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技术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是一种对微细粉尘有较高的除尘效率的新型高效除尘技术。水雾经过电晕荷电或感应荷电后,利用振弦栅的声能效果使水雾和粉尘进行碰撞、截留、扩散等,加强了对微细粉尘的收集。在阐述水雾荷电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水雾捕尘和湿式振弦栅除尘技术的机理,总结出影响振弦栅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振弦栅的材料、振动频率、过流风速及层数等,为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峰  陈宜华  陈刚刚  陈颂  赵坤 《现代矿业》2018,34(9):121-124
针对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荷电水雾振弦栅除尘效率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对过滤风速、电极是否荷电、不同型式的电极、喷雾水量、粉尘粒径等条件的改变,得到了在各个试验条件下的除尘效率与喷雾水量、过滤风量、荷质比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同等工况条件,大多数情况下荷电的水雾比不荷电的水雾的除尘效率要提高0.8~2.7个百分点;在用两种极板分别试验时,不同工况下板状电极要比环状电极的除尘效率高一些;荷电水雾对微细粉尘的去除效率比不荷电的更好,但当粉尘粒径逐渐增加到10 μm时,荷电水雾与不荷电水雾的去除效率基本一致;在板状电极试验中,随着风速增加,荷电水雾与不荷电水雾除尘效率之差也逐渐增大;在环状电极试验中,则相反。   相似文献   

3.
陈宜华 《现代矿业》2013,29(8):105-106,111
从水雾荷电、水雾粒捕尘机理作用的理论分析,对水雾荷电方式、荷电量(平均荷质比)、荷电水雾除尘效率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水雾带上一定的电荷和电量,与含尘空气中粉尘粒子混合接触,通过静电效应提高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4.
感应式水雾荷电及其捕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英 《金属矿山》1995,(12):24-28
本文阐述感应式水雾荷电的原理及结构要素,分析了荷电雾粒的捕尘机制,并指明感应式水雾荷电除尘器提高除尘效率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刚  王运敏  金龙哲 《金属矿山》2019,48(9):167-171
基于传统湿式除尘器在矿山井下应用中存在的除尘效率较低、阻力大等问题,研发了一种适合矿山井下使用的移动式矿用湿式振弦旋流除尘器。介绍了该除尘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除尘机理,并对该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除尘机理分析表明:该除尘器有机地利用了喷雾降尘理论、振弦栅捕尘理论与旋流除尘理论,借助水雾、水滴、水膜、旋流4级除尘技术,使雾滴与含尘气流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捕尘效率高。试验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除尘效率和阻力因素,该除尘器运行时的最佳风速为10~12 m/s,对总粉尘的除尘效率大于98%,对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大于96%,阻力小于700 Pa,在矿山井下除尘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李刚  王运敏  金龙哲 《金属矿山》2007,48(9):167-171
基于传统湿式除尘器在矿山井下应用中存在的除尘效率较低、阻力大等问题,研发了一种适合矿山井下使用的移动式矿用湿式振弦旋流除尘器。介绍了该除尘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除尘机理,并对该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除尘机理分析表明:该除尘器有机地利用了喷雾降尘理论、振弦栅捕尘理论与旋流除尘理论,借助水雾、水滴、水膜、旋流4级除尘技术,使雾滴与含尘气流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捕尘效率高。试验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除尘效率和阻力因素,该除尘器运行时的最佳风速为10~12 m/s,对总粉尘的除尘效率大于98%,对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大于96%,阻力小于700 Pa,在矿山井下除尘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选煤厂荷电水雾除尘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荷电水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选煤厂粉尘污染的实际情况,在粉尘产生源头-给煤机处进行除尘系统设计,建立选煤厂荷电水雾除尘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雾滴直径、粉尘直径、雾滴荷质比对除尘效率的影响,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优化求解可以进行选煤厂除尘系统的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8.
