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城市地下高内压盾构输水隧洞工程,提出一种“外衬管片-中衬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SCC)-内衬钢管”分离式衬砌结构,立足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开展衬砌结构原位试验,探索该结构的变形行为。采用柔性囊体实现洞内高内压的可控有序加压模拟,并使用光纤光栅及分布式光缆测试技术对结构变形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内压的增加,管片、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管的变形逐渐增加;自密实混凝土内弧面和管片内弧面混凝土应变相对自密实混凝土外弧面应变分布更为均匀,复合排水板达到有效分离管片和自密实混凝土的效果;钢管呈现整体受拉、局部受弯的变形特征,变形受内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凝土振动密实性尚无统一明确的评价指标问题,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振动能量、硬化混凝土孔结构、密度、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变化特性,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了各硬化性能指标评价混凝土密实性的表征优劣性,并探讨了原因机理。结果表明,振动时间仅在振动刚开始阶段影响振动强度,此外振动能量在传播过程并非线性衰减,而在振源附近显著减弱;混凝土孔隙率随振源距增加而增大,但在振源处较高,此外相比孔径分布,振动能量对孔隙率竖向分布影响有限;密度仅在距振源8 cm以内变化明显,而抗压、劈拉强度的空间分布呈波动性;相比其他指标,孔隙率较适合作为密实性评价指标,并可基于新拌物物料特性和振动能量构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郑仲琛  丁建 《电力建设》2004,25(8):18-0
蓝派冲击压实技术碾压堆石体时 ,利用牵引机拖动非圆形压实轮滚过堆石体 ,压实轮对堆石体产生冲击、揉压、碾压作用 ,在高能量、大振幅的冲击振动下 ,块石棱角破碎 ,坝料实现嵌填 ,而揉压、碾压又使其得以相对稳固。经多次冲击、揉压、碾压作用 ,填料被逐步压密、压实。该技术使用结果表明 :冲碾后级配的变化满足设计要求 ;堆石层间结合紧密 ;被压实物料的干密度达到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模--PID控制的球磨机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蓉  吕震中 《电力设备》2005,6(1):30-33
基于中储式制粉系统的工作特性和控制难度,提出了把振动信号和差压信号相结合表征磨煤机的存煤量,并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与内模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球磨机负荷的串级控制模型。良好的仿真效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效果。内模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能广泛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振荡压路机是最新式的压实机械,我国刚在今年六月试制成功。目前在国外也是刚投入市场的新机种,这种压路机压实效果好,而且自重轻,消耗功率少,振动和噪音小,极大改善了司机的工作条件,可在邻近建筑物处施工。本文摘要介绍了振荡压路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参数等,并就其今后研究与推广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同行们对振荡压路机的兴趣和注意以促进其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锦  高象波 《电力建设》1995,16(9):21-23,41
模型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厂对球磨机基础采用隔振技术是可行的,可显著地降低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解决球磨机基础压主厂房基础而带来邻近结构振动过大的有效方法。同时,本文还对钢球磨煤机的扰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某厂除氧器补水管振动现象的分析,找出了造成补水管振动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一原因对除氧器补水管进行了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除氧器补水管长时间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凤良 《发电设备》2018,(2):135-138
针对某电厂一台300 MW供热机组进行刷式汽封改造后,机组在启动过程中高中压转子一直存在因一阶临界转速振动超标导致机组无法定速的振动故障,分析了高中压转子振动特性及该机组高中压转子的振动原因,制定了保证高中压转子安全前提下进行振动磨合的运行方案,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了振动故障,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660 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出现的高中压转子异常振动现象,通过研究其发展趋势和振动特征,确定了该转子异常振动主要是因为加工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残余内应力,造成机组投产后转子发生永久弯曲,进而引起振动故障。最后通过对该高中压转子进行振动响应分析,确定了现场高速动平衡方案。结果表明:对弯曲变形量较小的转子,现场高速动平衡也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基波电压定向偏差、直流电压崩溃以及逆变器并网对电网产生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基波锁相环技术的三环控制方法,应用于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提高逆变器输出性能,并实现柔性并网。该方法首先基于电网电压基波的锁相环技术,实现对电网电压基波分量定向,定向效果取决于锁相环的设计性能;其次采用三环控制结构避免直流电压崩溃问题,减小输出电流总谐波因数;最后采用合理的并网控制逻辑,实现光伏逆变器柔性并网。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提高系统动态响应实时性与稳态跟踪精度,实现系统高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站混凝土预埋管路漏水问题,采用充气排水补管法和充气平压补管法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2.