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前的张歆艺,一张绝对上镜的巴掌小脸,真正的"九头身"美女。与她聊天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很随意。采访的时候,她必定会面对着你,也会在回答问题时看着你的眼睛,透过她的眼睛你会觉得她很真诚,就像《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林夏"一样,真诚的对待朋友,真诚的去爱,哪怕她的爱仅仅是单恋。因为她的执着,电视剧中的"林夏"火了,现实中的张歆艺也火了,当我问她:"三十以后才成名会不会晚了点?"她摇摇头,认真地说到:"我觉得这个时候刚刚好。"  相似文献   

2.
一位曾在服装行业工作过的买手朋友说,有电视台邀请她做节目嘉宾,揭秘行业的暴利黑幕。尽管电视台答应可以不播出正面形象,并且还有挺不错的报酬,买手朋友还是拒绝了。原因是:尽管我现在不从事这份工作了,但还从事相关工作,那个圈子里也还有不少朋友。就算不出正面,人家也会认出我,以后还怎么混啊。我觉得她做了正确的选择。一旦成为行业"揭秘者",便从此站在了行业的对立面,成了行业的叛徒,是得担心一下"以后怎么混"。因为揭秘行业内幕,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比媒体或电视台给  相似文献   

3.
小莉的密室     
如果想了解一个人,通常的方法是向他熟悉的朋友打听,小莉的朋友蓬蓬这样评价她的家:"在那里,你会觉得空气中流淌的气息都带着几分浓艳。""这里,就连在空气中的流淌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正>朋友李颖跳槽到某眼镜公司新媒体部做文案策划,一开始信心满满,后来她却有点吃不消了,说她的方案经常被枪毙,加班到很晚,经理却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经理对她的工作总是不满意,每次都可以挑出刺来,她为此很沮丧。李颖说:"我的每个方案他都要挑刺,到底是不满意我的工作,还是不满意我这个人啊。我都快被逼疯了,真的是分分钟想辞职!"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兰玉,你总会看到这样一个形容词:85后美女设计师。但她却只承认她是"85后"。因为为罗海琼、胡可、谢娜、董璇等人定制婚纱而备受瞩目,在很多人看来她的成功是通过炒作,是太过幸运。但请相信我,她的成功远不止幸运那么简单。关键词:美少女萌天马行空水瓶座在我看来兰玉其实挺美的,可是她却说自己一直都没觉得自己美,比如她一直觉得她的鼻子太大了。很多人从媒体上看到的她都会有种超脱年龄的成熟,于是也常有人质问:她真的是85后?是的,她获得的这一切好像看起来太过顺利,横空出世般地就被众多女星  相似文献   

6.
漫步在高校云集的樱花东街,一家名叫OUI OUI的小店吸引了我,“OUI”是一个源自法语的词汇,相当于英语中YES的意思,店主告诉我这个店名是她的德国朋友帮忙取的,她希望每一个到店里来的客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觉得:YES,这就是我想要找的。  相似文献   

7.
陈曦 《包装财智》2013,(2):29-31
自信、乐观的女人最美。同行和同事们怎么评价宋佳琳?她略微想了想:"乐观、积极、敬业。他们说我每天都笑呵呵的,好像没碰到过难事,也没什么压力似的,见到我就觉得很开心。"说到这,她笑眯眯地调侃了下自己,"当然了,大家见到美女都会很开心的嘛!"那宋佳琳自己怎么评价宋佳琳?"我觉得他们说得很对啊!"说完,宋佳琳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自信、乐观的女人最美。"美  相似文献   

