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硅谷》2013,(14):I0002-I0002
新华网消息,近日从武汉东湖高新区了解到,中国确定了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以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等10个产业集群成为首批试点。除武汉东湖高新区外,北京中关村移动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无锡高新区智能传感系统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圳高  相似文献   

2.
《硅谷》2013,(4):I0006-I0006
<正>日前,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确定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并将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到2015年六大优势产业集群的总收入超过1.6万亿元,成为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柱和引擎。中关村这一"大手笔",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缩影。自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许多地方已经打造并形成一批上千亿元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了产业竞争力,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新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集群的作用越发重要。为了应对新经济条件的挑战,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集群竞争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新都家具产业集群为对象,介绍了其发展概况,探讨了家具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作用,通过对家具集群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了加快新都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马磊 《中国科技博览》2012,(31):259-259
县域经济发展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运行水平,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整体竞争实力,是提升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产业集群是提升县域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产业集群为突破口,研究产业集群在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状以及如何利用产业集群促进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硅谷》2013,(4):I0015-I0015
<正>沈阳市28个产业集群2012年完成销售收入6500亿元,同比增长30%,产业集群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首次破半,达到51%。沈阳市将产业集群建设作为经济加速发展、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和载体加以推进,着力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特色产业,形成集群式发展。2012年以来,沈阳市瞄准国际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苏家屯钢管产业集群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整合成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辽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拓展环保等新领域,新民灯饰灯具产业集群也通过明晰产业定位进一步增强产业丰厚度。在产业  相似文献   

6.
刘庚 《中国科技博览》2010,(31):321-322
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而温州经济的发展模式又是浙江经济中的典范。温州乐清三洲集团公司低压电器集群是“温州模式”的典型代表,目前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企业深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困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提升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应从政府、集群和企业三个层面入手,通过政策支持、构建集群式创新的有效模式、注重科技创新等措施促进集群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鹏远 《硅谷》2008,(8):139
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有效载体,企业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我省中小企业创新是一条既适合集群企业特点,又切实可行的创新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研究如何以城市产业集群为基础规划城市功能定位,优化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加强城市功能支持体系建设,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城市发展的名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地方产业集群已经表现出了极强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耀眼的新名片.当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力的时候,地方经济就繁荣,人民生活质量就得到提高.中国的集群需要对外开放和向外学习,加强创新,在全球价值链上攀登.  相似文献   

10.
严杰文  魏纯 《中国计量》2020,(1):40-41,70
改革开放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更加呈现出区域性、集群分布的特点。产业集成度发展越来越高,对于产业链中检测的共性需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过程控制,企业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监控等,还没有系统的技术承担力量,或大部分均由企业自己承担解决。为有效提升集群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培养一批质量效益一流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国家在战略层面提出计量技术新概念——产业计量,希望计量能通过量值技术建立产业链、生产环节以及产品使用周期内的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杨剑  王树恩 《工业工程》2011,14(1):47-52
针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研发中创新和模仿的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出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解出了企业创新选择的混合策略解,从而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助推河南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核心路径便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河南省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加速实施。同时,也面临数字经济规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较慢、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数字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数字信息技术对实体经济赋能作用不强等众多挑战。本文提出了因地制宜提升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多措并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用创新驱动推进数字技术应用、用龙头效应带动数字企业集群发展、探索提升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赋能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推理,提出产业集群特征与集群内人才根植意愿的关系模型,并以武汉光谷、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振安工业园四个产业集群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优势分析等方法处理数据.研究发现:集群经济、集群人才政策和集群文化三个维度对人才根植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集群人才政策、集群经济、集群文化;不同职务、不同年龄的人才其根植意愿具有显著差异;集群生活环境、性别、学历对集群内人才根植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应用型IE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温州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特征,构建了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应用型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创新教学模式,阐述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3个方面: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创新、面向区域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优化、支持创新学习的网络课程平台开发.  相似文献   

15.
《软包装商情》2008,(4):86-86
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唐山共同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书,促使唐山塑料、天津食品两大优势产业合作对接,形成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软包装商情》2008,(1):86-86
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唐山共同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书。促使唐山塑料、天津食品两大优势产业合作对接,形成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硅谷》2011,(9):I0010-I0010
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壮大县域工业经济。按照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清原县规划建设了输变电设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抚顺高科电瓷电气制造有限  相似文献   

18.
唐勇  周霞  张骁 《工业工程》2015,18(2):100-107
分析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指出创新型产业集群中丰富的协同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方法,并提出创新平台是协同创新的优良载体,建设创新平台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在实证分析中利用DEA SBM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将创新平台加入到创新效率测度的投入变量中,以专利申请数为产出变量,对广东省不同地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不同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之间的创新效率整体较高但是存在一定差异;创新平台作为创新投入变量是一个能深刻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集群之间的创新平台建设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基于此提出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996—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OECD口径)总产值年均增长20.6%,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509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硅谷》2013,(5):I0004-I0004
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近日,科技部发布《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管理办法》及创新型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条件和工作程序,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