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锗探测器直接测量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放射性同位素C_s和C_s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所测样品都是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采集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硒的环境生物学及含硒食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机体硒的来源主要是食物,综述了硒的环境生物学及含硒食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食品样品的规范管理是确保检验检测结果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掌握铁在食品、医药及环境中的生存条件和含量,综述了测定铁的方法:光度分析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及其它方法等,其中光度分析法分一般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化学发光光度法和其它光度法等,随着流动注射分析法方法的发展,流动注射分析铁愈来愈体现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便于对自然界水体和食品等多种环境中的磷进行测定,确保人类的健康生存环境,介绍了当今测定磷的几种方法:分光光度法、重量法、仪器法和流动注射法等,同时,分析了目前最有前途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叶秀娟 《现代食品科技》2011,(10):1285-1287
为了研究采用索氏脂肪抽提脱溶和水浴加热脱溶这两种油脂提取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就脱溶时温度及时间对测定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作了研究分析,并将这两种方法与国标中的减压脱溶法作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脱溶温度对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不论何种脱溶法均呈正相关,其测得的酸价、过氧化值差异显著(P<0.05),且脱溶温度对过氧化值的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并优化食品及环境样品中肠球菌的快速检验方法。方法用mEI培养基作为选择性培养基,肠球菌tuf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食品及环境样品中肠球菌的快速检验方法。通过添加肠球菌和非肠球菌标准菌株,验证方法的检测限、灵敏度及特异性,并使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某大型生鲜猪肉集贸市场的地面、墙壁、污水和生鲜猪肉等样品中的肠球菌进行检验。结果所建方法的检测限为1 CFU/100cm2和1 CFU/25 g(mL),且与10种非肠球菌无交叉反应;地面涂抹、墙壁涂抹、污水和生鲜猪肉等样品中均检验出肠球菌,检出率为100%。结论建立了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肠球菌检验方法;集贸市场内部环境和生鲜猪肉存在肠球菌污染。应加强市售生鲜肉中肠球菌的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8.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机体硒的来源主要是食物,综述了硒的环境生物学及含硒食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其中食品检验是提高食品质量、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制备、检验等环节中不容有一丝失误,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制备工作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共同保障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pH值、温度、金属离子、紫外线以及不同食品体系(果汁饮料、奶粉和果冻)对菊苣酸稳定性的影响。菊苣酸的含量由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结果表明:随着pH值(3、5、7、9)和温度(60、70、80 ℃)的升高,菊苣酸的稳定性逐渐降低;相同浓度的Na+和K+对菊苣酸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Ca2+溶液遇菊苣酸会瞬间发生变色反应;菊苣酸对紫外线敏感度较高,且在甲醇中的异构化率明显高于在水中的异构化率;菊苣酸在果汁饮料中,室温(25 ℃)贮藏3 个月后保存率约为85%,4 ℃贮藏3 个月后含量无明显变化;室温下避光贮藏3 个月,菊苣酸在奶粉和果冻体系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同食品体系对菊苣酸稳定性的影响有差异,总体上食品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菊苣酸的稳定性,保护其免受降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制度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食品添加剂行业所处的政策环境,进而探讨了这种政策环境现状对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和产品研发创新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性磷酸酶先将样品中的核苷酸酶解为核苷,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核苷酸总量。试样经水提取,通过调pH值沉淀蛋白质,样液中的核苷酸经碱性磷酸酶水解生成核苷,再通过快速加热的方式终止酶解反应,同时进一步去除杂质,用磷酸二氢钾及甲醇作流动相,用普通C18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的模式对5种核苷进行有效分离。本方法回收率在92.4%~103.7%之间,相对标准差2.0%~8.0%。核苷酸各组分定量限:CMP为0.6 mg/100g,UMP为0.7 mg/100g,IMP+AMP为0.5 mg/100 g,GMP为0.4 mg/100 g(均为质量分数)。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完全能满足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核苷酸总量测定的要求。为核苷酸检测开辟了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食品添加剂中二氧化钛的测定方法及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硝酸-硫酸-盐酸和硝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的不同酸体系进行样品的微波消解前处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测定,建立了食品添加剂中二氧化钛的测定方法。硝酸-硫酸-盐酸体系中二氧化钛的最低检出限为0.14mg/kg,加标回收率为94.8%~100.8%,硝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中二氧化钛的最低检出限为0.30mg/kg,加标回收率为96.1%~104.3%,这两种方法检出限低,分析准确,是很好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中二氧化钛的测定方法和实验验证比对方法。