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聚丙烯酸树脂为调湿剂,制备内墙调湿涂料。经调湿性能测试,涂膜可以在高湿度环境下吸湿,在低湿环境下放湿,具有调湿功能,当调湿剂用量为14%时,调湿涂料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3.
调湿抗菌内墙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丙乳液与硅溶胶组成有机-无机复合基料,以硅藻土、高吸水性树脂、海泡石粉组成调湿材料,在非吸湿颜填料、负离子添加剂及助剂的配合下,制备成调湿抗茵内墙涂料。该涂料不但具有普通内墙涂料的一般物理性能,而且还具有调湿防结露功能,同时还能释放负离子、抑茵抗茵、祛除有害气体、清新空气,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内墙涂料。 相似文献
4.
调温调湿抗菌内墙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零VOC丙烯酸乳液为成膜物,以钛白粉为白色颜料,以硅藻土和定型相变储能材料为填料,以纳米TiO2/ZnO为抗菌剂,在多种助剂的配合下制备的内墙涂料,其涂膜具有自动调温、调湿、杀菌等环保、保健、节能功能。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作为保健功能装饰材料的调湿壁饰砖的坯釉配方组成及生产工艺流程,并介绍了其功能特点及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用聚丙烯酸、硅藻土和CaCl2对聚乙烯醇化学改性,制备了聚乙烯醇基复合调湿材料。结果表明,聚丙烯酸对聚乙烯醇微交联后材料的疏水性增加,CaCl2改性后材料的亲水性随CaCl2的加入而增加。调节不同分子量PVA的比例能有效减少材料的发粘现象。在相对湿度为30%~80%条件下放置24 h,烟丝含水率保持在11.35%~12.75%,在相对湿度为30%~80%条件下放置48 h,复合调试材料可使烟丝含水率保持在10.93%~13.30%;证明该调湿材料能有效调节烟盒内部湿度,稳定烟丝含水率,保持卷烟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8.
9.
以零VOC弹性乳液为成膜物,硅藻土为主要填料,定型相变储能材料为功能填料,配用负离子抗菌添加剂、抗裂剂、多种助剂,制备成调温调湿抗菌净味柔性腻子。该腻子具有保温隔热、调温控温、吸湿放湿、抗菌防霉、释放负离子、清新空气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相变控温调湿复合材料是近来开发的新型建筑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具有发生相变时,自动吸收或者释放热量和湿气,调节室内环境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特殊性能,因此,控温调湿材料的开发和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建筑和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变控温调湿复合材料应用在建筑中,可以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而且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综述了各种控温调湿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主要的热湿性能,总结了控温调湿材料的热湿理论模型,概述了控温调湿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成效,提出了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国内外控温调湿相变材料的全面综述和分析将为我国的建筑和材料领域的设计和研究人员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以相变储能脱硫石膏保温砂浆为内墙保温层兼找平层,以调温调湿抗菌柔性腻子为找平层,以调温调湿抗菌内墙涂料为装饰面层,形成的内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具有保温隔热、调温控温、吸湿放湿、抗菌防霉、隔音降噪、祛除异味、利于保健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调湿材料吸放湿特性来调节室内湿度的被动除湿技术,无需任何机械设备和能源消耗,具有较好的节能和生态效益。高效调湿材料的研制是该技术能否有效实施的前提,复合调湿材料很好地克服了单一调湿材料难以同时满足高吸湿容量和高吸放湿速度的要求,是建筑节能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复合调湿材料分为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无机-生物质、有机-生物质四大类,并针对上述分类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主要概括了典型复合调湿材料的合成工艺、湿容量、吸放湿速率等调湿性能以及在建筑中的相关应用研究。同时,基于现有研究,梳理了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基于调湿材料的被动除湿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以特级矾土细粉为主要原料、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六偏磷酸钠为减水剂,磷酸盐选择磷酸二氢铝,采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制备高铝质磷酸盐陶瓷,考察了保温时间、煅烧温度和磷酸二氢铝添加量对高铝质磷酸盐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磷酸二氢铝可以提高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性能,磷酸二氢铝用量为6%(质量分数)时,制备的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抗弯强度达到24.15 MPa;磷酸二氢铝用量超过6%后,对高铝质磷酸盐陶瓷的抗弯强度不利;添加6%磷酸二氢铝,形成的主要物相有石英、刚玉、磷酸盐、硅线石和莫来石,说明添加磷酸二氢铝有利于陶瓷新相的形成。高铝质磷酸盐陶瓷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矾土粉用量为96%(质量分数),铝酸盐水泥用量为4%(质量分数),减水剂用量为外加0.1%(质量分数),磷酸二氢铝用量为外加6%(质量分数),保温时间为4 h,煅烧温度为1 250 ℃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介绍了SITD煤调湿工艺中采用多种余热回收技术,以减少系统蒸汽消耗量,分析了系统中冷凝水闪蒸汽回收、热水余热发电以及焦炉烟道气余热利用技术,可增加系统安全性,又可有效降低蒸汽能耗。 相似文献
19.
20.
选定STD+I煤调湿工艺与住友成型煤工艺,通过项目投资、工程占地、运行成本、节能效果、增产效益等多方面比较,表明煤调湿工艺更节能,生产运行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