8.
正小城一个朋友经常叫我跟她出去转转,有时夜里也会叫吃宵夜。我常常拒绝,嫌天气冷,又没处可去。朋友却说:"一起聊聊天联络下感情啊!"我要她在网上聊,她说那样意义不同。我俩好一阵斗嘴,直到她生气说:"你再不出来,我俩就绝交!"没办法,我只好打着冷颤跟她去夜市吃宵夜。可是,当我们打过招呼坐下来后,朋友就掏出手机低下了头。上菜时,我要动筷子,她却拦住我,要先拍个照片。拍完后,她便忙着上传照片到微博,然后时不时刷新看有没有人评论转发。一时没有动静,她又进了"空间",在"空间"转一圈又看看微信和新闻。我催她吃东西,她却说要减肥,得少吃一点。总之一顿饭像是我自己在吃,而坐在她面前的  相似文献   

9.
正二无独有偶。春节过后,在灯节期间文联举办的联欢会上,笔者刚讲完上述"饺子恋"的故事,笔友卫晓晓也讲述了她的"饺子爱情"——我和他是经别人牵线认识的。牵线人对我说:"他性情和人品都不错,还会自己做饭,我亲眼见他包的饺子很好看。"牵线人对他说:"她多愁善感,喜欢写点东西,她是个性格很开朗的女子,很懂事理,我看你们很般配的,觉得你们很合适做夫妻的。"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5月,和几个朋友外出旅游,回来的时候经过服务区,其他人都去买嘉兴粽子,唯独我坐在车子里。朋友很好奇:"马上端午了,不买点?"我说,我母亲每年会包粽子,让我去拿。朋友大骇,因为朋友都知道我母亲已经是92岁的耄耋老人了,一个92岁的老人,还能包粽子,这在不少人看来简直是奇迹。母亲很能干,包粽子对她来说是雕虫小技。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包粽子是在1958年。那时的端午节气氛很浓,父亲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开会,我遇到了以前的同事小刘.小刘四十出头,平时挺注意保养的,可这回见她却脸色发白、无精打采,说话都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问她"怎么了",她叹了口气说,"孩子最近上了初中,可能是青春期逆反吧,说他什么也不听,本来学习压力就重,他还不自觉,我这天天跟他连喊带叫的,感觉现在身体越来越差,有时觉得连气都上不来",我看她状态实在不好,就给她介绍了一位中医师,看完病,她打来电话说:"医生说我气虚、肝郁,除了给我开药之外还嘱咐我少发火、少说话,少发火我能理解,为啥还要少说话呢?"  相似文献   

12.
周文 《美食》2012,(8):54-54
近年来台湾曾举行过"宋美龄研究会",会后学者们所公布的研究成果说:秀雅端丽的蒋夫人最爱吃蟹黄汤包、萝卜丝饼、蟹壳黄、枣泥年糕等上海美点,可见人如其食,原籍广东的她在口味上已相当上海化了。但令我跌破眼镜的是:她不但不嗜鱼虾,连"开阳"(干海米)都厌恶,所以从不吃开阳白菜,我觉得这就不像上海人而像美国人了,而  相似文献   

13.
朋友跟我吐槽结婚刚一年的太太,好吃懒做、无恶不作。"当初眼瞎了,为什么娶她?"我调侃他。"她正常的时候,还是很会撒娇的……"朋友高仓健式的脸上露出憨豆先生般的娇羞。我心里默默说了一句"活该",走进电影院又不小心看了一部《撒娇的女人最好命》,闺密说,如果张慧不是周公子演的,这部电影得看吐多少人。女人与男人的审美从来是不同的,放眼望去,我身边剩下的基本都是好姑娘,而那些我没太看好的姑娘们,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前在美国一亲戚家做客,她做的牛排丝毫不亚于大餐厅的水准。席间,大家都赞她厨艺了得,并向她讨教一二。不料她笑了笑,文绉绉地说:"无它,只因有帮手。""帮手?请了大厨?"她答:"先吃再谈。"饭罢,她带我们去厨房,指着一个东西说:"帮手就是它——真空低温烹饪机。"随后还给我们演示了一番。我很兴奋,前后左右地看,心想:这个东西一定要有。后来我也有了这个帮手,我做的牛排也可以媲美大餐厅了,宴请朋友时,也被大赞牛排做得好,当年在  相似文献   

