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的经济功能已为人们熟知,但对其背后隐藏的社会功能,众说纷纭。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特有的历史的、内在批判的方法透视了货币的本质——特定社会历史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从货币的历史形成、货币的资本形态和货币导致的拜物教现象三方面分析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并探讨这一理论对理解唯物主义哲学的精髓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何时知道欧元的币值?答:1998年12月31日。届时1欧元将等于1欧洲货币单位,后者的币值是按照组成它的各种货币浮动的。欧洲国家已决定,在1998年12月31日确定欧元与本国货币的比价。二、欧元何时问世?答: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届时交易所...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1日,欧元在全球金融动荡中诞生了。经过近一年的运作,欧元由强转弱,人们对其发展前景堪忧。就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欧元诞生对国际货币新体系形成的长远意义,提出”欧元不仅仅是欧洲人的欧元”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创新的巨大发展,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当代获得了迅猛发展并与实物经济逐渐过度背离。本文作者通过提出一种新的金融资产的分类方法,并在对格利一肖动态金融模型做出简单修正从而引入五市场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对货币危机发生的机理进行短期分析,论证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是当代货币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其直接根源在于这种过度背离超过了处于介稳状态的虚拟经济系统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首先回顾了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影响这两个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在中国转轨经济中应逐步重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忙于救火,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挽救濒临衰退的经济。现在,刺激措施已实施三年,部分缓解了老的矛盾,但新问题又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新兴经济体普遍陷入了通胀泥淖,发达经济体则坠入了债务危机的深渊。可以说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经济失衡问题,在最近这三年里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应量失控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失控的原因,认为基础货币投资放偏多,资金体外循环严重,总需求膨胀,缺乏切实可行的金融调控手段及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引发货币失控,因此,控制基础货币,完善货币和资本市场,深化企业与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宏观金融调控手法是稳定货币,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即宏观经济目标)是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和非量化的目标,只能为中央银行制定具体政策提供指导性原则.中央银行要实现最终目标,就必须掌握有关最终目标的信息,并据此操纵相应的货币工具.从实际的经济数据出发,从当前经济金融运行的现状、特别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程度着手,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可控性.尽管存在着结构性和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但目前这两个因素还是可以被中央银行控制的,只不过要提高它们的作用,仍然任重道远,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货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货币引入到模型中,建立了一个有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随机经济增长模型。通过随机最优化方法.确定了均衡状态下的消费一财富比,期望经济增长率以及货币资本的份额。并讨论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随机扰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46-2008年的60多年间,以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为标志,前24年与后37年两个时期显著不同的特征是,前者为固定汇率,后者为浮动汇率。在后一时期,全球国际储备快速增长,金融危机频繁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里芬难题”和浮动汇率制度。美国政府利用全球化红利及最后一轮世界经济周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储备增长速度和造成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正确认识当前的全球国际储备增长和主权财富基金等问题,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着手。  相似文献   

11.
始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成为1997~1998年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它起源于曾被视为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的成功典范泰国。在自1997年7月泰铢贬值以来的将近半年的时间内,此次危机在范围上迅速蔓延到周边国家,进而逐渐冲破东南亚的地域局限,向全球扩散;在程度上,则以外汇市场防不胜防的货币危机和国际资本的流动性风险开始,扩展到货币市场利率风险,进而引起证券市场交易风险和衍生工具市场动荡,最终引发全球性金融动荡。我国由于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并且有限度地开放资本市场,合理利用外资,采取对金融…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货币体系改革再一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新兴经济体对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质疑.中国提出的创造出超主权货币以取代当前美元地位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看,超主权货币的建立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很可能会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过渡阶段,逐渐减少世界经济对美元的依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超主权货币为核心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3.
货币互换是在企业国际化的前提下,为了减少货币风险所采用的一项重要的金融工具,本文对货币互换的目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对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时在外汇市场上采用货币互换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货币互换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关系,并将它与股票、衍生金融工具,特别是电子货币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虚拟货币的实证基础、形式、特点、功能与流通范围。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社会,我们很难找到一种比货币发行权更具统治力的社会力量。当然,这里所指的货币是不兑换货币,或者说是靠政府强制力作保障的符号货币。一个有良知的政府会积极控制货币发行,并在行使该权力时有所节制,从而将对人民的侵害降到较小的程度。而缺少理性的政府,或者当货币发行机构属于私人部门时,货币的发行并不会停留在征税的层面上,甚至会成为掠夺人民财富的“利维坦”。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是理论界目前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不但具有一定的外生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内生性的特点也将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是经济改革前20年未曾预料的成功之一。在改革初始中国的汇率高度高估,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奉行的进口替代政策所留下的遗产。国内货币的过高估价自然会压低传统出口产品的价格,挫伤了生产这些产品的积极性。国家想办法通过其计划经济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事实证明,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始前的30年里,中国的货币被系统性地低估了。首先,如前所述,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并受到广泛的汇兑管制。其次,在20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创新的巨大发展,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当代获得了迅猛发展并与实物经济逐渐过度背离。本文作者通过提出一种新的金融资产的分类方法,并在对格利—肖动态金融模型做出简单修正从而引入五市场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对货币危机发生的机理进行短期分析,论证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是当代货币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其直接根源在于这种过度背离超过了处于介稳状态的虚拟经济系统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宣告诞生,成为货币史上划时代的事件。经过10年的发展,欧元已经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然而欧元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一场金融风暴把欧洲统一货币卷入动荡之中。欧元区也和全球其他许多经济体一样面临衰退,这是对欧元的一次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应进行简单分析,并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84-2001年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收入波动的关系进行考察后,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应总体是明显的.在长期内我国各经济主体对货币供给有较强的制约能力,货币供给受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较大.这就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的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