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汶川大地震震后现场考察结果,介绍了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体系、墙体、构造柱和圈梁、楼梯和出屋面结构等方面的主要震害特征。为提高此类房屋防震减灾能力,建议对新建房屋结构体系选择宜形体简单、平面规则,慎重使用底框结构;要重视抗震构造设置;对学校教学楼等建筑,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限制使用单跨外廊悬挑结构,并提高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对已有建筑物,评估其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2.
根据汶川大地震震后现场考察结果,介绍了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体系、墙体、构造柱和圈梁、楼梯和出屋面结构等方面的主要震害特征。为提高此类房屋防震减灾能力,建议对新建房屋结构体系选择宜形体简单、平面规则,慎重使用底框结构;要重视抗震构造设置;对学校教学楼等建筑,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限制使用单跨外廊悬挑结构,并提高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对已有建筑物,评估其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中小学校舍震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四所中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震后破坏情况,结合现场图片对破坏形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几所学校的教学楼所采用的单侧走廊砖混结构,缺少足够的结构冗余度、结构整体性差,破坏特征表现为脆性,是不利于抗震的结构形式.圈梁、构造柱和足够宽度的窗间墙等构造措施在抗震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也对建筑物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四所中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震后破坏情况,结合现场图片对破坏形态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几所学校的教学楼所采用的单侧走廊砖混结构,缺少足够的结构冗余度、结构整体性差,破坏特征表现为脆性,是不利于抗震的结构形式。圈梁、构造柱和足够宽度的窗间墙等构造措施在抗震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也对建筑物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中木结构建筑震害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建筑物大量倒塌或严重破坏.地震发生后,笔者奔赴四川绵竹、陕西宝鸡、宁强等灾区,进行了为期10余天的抗震救灾与调研工作.经调查发现,木结构建筑表现出优越的抗震性能,仅有少数年久失修的木结构建筑发生倒塌及部分木结构民居破坏严重,绝大部分木结构建筑只发生轻微破坏甚至完好无损.根据古建筑木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震害,分析了木结构建筑震害轻微的原因,借鉴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机理,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村镇中小学建筑的震害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中震区中小学教学楼倒塌和受损严重程度的调查,结合我国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介绍当前中小学教学楼的建筑现状以及在此次地震中的震害特点,分析了其在建筑、结构和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中小学建筑今后的防震减灾提出思考意见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地震中多层房屋典型震害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汶川地震房屋震害现场调查资料,总结了地震中多层房屋典型震害规律:砌体房屋主要为墙体发生剪切破坏;对底框架房屋,刚度比不同,导致房屋不同部位发生破坏;砌体-木屋架房屋,屋面破坏严重;混凝土框架房屋,破坏集中在填充墙以及混凝土柱头、柱脚;经过抗震设计的多层房屋震害明显轻于未经抗震设计的房屋。对如何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若干建议,为今后房屋建筑抗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棉广高速桥梁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工程是现代交通网络中的枢纽工程,是交通运输的咽喉,在地震时实施紧急救援,灾后恢复生产,确保生命干线的畅通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棉广高速沿线桥梁的震害调查、检测,分析地震引起的桥梁震害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处治对策及措施建议,为灾区高速公路桥梁维修加固设计及高烈度地区桥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古建筑震害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保护古建筑,以四川剑阁县觉苑寺大雄宝殿为例进行了震害分析.通过现场勘查,讨论了汶川地震作用下该古建筑的主要震害症状,建立了震前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基频和主振型;考虑该建筑所在地区的实际震害烈度,通过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不同时刻结构的整体变形、应力响应及典型节点和单元的动力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大雄宝殿产生柱子歪闪等震害的主要原因为前后檐穿插枋及双步梁拔榫,从动力响应分析结果来看,结构不会出现强度破坏.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震后破坏形态的调研,可将破坏形态分为结构性损害和非结构性损害两类。结构性损害又可分为倒塌、框架底层破坏、局部垮塌、柱端破坏、错层短柱破坏、柱子中间破坏以及鞭稍效应和施工不良引起的破坏。框架柱柱端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塑性铰是框架破坏、垮塌和倾斜的主要原因。非结构破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和填充墙的开裂、错位和倒塌。