同时对食品添加剂中二氧化钛的来源进行了实验探讨,发现其主要来源于碳酸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黑糯玉米芯色素在食品环境中的稳定性、色素的微生物学效应和酶效应及色素在微波、超声波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食品环境中,色素在酸奶、碳酸饮料和果冻中比较稳定,在冰淇淋和午餐肉中不稳定;保加利亚乳杆菌对色素有增色作用;果胶酶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酸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能降低色素的稳定性;微波和超声波均能降低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新标准将于2014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法规适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规定了选址和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食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记录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食品安全要求。标准附录中“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是针对食品生产过程中较难控制的微生物污染因素,向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指导性较强的监控程序建立指南。食品生产企业可以根据食品产品的特性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微生物监控程序,通过过程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是安全检测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本文针对食品样品的前处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年代分析和主题分布,发现食品样品前处理是近些年刚发展起来的。同时对几种常用的前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研究现状以及每种方法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完成样品的富集和净化,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存在液面问题;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提取效率高、热敏性成分不易被破坏,能够很好的实现选择性分离且保持提取物的天然特性,但不适合含有强极性基团或分子量过大的成分;微波辅助萃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并且可以选择性加热,但是要求物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另外,食品中的药物残留会引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食品添加剂、重金属以及环境污染物的残留会带来致癌、急慢性中毒等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后针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营养价值及安全与诸多因素相关。文章围绕自然环境对食品营养及食品安全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土壤资源、水资源、光照和温湿度等自然环境对食品营养及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环境监测系统、加强自然环境因素对食品营养安全影响的宣传推广等措施,以期能够加强对生产与加工两方面的自然环境的监控,提高居民科学意识,保障食品安全,降低食品营养流失。  相似文献   

18.
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等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由于其易溶于水、耐酸性、耐热性及耐氧化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长期过量摄入合成着色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GB 2760-2014规定合成着色剂最大使用量为0.5 mg/kg。目前有关合成着色剂的提取方法和测定方式的研究有很多。本文综述了合成着色剂的提取方式及测定方法,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和方式的差异性、共性和适用性,为检测不同食品中合成着色剂提取方式和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19.
徐娟  陈爱英等 《食品科学》2002,23(9):152-155
异黄酮(isoflavone)、木脂素(lignan)和香豆雌酚(coumestrol)等多酚类雌激素,是大豆、芝麻、大米、水果和蔬菜等食品特有的天然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效应。作为食品的功能因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及抗癌效应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成为功能食品研究的新的生长点。本文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测定方法、结构与生理活性、生物学功能等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雌激素在功能食品生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产的抗菌肽Brevilaterin的抗菌特性,考察了不同外界因素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食品内部环境变化与其抗菌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revilaterin的抗菌活性几乎不受所选金属离子、乳化剂(除大豆磷脂外)、增稠剂、酶、高浓度蔗糖和反复冻融处理的影响,稳定性良好。随着食品内部温度、pH值和渗透压的改变,Brevilaterin对受试菌S.aureus、L.monocytogenes、M.luteus、P.aeruginosa、L.lactis和H.alkalicola的抗菌作用规律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变化为:相比于受试菌生长最适温度(37℃)时的作用效果,4℃下Brevilaterin对M.lut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降至1/8,10℃下Brevilaterin对P.aeruginosa、L.monocytogenes和S.aureus的MIC和MBC均降至1/4~1/2。相比于菌株生长最适pH值(6~7)时的作用效果,pH值为2时,Brevilaterin对L.lactis的MIC和MBC均降至1/2;pH值为8~9时,Brevilaterin对S.aureus的MIC和MBC均降至1/2;同样,pH值为7时,Brevilaterin对H.alkalicola的MIC和MBC均降至pH值为11(最适pH)时的1/4。相比于常压时的作用效果,高渗条件下Brevilaterin对S.aureus的MIC和MBC值均降至1/2。因此,当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条件偏离其最适条件时,Brevilaterin能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而此时的MIC和MBC均可降至最适条件下的1/8~1/2。Brevilaterin不仅能稳定发挥其抗菌作用,而且能随着食品内部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规律,这可为其未来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