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在大坝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大坝位移预测中的缺陷,通过引入时间变量构建缓冲算子、重构背景值、优化残差等方式改进传统GM(1,1)模型。以某大坝测点径向位移样本为例,分别采用两种模型对观测值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更适用于大坝位移监控。研究成果可为大坝位移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系统优化的GM(1,1)模型在大坝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雪琴  秦栋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4):76-77,126
针对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缺陷,以陈村大坝为例,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以GM(1,1)的一次累加生成建模序列所有分量的拟合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约束条件,求得新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最优初始值,改进了原GM(1,1)模型的背景值及灰度值,并与传统GM(1,1)模型做了比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精度较高,预测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GM(1,1)监控模型在拟合和预测大坝位移方面的不足,通过采用积分方式重构背景值、引进最佳赋权矩阵体现原始数据的时间影响效应、优化残差等途径,提出了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大坝位移监控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表明改进的GM(1,1)监控模型相比于传统GM(1,1)监控模型在对大坝位移原始监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可作为一种新的预测手段应用于大坝位移预测中。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GM(1,1)模型在大坝监测数据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的GM(1,1)模型存在数据序列的初始值过旧和光滑度较差等缺陷,采用初始值选择和三点平滑法对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改进,以南方某拱坝#7坝段某测点径向位移样本为例,分别采用两种模型预测其未来值,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更接近于真实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西安市用水量变化的特点,采用改进的GM(1,1)模型用于用水量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模型可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节能》2021,(8)
基于四川省2009~2018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使用灰色GM (1,1)模型对四川省"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十四五"能源消费总量仍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明显变缓,年均增速仅为1.34%。预计到2025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将达2.311 7亿吨标准煤。经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优,预测结果可信度高,可为四川省"十四五"节能目标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结合预测结果提出相应节能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GM和BP网络的我国能源消费量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我国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采用灰色预测的GM(1,1)、无偏GM(1,1)和pGM(1,1)三种模型与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灰色神经网络的能源消费量组合预测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获得了更为精确的预测效果,可以作为能源消费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运用传统的和改进光滑度后的GM(1,1)模型分别对南京市年用水量进行建模预测.改进的GM(1,1)模型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再对变换后的数据应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1998~2006年南京市用水量的建模结果分析表明,改进后的GM(1,1)模型预测用水量时拟合效果更好;2007~2009年用水量资料验证亦表明改进后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由于影响大坝监测数据因素多,且数据存在非等间距离散的情况,利用传统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建模原理,分析了数据拟合与预测精度低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背景值的改进非等间距GM(1,1)模型,根据两种模型对施工期堆石坝心墙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实例表明,改进模型精度较高,更接近观测值,可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Shapley值的中国能源消费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指数平滑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GM(1,1)模型分别对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进一步运用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值方法,通过分配总误差来确定组合预测模型中各预测模型的权重,以此构建组合预测模型,并对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其他各分项预测模型,对能源消费的预测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