袁昌宇 《煤矿机械》2019,(5):124-126
针对煤矿开采工作面粉尘量大、除尘难度大、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荷电水雾降尘的技术方法研究,选取合适的荷电方式,设计混流云雾煤矿除尘装置。通过除尘装置,带电荷的小分子云雾颗粒与飘散的煤粉碰撞并凝聚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后自然沉降,大大提高了煤矿除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湿式振弦栅除尘器除尘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湿式振弦栅除尘器除尘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除尘顺的除尘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湿式振弦栅除尘器除尘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荷电水雾对呼吸尘的捕集机理及捕集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荷电水雾对呼吸尘的捕集机理及捕集效率的实验室试验结果。实验表明,荷电水雾对呼吸尘的捕尘效果很明显,而水雾荷值比是影响荷电水雾对呼吸尘捕集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介绍选矿厂筛分系统除尘的方法 ,采用设计合理的密闭和新型振弦栅水膜除尘器 ,使除尘系统效果最优 ,在某钢铁公司选矿厂运行结果表明 ,除尘效率、系统阻力、岗位粉尘浓度、电耗、水耗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冲电晕放电湿法复合除尘技术展开理论和试验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探究了复合除尘的工作机理和引发电子崩的4类初始电子来源,分析出了不可控内因对放电过程的影响,获得以下结论:水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氮气发生电离,水雾的存在降低了金属表面势垒,有助于发生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有助于增大荷电粒子有效驱进速度,并增大荷电粒子的凝聚概率。通过试验研究表明:脉冲电晕放电湿法除尘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最大除尘效率可达98.8%;试验存在的最佳喷水压力为0.4 MPa;除尘效率随脉冲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应用荷电后的水雾粒能有效捕集直径为0.1~2μm的尘粒的特点。研究成功不需要外电源就能使水雾荷电的电介喷嘴及预荷电高效喷雾降尘技术。实验室试验和井下使用结果表明,这种喷雾降尘技术对总粉尘,特别是对呼吸尘具有显著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5.
预荷电喷雾降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荷电后的水雾粒能有效捕集直径为0.1 ̄2μm的尘粒的特点。研究成功不需要外电源就能使水雾荷电的电介喷嘴及预荷电高效喷雾降尘技术。实验室试验和井下使用结果表明,这种喷雾降尘技术对总粉尘,特别是对呼吸尘具有显著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世涛 《矿冶》2014,23(2):77-79
静电喷雾技术与静电除尘技术结合,设计一种复合原理的小型除尘器,提高除尘器性能。在收尘极电场和荷电水雾作用下,实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作业场所除尘。此种除尘器体积小,结构简单,适用于地下矿山等作业环境空气的净化。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17,(11):126-129
针对单一除尘机理的湿式除尘器存在处理风量小、除尘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水浴除尘器、填料除尘器和振弦珊除尘器的结构和特点,从核心部件、功能部件和分部构造3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进而设计出一种集水浴、填料、射流器、振弦珊于一体的高效复合式湿式除尘装置,尤其适用于煤矿综掘工作面的除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湿式弦栅水膜净化细微粉尘的效率及优化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10μm的实验粉尘,借助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开展了压力喷嘴雾化特性和湿式弦栅水膜除尘特性实验,研究了喷嘴雾化参数与除尘效率之间的因变关系,验证了增大供水压力和弦栅表面疏水改性能提高湿式弦栅水膜净化细微粉尘效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压力喷嘴的喷雾流量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雾化粒径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风道风速为3 m/s的实验条件下,空心圆锥形喷嘴的雾化效果优于方锥形和实心圆锥形喷嘴,供水压力由0.3 MPa增大至1.3 MPa,喷雾流量和雾化角分别增大了1.19 L和5.2°,雾化粒径降低了44.1μm。湿式弦栅水膜的全尘除尘效率与压力喷嘴喷雾流量呈正相关,与雾化粒径呈负相关;选用空心圆锥形喷嘴的除尘效果最好,5种供水压力工况的湿式弦栅水膜全尘除尘效率依次为67.16%、68.56%、70.29%、73.80%、75.89%。湿式弦栅水膜除尘段阻力随着风道风速的增大线性增大,阻力系数为13.14。通过增大供水压力的方法优化除尘效率的效果并不显著,供水压力由0.7 MPa增大至1.3 MPa,湿式弦栅水膜的全尘...  相似文献   

19.
静电喷雾技术与静电除尘技术结合,设计一种具有复合原理的小型除尘器,提高除尘器性能。在收尘极电场和荷电水雾作用下,实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作业场所除尘。此种除尘器体积小,结构简单,适用于地下矿山作业环境空气的净化。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科研成果CYC型采煤机机载液动高效除尘器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该除尘器利用采煤机本身液压系统,以液压马达作动力,采用以振弦栅为主的5种除尘方式综合除尘,工作性能可靠,除尘效率高。辅以雾屏集尘,取得良好的集尘效果。该除尘器结构紧凑、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