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隧道洞口环保型设计施工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瞩目的课题,在现阶段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建设中,在环保型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根据国内外公路隧道洞口设计形式和施工方法,剖析了当前公路隧道洞口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公路隧道环保型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工程措施,可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受浅埋、偏压、岩体破碎等因素影响,晏家隧道的洞口段施工尤为困难,为解决该隧道进洞难题,现场采用了"综合超前支护+CRD开挖工法+复杂初期支护"相结合的洞口段施工技术,结合现场严密监控量测,对地表沉降、拱顶沉降、洞内收敛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结果动态反馈给施工及设计进行修正,使隧道洞口段得以顺利成洞,表明该施工技术能够为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括 《山西建筑》2008,34(6):309-310
针对公路隧道洞口施工在隧道建设中的重要性,对隧道洞口施工的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并对确保洞口稳定施工阶段或结构设计的措施做了介绍,从而解决了隧道洞口稳定处理方式的单一性,起到了全局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公路建设施工中,在面对地质因素不理想的情况,需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公路隧道的建设。公道隧道的建设工作成为了整个交通建设的基础,在整个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为了惠及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公路建设的里程不断增大,同时就对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公路隧道洞口的施工技术作为切入点,对公路隧道洞口的施工技术方面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几点公路隧洞洞口施工建设达到维护公路隧道洞口的施工安全及工程整体的质量要求,从而提高公路隧道洞口的施工安全与整体的工程质量,最终达到收获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提升,减少地表开挖的理念已逐渐落实在隧道设计及施工上。在隧道洞口浅覆段采用的明挖法已逐渐被暗挖法所取代,即使在地质、地形条件上不尽理想的区段,考虑到整体路线及水资源保护等因素,也是如此。以台湾北部一正施工中的双线双车道公路隧道为例,探讨管幂工法在浅覆盖采用暗挖法所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由于该案例处于山凹处,洞口浅覆盖厚度约100 m。开挖过程中,因为遭遇到地质变异,多雨的气候与谷部入洞的地形,使得降雨所汇集的地表水,不断入渗至隧道内,开挖面自立性极差。故施工进洞时,原设计采用的管幂工法几乎难以进行。经采取拱盖培厚及双层管幂等补强对策后,勉强施工,其处理经验与心得,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市政技术》2014,(2):4-5
<正>浅埋偏压隧道反压法减振爆破掘进施工工法是一种适用于浅埋偏压隧道挖掘施工的特殊施工工法,该工法由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编制,201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批准成为"北京市工程建设工法",并于2013年度被推荐申报"2011—2012年度国家级工法"。工法体系原理简介浅埋偏压隧道反压法减振爆破掘进施工工法针对隧道进出口段浅埋偏压问题,在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偏压一侧,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反压回填,层层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公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扩大公路建设的规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遇到地质较差的施工时,则需要进行隧道建设。公路隧道洞口是公路隧道施工的重点,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重视。本文从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特点出发讨论,分析了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洞口施工原则以及可采取的措施、洞口工程施工工作以及洞口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由于穿越厚层松散堆积体浅埋偏压洞口隧道的围岩性质十分不稳定。因而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对隧道安全施工极其关键。本文依托飞仙关公路隧道洞口工程,对中隔壁法、两台阶带临时仰拱法和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种施工方法进行比选,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三种工况下的围岩塑性区和围岩位移。研究得出在洞口Ⅴ级围岩段宜采用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Ⅳ级围岩段宜采用两台阶带仰拱法施工。该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地成绩,公路的隧道建设作为城市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很多方面的优点,但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工作量越来越大,规模也在逐渐地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路的隧道建设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本文特对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探讨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建设工作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青藏高寒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提出了适用于多年冻土区隧道建设的新技术。该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项目同时编制了《青藏高寒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指南》和《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施工工法》。(董静马瑞)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交通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隧道施工已经成为了公路建设的一项首要的任务。隧道洞口作为隧道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程,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保证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达到需求,应该对其原则和地表预加固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本文通过对隧道洞口施工地表预加固技术的全面介绍,针对其在隧道洞口施工中的相关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为保证隧道的整体质量提供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项目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详细阐述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方案确定的基本内容,解析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步骤,并提出隧道洞口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以期分析后能够提高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勘察设计生产实践中,工法勘察对岩土工程勘察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公路TMB掘进隧道、某公路下穿铁路顶进框架桥的工程地质勘察实例,从工法勘察角度出发,介绍了硬质岩石公路TMB掘进隧道、软土地区下穿铁路顶进框架桥地质勘察一般工作方法。通过具体工程勘察实例,分析探讨了工法勘察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中的特点,提出了工法勘察重要内容。工程实践表明,随着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革新,公路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工法勘察意义更加明显,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开展专门的工法勘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评价公路隧道洞口设计的必要性,对公路隧道洞口设计综合评价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同时详细研究了公路隧道洞口设计评价指标及动静结合视域下建立公路隧道洞口设计综合评价机制的具体思路。通过研究可知,功能评价指标、景观评价指标是综合评价隧道洞口设计质量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浅埋段隧道施工技术,文章紧接着阐述了偏压段隧道洞口施工技术,最后讨论了岩堆段隧道洞口施工技术。为不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需要使用的对应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结合实际的施工技术使用情况,分析其施工技术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其公路桥梁隧道工程使用过程的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孙佳 《城市建筑》2014,(8):185-18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公路建设的发展,隧道建设也逐步增多,有很多隧道的洞口围岩均是软弱围岩,由于受到偏压或者浅埋等一系列地质方面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使得在隧道洞口施工中容易出现滑塌,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周斌  张瑞  仇文革 《四川建筑》2009,39(4):104-105
结合相关公路隧道设计谈谈特殊地质和地形下的洞口进、出洞设计方案;进洞、出洞是隧道施工工况最复杂,也是质量、安全隐患最多的地段,合理选择进洞方案,借助一些辅助施工措施,自然进洞,能有效避免开挖刷坡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稳,大大降低洞口防护工程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低温、缺氧是高海拔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共性难题。和已建典型高海拔隧道和普通公路隧道相比,新建高海拔公路隧道具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海拔公路隧道建设水平,结合新建高海拔米拉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高寒缺氧、突泥涌水、软岩大变形等工程难题,在总结分析现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施工关键技术:在施工供氧方面,提出了高原隧道弥散式供氧施工方法;在隧道保温防冻方面,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隧道防冻技术措施和保温层施工工艺,建立了一整套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防冻技术体系;在突泥涌水处治方面,利用了新型浆液进行注浆堵水以及提出了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技术和生态环保型污水处理工艺;在软岩大变形防治方面,提出了现场施工的综合防控及处理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瑞涛 《山西建筑》2014,(6):204-205
以某隧道进口段施工作为研究对象,从辅助工法的选择、隧道洞口段开挖方法的选择、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方面入手,对大跨度隧道浅埋洞口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熊晓刚 《土工基础》2012,26(3):21-23
针对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及石马头山的水文地质的特点,结合公路和铁路隧道的设计方法,从隧道断面尺寸及形式、隧道衬砌、隧道洞口、隧道防排水、管道布置及稳管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注重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经验可为同类型管道的穿越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