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以及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先进生物材料的合成始终是生物材料研究的核心课题.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是一种新型自由基聚合,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以及新型生物材料合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ATRP技术可以提高生物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生物适应性以及生物功能性,如提高材料表面的抗生物污染性、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以及抗菌性能等;同时,ATRP也可用于合成新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两亲性高分子、纳米胶束、智能水凝胶以及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高分子(包括星型、超支化、梳型高分子等).ATRP技术与点击化学结合,可形成新的生物活性表面或者合成新的生物材料,可望产生更多的功能化的材料表面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
梅建国  庄金秋  汤少伟  王艳  马力  莫玲  沈志强 《材料导报》2014,28(19):139-142,146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必须具备的优良特性,是材料产品成功应用的关键。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材料表面改性来提高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保证材料与机体相适应,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也因此成为人们竞相研究开发的热点。简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功能化与高性能化的通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用耗材及器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重要的医用材料之一,血液相容性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通用高分子的血液相容性可通过化学和生物修饰来实现。采用的方法大体分为本体改性和表面改性。本体改性主要通过反应接枝和反应共混实现;而表面改性则主要通过在材料表面制备亲水性聚合物刷或亲水层、固定生物活性分子和形成生物仿生膜3种方法来实现。目前,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浆蛋白吸附、血小板粘附和红细胞溶血3个方面。结合本课题组近期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和生物改性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材料的离子束表面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昌祥  陈治清 《功能材料》1999,30(3):246-248
随着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国内我对如何改善现有的生物材料表面的各种性能,如耐蚀性,耐磨性,生物相容性等进行了研究。各种表面处理的方法受到高度重视,其中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由于其对材料本体无负效应,已被证明是最为成功的一种。本文在综述离子束改性技术在生物材料及器械方面应用的同时,提出将梯度功能材料的新概念与离子束改性技术相结合,用以制备表面性能优异的仿生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镁及镁合金耐蚀的特点,发展新型医用可降解的镁基生物材料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当今金属生物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表面改性方法是控制镁基材料降解速率和改善生物活性的重要手段,是当前镁基生物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介绍了镁基生物材料的性能优势,综述了当前镁基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及改性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述了各种改性方法的特点和当前研究重点,并展望了镁基材料未来表面改性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提供解决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有效途径,介绍了起源于细胞膜模拟思想的磷酰胆碱(PC,phosphorylcholine)技术,以及用PC技术来改善生物医用高分子膜表面血液相容性的最新方法,包括属于物理方法的共混改性、表面涂层,属于化学方法的表面接枝、半贯穿聚合物网络.此外,还介绍了两种与PC技术并行的提高生物医用高分子膜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物电子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电子学、化学、物理、材料及信息技术等许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生物电子学发展中的一些科学问题直接与生物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有关。从生物电子学的概念出发,从微电子植入器件、植入器件相关电极制造技术及表面改性、体外神经芯片表面修饰与改性3个方面,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工作,讨论了生物电子学领域中的生物材料与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指出了生物材料和生物电子学的交叉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含酯锭和酰胺锭以及酯锭和酰胺锭混合锭的高分子生物材料的合成、改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富含亲水基团的可降解以及降解产物可被生物体吸收或代谢的高分子材料可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含可偶联蛋白分子、药物分子活性基团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将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利用是改善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过高分子材料与无机物、金属、非金属碳及高分子本身复合来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进展。然后,着重讨论了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微相分离结构与抗凝血性能的关系。最后,概述了高分子材料和生体成分、组织的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表面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植入物体性能较好的基础上,表面性能是决定其生物相容性是否良好的至关重要因素。本文针对硬组织和与血液相接触的金属植入物,对表面改性技术、表面改性膜层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通过表面改性提高植入物生物相容性的机理,并指出了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