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3.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涉及到一系列诸如导线及铁塔选型、直流极间距与对地高度的优化等技术问题.提出如何准确计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为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研究围绕合成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通过对不同杆塔和导线型式进行计算,得出了满足相应标准的导线型式和对地高度。 相似文献
4.
5.
为推动1000k 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顺利建设,减小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公众环保投诉,对1000k 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典型同塔双回路杆塔进行模式预测,分析运行期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经过非居民区时,线路下方距地面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能够满足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相关要求;线路经过居民区时,导线距地面的最小距离需抬高至36m,线路下方距地面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才能够满足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另外,建议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选址选线阶段尽量远离居民区;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增大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减小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
参数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时,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够有效地节省线路走廊、有助于改善网络结构,实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如何规范±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行为,围绕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进行研究,提出了环境参数的控制指标:以30kVhn作为直流输电线路下方最大地面合成场强的控制指标;25kV/m作为邻近民房的最大合成场强的控制指标;以好天气下58dB(μV/m)为距极导线投影外侧20m处0.5MHz的无线电干扰电平的控制指标;L50=50dB(A)为线路可听噪声设计控制指标,人口密集区以L50=45dB(A)校核。 相似文献
8.
针对输电线路工程风险管理系统响应时间较长,影响风险管理效果的问题,设计基于熵度量法的110kV输电线路工程风险管理系统。通过TX9数据采集器与DIP-28存储器设计110kV输电线路工程风险管理系统硬件。软件方面,构建输电线路工程风险管理系统软件整体架构,提高系统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基于熵度量法设计风险识别算法,对110kV输电线路工程的风险进行精准把控,进而实现110kV输电线路工程风险的高效管理。采用系统测试的方式,验证了该系统响应时间更短,风险管理效果更佳,在输电线路工程风险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电磁场效应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开展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分析,通过监测线路的电磁环境,探讨电磁环境的分布规律,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电磁环保纠纷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以提供合理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耐热导线应用在500 kV输电线路的线路设计及电磁环境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500 kV输电线路中采用的四分裂240截面积耐热导线,通过全寿命周期理念论证了在大幅提高输送容量的同时,能保证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优化,最后对采用耐热导线500 kV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电晕损失和自然功率等关键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输送容量大的耐热导线能满足电磁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网的不断建设,交直流输电线路同走廊并行架设已在多处出现。目前,交直流混合电磁环境监测多以单点离散测量为主,无法实现横向分布的连续实时测量。通过建立工频电场、无线电干扰、合成电场等测量设备沿同一路径的分布式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交直流并行线路电磁环境移动式横向分布测量及数据的动态管理,并以典型合成电场数据为例,研究了垂直于线路走廊155m的横向断面合成电场分布趋势。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趋势较吻合,为交直流并行线路合成电场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浅析110 kV电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110 kV电网存在的风险和不足,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对3T接线和双回链式接线的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110 kV电网3T接线的优化改进,并结合实例给出了110 kV电网3T接线的优化改进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能使改造后的电网结构更合理,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人们了解并行超高压线路工频电场的分布特性,积极配合大电网建设,采用EFA-300电磁分析仪对并行500kV线路某段工频电场进行了实地测量,证实并行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值满足国标要求,利用逐次镜像法建立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仿真模型,通过与实测值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基于此模型分析了不同相序、对地高度、接近距离、相间距离和初相位差对并行输电线路地面上方1.5m处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相序、初相位差和抬升杆塔高度可以减小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减小两回路中心接近距离,可明显节省输电走廊。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750 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问题,对影响750 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各种因素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减少线路保护角、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来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保证750 kV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导线周围的电磁环境和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回路数、相序等条件息息相关,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输电线路附近的电磁环境对周围居民建筑物的影响。利用模拟电荷法等电磁环境计算方法结合输电工程的数据和地形地貌数据计算输电线路导线周围的电磁环境,在三维平台中展示电磁环境曲线,直观反映居民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所受到的电磁环境影响的大小。按照我国针对电磁环境规程规范的相关规定,当房屋在电磁环境影响范围内的时候将予以提示,从而指导输电线路的三维数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以两起110kV线路零序方向保护反方向误动为例,通过对现场二次接线及自身装置检查,并基于保护装置的程序逻辑、依据故障录波采样报告,分析了零序保护误动原因,指出执行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用规程法计算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偏于保守的问题,借助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 EMTP对一个实际的输电线路进行建模,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规程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两个不同的绝缘子串模型和雷击塔顶两个不同的避雷线支架对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ATP EMTP法计算耐雷水平比规程法更具合理性,有利于节省防雷造价,雷击塔顶OPGW光缆侧的反击耐雷水平比普通铝包钢绞线侧大,采用IEEE绝缘子串模型得到的反击耐雷水平要比采用武汉高压研究所绝缘子串模型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