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可能采用分段复合绝缘子,针对采用分段式复合绝缘子可能带来的各种技术问题,开展了800 kV直流线路V型分段式复合绝缘子串电场计算及均压特性、塔头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和电晕特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型分段式复合绝缘子串中间连接金具配置小均压环后,能有效改善中间金具端部的电场强度;操作冲击试验与单边采用单支绝缘子组成的的V型串塔头间隙没有明显差别,但放电路径会受到影响;中间金具在1 050 kV电压下均无电晕产生。根据研究结果,若特高压直流工程使用V型分段复合绝缘子,高、低压侧均压环配置仍可沿用特高压直流V型整支复合绝缘子的均压环配置方案,推荐直流分段式复合绝缘子的中间连接部位分别安装小均压环,以避免电弧对复合绝缘子端部压接区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后续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计和绝缘子选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DSP的车载式压实度实时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压实度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引入高性能的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对压路机振动轴加速度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实现对被压实道路的压实度分布状态的连续、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转子碰磨振动特征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识别实际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碰磨故障特征, 采用专用振动监测系统针对多台不同类型和容量的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信号进行长期连续在线监测, 记录机组长期运行的振动数据, 从中获得大量转子发生径向碰磨故障瞬间产生的冲击振动信号, 并采用信号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技术对典型碰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比较机组在正常运行状态和碰磨故障状态下振动信号时间波形和频谱可以确定, 在多数情况下, 发生碰磨时机组产生瞬时的冲击振动, 信号中高频结构共振成分明显增加, 但转频及其谐波部分变化不明显。根据这些故障信号特征, 对于碰磨故障振动信号的检测方法和故障分析诊断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轮发电机转子平衡采用幅相影响系数法。在高速机组平衡精度高和有水力干扰情况下,对平衡技术做了改进:通过振动时域波形分析直接测得平衡位置的相位角;按测得的相位角放置试重块,由开机测得的幅值影响系数确定配重块重量。从而快捷有效地完成了羊湖电厂冲击式水轮发电机转子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振动诊断及处理案例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上安电厂3#机在投入商业运行后受热冲击、维修恢复和随后出现突发性振动情况,分析了其振动特点、原因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雷击事故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对输电线路上雷电流和雷电压波形的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对电网防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直接测量高压输电线路上雷电流和雷电压波形的组合测量传感器。其电流传感器采用自积分Rogowski圈;电压传感器采用自积分式电容分压器的原理,使用Rogowski圈的铝屏蔽壳作为高压臂电容的极板。8/20μs的标准雷电流和上升时间250rls的冲击电流试验表明,本文研制Rogowski线圈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特性和稳定的较小的灵敏度。冲击电压试验表明,所研制的电压传感器可较为准确地测量0.5/49μs和1.2/66μs冲击电压波形。该组合测量技术符合雷电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压大容量异步电动机需要软启动装置降低冲击电流,为了避免开关变压器式软启动装置存在合闸冲击,且在功率大时只能靠多重化或者晶闸管并联使问题复杂化,回归电机定子侧串联晶闸管调压软启动方式.针对晶闸管直接串联的高压电磁干扰和器件串联一致性技术难点,从光电触发、自取能、动静态均压、过压保护等角度分别予以阐述和处理,并提出了初始...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在役的300 MW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中存在的轴系振动问题,分析了振动现象、振动特征、振动机理及其原因,并对现场动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目前的300 MW汽轮机高中压转子由于结构不对称存在振型干扰问题,现场平衡时应考虑在内;部分机组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超标的原因为采用坐缸式轴承座的支撑刚度弱,现场可以通过采用精细动平衡来消除;发电机转子的振动根据结构不同而呈现二阶振型和三阶振型,现场动平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发电机转子及励磁机转子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20.
某厂350 MW机组在启停机过程中1瓦、2瓦通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较大,初定速时1~4号轴承轴振动均超标。结合机组历次启停机过程的偏心值和通过临界转速振动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高中压转子发生渐变式永久性弯曲,从而在高中压转子上产生了质量不平衡;另外分析定速运行过程中振动数据发现,低压转子存在一定的质量不平衡现象。通过对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配重,使该机组相关测点振动达到优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