业务系统副总裁马晓轶在访问中显得特别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客厅市场都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市场,而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电视逐渐成为一个新型娱乐平台——集游戏、影音为一体。对于这个新平台,作为游戏巨头之一的腾讯,选择以多款手机端热门游戏为先锋进军电视领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客厅游戏市场,腾讯此举,有戏吗?这些热门游戏对腾讯游戏进入客厅是否有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9.
孙辉 《程序员》2006,(11):44-45
人才与创新的结合 由腾讯科技主办的“酷比杯”游戏策划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作为国内最早举办的游戏策划大赛,“酷比杯”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而首届酷比杯游戏策划大赛的成功,无疑使即将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举办的第二届QQ堂酷比杯游戏策划大赛成为国内游戏研发领域的一次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0.
虽然是一款动作游戏,但Square Enix毕竟是“日本最具实力角色扮演游戏开发商”,所以他们非常擅于并乐于在《异说 最终幻想》中加入各种角色扮演游戏的要素,这导致本作的隐藏要素和收集要素多到难以想象,这对于“游戏完美主义”的玩家来说简直是一场“恶梦”。  相似文献   

11.
黄燕  江兰  蔡虹 《互联网周刊》2003,(27):58-62
20年前,大陆的少年多有彻夜读金庸小说的经历。召集的年轻人到了夜晚,大多出入于“传奇”、“奇迹”、“仙境传说”、“仙剑”、“傲视三国”、“石器时代”……之中。依然是江湖、魔幻情结。前两年联众游戏宣布10万、20万、乃至最高32万人同时在线的盛况让人吃惊。截止2002年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达到807.4万,其中付费用户数为401.3万。不久前刚成立的一家游戏运营公司取名“世模”,寓意“世间有百态,模拟亦人生”。现在,游戏亦是一种生活。并在创造一个巨大的游戏开发、运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新产业。 那些创造、操控梦幻的人本身也在成为传奇。虽然中国本土游戏开发还很不成气候,可是也有人称“姚仙”的姚壮宪,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仙剑”、和“大富翁”;年轻的张淳在北京领导他的公司开发“傲视三国”和“秦殇”。游戏运营者中,鲍岳桥等创办的联众是网络游戏业创造的第一个奇迹;盛大公司的陈天桥被上海的几十万游戏玩家亲切称呼为“亿万小子”,指的是他做网络游戏一年身家就已经过亿。网络游戏还在成就众多边缘产业,例如葛孔明制作旅游卫视台的《游戏东西》节目,专门在电视上介绍网络游戏攻略。一时间,游戏业颇有些当年网站火暴时的热闹景象,还有越来越多的各路精英投奔其中。  相似文献   

12.
盛大为什么敢在国家大力整顿网络赌博的风口浪尖上跳舞?为什么不吸取腾讯、光通、联众等公司的前车之鉴?为什么如此多的游戏大亨们都这么乐衷于打赌博游戏的擦边球?  相似文献   

13.
游戏     
《微型计算机》2008,(14):56-57
这款游戏的前作被称为“社会的毒瘤”,一度引发全球讨论;这款游戏一度成为微软和索尼争夺的焦点,据传微软私下付出5000万美元,只为了让Xbox 360能多两个章节;这款游戏在还未上市之前就被认为是“史上最卖座的娱乐作品”,有望一周内突破4.04亿美元的销售记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玩家心目中的游戏展是什么样的?在远观了那么多年的美国E3、日本TGS、德国GamesCom、韩国G*,又亲历了那么多届的ChinaJoy和网博会之后,于2010年12月5日傍晚正式落下帷幕的2010腾讯游戏嘉年华也提交了一份属于它的答卷。仅从规模上看,腾讯游戏嘉年华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区区半个展厅便吸引了超过两万人...  相似文献   

15.
《大众软件》2013,(24):74-76
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之后,如今的腾讯游戏嘉年华(TGC)已经是国内玩家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游戏展会了。2013年的TGC于11月29日在上海世博馆一号展馆开幕,连续三天,腾讯游戏最新产品的发布,流行游戏的现场试玩、专业的COSPIay表演,超值的周边礼品售卖与赠送,还有激烈的高水平全国赛事,腾讯的大手笔投入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6.
《大众软件》2010,(23):73-73
一年一度的腾讯游戏嘉年华即将于12月4日举行,其中第一个环节就是“重磅产品发布”,这个重磅产品到底是什么?腾讯游戏之前完全没有透露出任何的消息。不过,再神秘的产品也会留下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31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游戏盛会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再次于上海举办,此次主办方特意定向邀请了腾讯云参展,这是ChinaJoy首次邀请云服务企业参展,以彰显腾讯云对游戏行业在技术支持和生态构筑上的特殊贡献。作为互联网的第一大变现领域,游戏成为了云服务应用的先头阵地。"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用云服务游戏,有自信做最懂游戏的云公司。"腾讯云总裁陈磊向《互联网周刊》表示。通过开放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最近国内最火爆的网络游戏是什么,那肯定非《剑灵》莫属了。这款游戏是由腾讯代理、韩国NCSOFT开发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它的图形技术、画质呈现和整个游戏对显卡的性能要求都是近来类似游戏中比较高的。很多玩家也发现使用老显卡甚至当下的一些主流中端显卡玩《剑灵》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显卡才是《剑灵》的最佳搭档呢?根据腾讯的推荐,流畅运行该游戏需要使用不低于GeForceGTX760档次的显卡。今天,我们就使用华硕圣骑士GTX760-DC20C-2GD5(以下简称“圣骑士GTX760”)来看看《剑灵》究竟是一款怎样的游戏,以及它对显卡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电脑爱好者》2010,(6):114-114
全球首款即时战斗仙侠巨作《仙域》,以史诗般宏大的神话背景、感人至深的剧情故事、浓郁的传统仙侠元素、优美绚丽的画面、新奇的法宝、富于技巧的战斗系统,为玩家精心打造最纯最真的仙侠体验,被国内多家大型游戏媒体誉为2009年“最受玩家关注购页游戏”、“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网页游戏”。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最热门的音乐类游戏作品自然是“吉他英雄”系列,全球数千万的销量早已让KONAMI这个音乐游戏的老祖宗窝在被子里痛哭。一般来说,“吉他英雄”的正统作品差不多是1年出一次,不过为了赚钱,制作公司显然并不介意在这期间做一些类似资料片这样的玩意,嗯,比如这款《吉他英雄——史密斯飞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