15.
一天在外用餐的时候,有一个妈妈突然上前来拍拍我的肩膀,问我平时是怎样训练孩子自己吃饭的。我觉得很奇怪,反问她为何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因为当时酒店里食客满座,有不少是父母带着孩子在用餐,她为何偏偏问我呢?她说刚才看到我的小女儿自己一个人在吃饭,觉得很棒。她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每次不肯自己吃饭而烦恼。我坦白地说:"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在喂她吃饭吗?而且我也没有特别训练孩子自己用餐。"对方大概不相信我的答案,继续问我:  相似文献   

16.
正司马迁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这件事是大事。《孟子》里,告子有云:"食、色,性也";说明饮食之事、男女之情,是人生两件不可或缺的事情。我观察过几个朋友,凡是女主人会做饭会持家的,都过得如火如荼,夫妻相亲相爱。我的朋友Linda,喜欢烘焙,中餐西餐都做得精致味美,引得她老公偶尔也想露两手。很多人家,一到做  相似文献   

17.
《家庭百事通》2012,(11):28-28
苏老师: 我未婚妻是个安静温柔的女孩,但有时总觉得她有些神秘。她很少谈自己的工作,我问的时候,她就轻描淡写地说是做平面模特的,每次说的时候,还会有淡淡的不开心。我们曾经分隔两地,周末我偶尔会飞到她那里去看她,我们一起散步、聊天,保持着朋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我现在很迷茫,我一直觉得我很爱我的老婆。她在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跟了我,我们一起经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可现在日子好了,却感觉我们的感情淡了。我特别怀念以前那种相亲相爱的感觉,可是现在找不到了。我们甚至面对面都无话可说了,即使说了也是不痛不痒的。我常常会冒出离婚的想法,可又觉得这样对不起她,也对不起孩子。可我有时又觉得,也许...  相似文献   

19.
大龄女友难得和同一个相亲对象约会三次,问我:"你觉得他如何?"我答:"还行啊,你要结婚也OK,你愿意就好。"一周之后,她又对我说,"还是忍不了不咸不淡,分手了"。我笞:"没什么好遗憾的,气质各方面也就一般。"她炸毛:"一周之前你可不是这样说的!还全心祝福我来着!’""我怎么说的?我说还行。是,本来就是还行。你要将就,我就祝福将就;你要等待,我便支持你等待。"她黯然失色:"好险,我差点就嫁给了你心中的一个最最平淡无奇的男人。""不不不,我压根不在乎你嫁给谁,王孙  相似文献   

20.
Amy 《缤纷家居》2010,(1):142-143
2009年岁末之时,在任何聚会的场合,我都会听到这样的谈论:"你看了《2012》了,你觉得那会是真的吗?人类真的会毁灭吗""你看到他们把环保议题的会开到珠峰了,开到海底了吗?""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怎么感觉跟《2012》的大会一样,地球不会这么快就完了吧?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对于2012年的种种猜测很早就开始了,只是很少在公开的场合谈及。这部电影的出现,以好莱坞商业化的模式,揭开了人们心底里最大也是最深的恐惧——面对消亡和未知。有一句老话"不破不立"。在这样一个岁末,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推着人们一定要面对心底的消亡的恐惧,一定要"放下"。虽然有新年新希望的涌动,可是冬日的萧索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增添了忧虑。如果我们不是用惯有的模式,例如逃避、假装、忙碌去填充空虚外。我们以己之力,要做些什么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呢?我有一个朋友,她倡导"缝心——Iove",我看到她最近msn的留言是:不吃肉——共乘——少消费——使用再生资源。另外一个朋友说她最近在思索什么是爱,如何去做到宽恕。还有一些朋友说,我人生中有好多梦想没有时间去做,现在要抓紧了。那么,你有什么新的、不同的决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