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正>沼气、煤尘、空气混合物的最初着火的发生,有一个突出的、实际上很重要的特点。 甚至在最佳爆炸浓度和有能量大大超过最小着火能量的火源的情况下,最初着火也可能不发生。例如,当尝试用能量为20毫焦(为最小着火能量的100倍)的火源引燃8.5%最佳浓度的沼气空气混合气时,不是每次都会造成最初着火(爆炸)。在1000次这样的试验中,只能造成100次着火(900次拒燃)。  相似文献   

5.
6.
<正>为引入基本概念,首先讨论一下沿煤层开掘的水平独头巷道中沼气和煤尘爆炸的发生和传播过程。 设这一巷道的顶板处有一未填塞的空  相似文献   

7.
<正> 煤尘具有在较低温度时强烈氧化的能力,从爆炸角度来看有严重的危险性。煤尘危险因为它不仅是参与瓦斯爆炸的组分,而且加剧了产生爆炸波破坏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就是完全没有沼气也会成为爆源。煤尘能把少量瓦斯的爆炸转化成巨大的破坏力量。另外,矿井空气中存在微细而又干燥的煤尘,使沼气爆炸下限显著的降低。参与瓦斯爆炸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介绍了标准岩粉棚及其缺点,论述了为克服这些缺点而进行的研究,并对可以替代岩粉棚的隔爆棚进行了讨论。 英国岩粉棚 英国煤矿现在使用的岩粉棚是1960年前后引进的,采用的是波兰岩粉棚的结构。用防水的石灰岩粉作灭火剂,并添加0.7%的硬脂酸,以使岩粉在潮湿条件下仍能分散。  相似文献   

9.
10.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矿中瓦斯爆炸容易引起煤尘参与爆炸,且掘进工作面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多发区域。在与实际矿井环境、几何条件相似的大型地下试验巷道中,进行了独头巷道瓦斯煤尘爆炸火焰、冲击波传播试验。试验中,瓦斯煤尘爆炸火焰到达各测点的时间与测点距离呈对数函数关系;爆炸火焰的传播速度在铺有煤尘段迅速上升,过了煤尘段开始下降;火焰区长度约为煤尘区长度的2倍;爆炸冲击波压力在铺有煤尘段前端降到最低值,然后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后下降。实验结论为煤矿隔抑爆装置的研制和安装提供了理论基础。瓦斯煤尘爆炸与单纯瓦斯爆炸相比,最大爆炸压力峰值大,火焰传播速度快;瓦斯煤尘爆炸的威力和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单纯瓦斯爆炸。因此,在煤矿实施防尘降尘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采掘工作面,煤尘和沼气的发生量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煤尘除了部分浮游于空气中外,更多的是以沉积煤尘的形式存在于井下。简单地计算,在一普通断面的巷道壁、底板表面,只要沉积有0.1~0.3毫米以上的煤尘,这些煤尘如因瓦斯爆炸、爆破、顶板垮塌、瓦斯突出等异常情况的冲击波或暴风而重新飞扬并浮游于空气中时,其煤尘浓度就可达到煤尘爆炸下限浓度值以上,而实际矿井中未经处理的沉积煤尘超过上述数值的地方是很多的。因此,沉积煤尘的存在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沼气和煤尘     
<正> 根据1979年矿井沼气等级的鉴定资料,说明我国所有矿井都是沼气矿井。全国统配和重点矿务局的矿井中,低沼气矿井占57.8%,高沼气矿井占24.9%;煤与沼气突出矿井占17%;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占0.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总数的93%。这就是我国煤矿沼气和煤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据煤层特性和瓦斯赋存状态,对煤层进行注水,把爆破范围内煤体中的瓦斯驱除、排净,利用压力水增加煤体的压力,降低煤层的透气性,阻止和隔离瓦斯释放,以达到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事故树的原理,以山西某矿的具体条件为背景,对引发井下煤尘爆炸事故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 目前,煤尘爆炸事故的防治已经成为各国煤矿安全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防治煤尘爆炸技术方面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大大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先进的采煤国家自70年代以来已经基本上避免了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局部的爆炸事故,也能将灾害限制在较小的区域,避免酿成重大的恶性事故。然而,以往对于煤尘爆炸事故的研究往往只注重于某些单独的环节,对煤尘爆炸事故的分析也只限于查清一些个别的原因,不能通观事物的全过程,因而不能有效地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为此找出一种  相似文献   

16.
对煤尘的爆炸原因、爆炸效应、爆炸后的产物及参数、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煤尘的预防与治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矿井煤尘爆炸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煤尘爆炸发生,研发高效绿色的抑爆材料,整理了国内外关于煤尘爆炸的研究情况,包括煤尘爆炸机理、爆炸特性、爆炸传播规律以及煤尘的抑爆技术,并针对煤尘爆炸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需对多因素及特殊环境下的煤尘爆炸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煤尘爆炸过程全景式分子作用机制的爆炸机理,并结合实际矿井环境对煤尘爆炸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合爆炸机理研发新型抑爆材料,从本质上中断爆炸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苏联马凯耶夫煤矿安全科研所、全苏“呼吸器”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科诺托普市“红色冶金工人”机电工厂和克拉斯诺阿尔麦斯克市除尘设备专业工厂共同研制成了CлBA.1型自动化隔爆系统,用以隔离巷道中初期的沼气和煤尘爆炸。该系统包括下述装置:дп型火焰传感器,BпY型干粉抑爆装置,BOи型信息收集和传送装置和пYд型矿井调度室接收装置。 该系统的传感器和抑爆装置的样机在全苏“呼吸器”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的“花岗岩”60m金属平峒中进行了抑爆效果试验。该平峒的参数最大限度地符合于巷道的实际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褐煤和木煤煤层的含水量为5~25%,同时,井下巷道内空气中的含煤尘量也较低,所以对煤尘潜在的爆炸危险性问题重视不够。近10~15年来,随着机械化采煤工艺的不断发展,井下巷道内的含尘量明显增加。巷道内煤尘积聚浓度增加,加上井下空气含有瓦斯,曾多次引起爆炸,因此,需进一步分析煤尘爆炸的可能性。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开采的两种牌号的煤的煤尘爆炸特性进行了以下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