增设拉接筋、构造柱和水平系梁等措施可有效防止非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发生在汶川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严重损坏,特别是砌体结构房屋。为了掌握各种类型的砌体结构震害特点,探讨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地震发生后,课题组成员长期在现场进行震害调查。本文整理和归纳了此次地震中多层砌体结构破坏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各种破坏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表明,多层砌体结构教学楼的破坏主要源于窗间墙承载力不足;按现行规范设计、施工质量较高的多层砌体教学楼和住宅楼能获得良好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不仅加强了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变形能力,还提高了砌体的抗剪和抗压能力;砌体的破坏形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应克服当前认识上的一些盲点,考虑砌体真实的受力状态来进行抗震设计;抗震概念设计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震后破坏形态的调研,可将破坏形态分为结构性损害和非结构性损害两类。结构性损害又可分为倒塌、框架底层破坏、局部垮塌、柱端破坏、错层短柱破坏、柱子中间破坏以及鞭稍效应和施工不良引起的破坏。框架柱柱端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塑性铰是框架破坏、垮塌和倾斜的主要原因。非结构破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和填充墙的开裂、错位和倒塌。增设拉接筋、构造柱和水平系梁等措施可有效防止非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中山区公路桥梁震害及启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强震区桥梁震害调查,总结了此次地震中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在地震中破坏形态和特点,初步揭示此次地震造成桥梁(特别是山区公路桥梁)的破坏原因和特点,为灾区地震损伤桥梁的抗震加固和重新建造桥梁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初步分析了震害原因和应从中吸起的一些教训,为今后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汶川大地震中,砖混结构和生土建筑作为汉中市村镇房屋的主要建筑形式损坏严重。为了提高当地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指导人民重建家园,对汶川地震中汉中市村镇砖混和生土房屋,从屋盖及楼盖、墙体、楼梯间和其他构件破坏等方面分析震害特征,针对倒塌、开裂等震害特征提出村镇房屋震害主要原因是由强度不足和抗震构造措施不完善引起。  相似文献   

16.
通过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对板式楼梯的破坏形态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建筑楼梯的震害机理.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下,板式楼梯应考虑楼板平面内偏心轴力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板式楼梯梯段板1/4~3/4跨度范围内应加强受压区配筋,以抵抗偏心轴力及竖向往复荷载下横截面受压区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楼梯结构抗震设计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重灾区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现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5·12四川汶川地震近震源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从房屋整体跨塌、房屋整体严重歪斜、房屋部分集中垮塌、房屋部分楼层垮塌、房屋底层侧移过大等方面总结了震害现象,从剪切、剪压、压屈、压弯、塑性铰等破坏方面分析了梁柱震害现象.从结构平立面布置、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等方面初步分析了钢筋混土框架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底框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在极震区,底框的坍塌和倾斜成为底框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底框部分破坏后,切断了地震力向上传递的通路,使得砖混部分破坏减小;随着地震烈度的降低,底框的坍塌减少,而上部砖混的坍塌增多。由于刚度突变,底框和上部砖混的结合处成为底框结构的薄弱环节:底框结构刚度大,上部砖混结构破坏;砖混结构刚度大,底框结构破坏。底框结构的破坏都表现出柱破坏的特点,而且底框梁截面高度特别大,更难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施工质量对底框结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强度对抗震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规划与建筑设计角度,对四川汶川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学校的重建活动进行思考,并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设计实践为例,探讨贫困地区学校建筑受地震严重破坏的原因,因地制宜提出对应的规划设计原则,指导此类地区学校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活动,提高学校建筑的防震减灾水平,减少因地震造成的建筑坍塌以及次生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建筑物的震害调查以及今后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实际地震震害调查,论述了不同地震地区建筑物的震害情况、震害原因,并提出了今后要解决的课题。调查结果发现,成都震害较轻,基本上没有受到大地震的考验。都江堰、绵竹、北川、映秀等地区震害较严重,特别是1990年以前兴建的预制楼板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别严重,大部分都属于濒临倒塌的危房,已无法修补。但2000年以后按新规范兴建的房屋相比之下震害较轻,有的甚至基本上完好无损,表明我国现行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基本上能满足抗震设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