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沉淀法,通过合理地控制反应条件,制备了单分散球形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通过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最佳试验条件为正硅胶乙酯与乙醇、氨水的物质的量为1∶6∶4,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3%时,制备的纳米氧化硅粒度分布均匀,且呈规则的球形,粒径为50~90 nm,为无定形态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玻璃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和正丁醇共沸蒸馏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体.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XFeCl3·6H2O和NaOH为原料,分别采用化学沉淀法和超声化学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铁粉末,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铁粉末平均尺寸均在30—40nm之间,且纯度较高,但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铁粉末存在团聚现象,而超声化学法所制纳米氧化铁粉末颗粒形貌清晰,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碱两步溶胶 凝胶法、结合匀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成功制备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适合匀胶的二氧化硅溶胶的粘度范围为 9~15mPa·s;多孔二氧化硅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其厚度为400~1000nm;折射率为1.09~1.24;介电常数为1.5~2.5。该多孔二氧化硅薄膜具有三维网络结构,二氧化硅微粒直径为10~20nm。  相似文献   

5.
庹度 《包装学报》2011,3(1):48-52
在不同的醇溶剂环境中,采用水解法制备了粒径大小不同的纳/微米二氧化硅(SiO2),研究了不同醇溶剂对SiO2粒子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醇溶剂分子量的增大,SiO2的粒径逐步增大。通过浸渍吸附和化学还原两步法成功制备了SiO2载银抗菌剂,并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抑菌实验检测显示,二氧化硅载银(SiO2/Ag)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5.3mm和10.4mm。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粒径为480~500nm的单分散球形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研究了分散剂和氨水用量对纳米粒径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纳米颗粒的粒径、结构和形貌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水用量增加,则粒径和团聚程度增大;分散剂用量增加,粒径分布范围相对较窄,但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粒径增大,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团聚.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溶胶和丙烯酸酯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复合高分子乳液。考察了聚合过程中硅溶胶量对于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粒子粒径的影响,并用GPC、XPS表征所得的复合乳液。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引入提高了聚合反应速率,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并使分子量分布变窄;在复合乳液粒子中,二氧化硅主要以分散相分布在连续的丙烯酸酯相内部;复合乳液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不含二氧化硅的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  相似文献   

8.
以Na2SiO3.9H2O为原料,浓H2SO4为酸试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讨论Na2SiO3浓度、搅拌速度、pH值、分散剂Na2SO4和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利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研究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以及透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在50~100 nm范围内、分布均匀、呈无定形;填充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二氧化硅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几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工艺,如干法、溶液-凝胶法、碱金属的硅酸盐制备法、微乳液法、超重力等.并对这些工艺的特点进行了简述,文章最后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二氧化硅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无机粉体材料。本文简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与应用,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究进展,评述了各工艺的特点,并对制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韩磊  祝培旺  戴华  施正伦  王勤辉  方梦祥 《材料导报》2015,29(16):106-110, 114
煤灰渣是我国目前排量最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如何综合利用煤灰渣,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某热电厂煤灰为原料,硫酸酸浸提铝后得到高硅残渣,此高硅渣与碳酸钠高温焙烧后水溶制备 Na2 SiO3溶液,再采用碳分法制备纳米白炭黑。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75℃,通气速率 v=1 min-1,通气终点 pH=8。反应过程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以质量分数2%的聚乙二醇10000效果最佳,制备的 SiO2粒子尺寸小,分布均匀且团聚体较小。分散剂以质量分数1%的 NaCl 制备的产品分散性最佳。得到白炭黑沉淀后再经陈化、过滤洗涤以及正丁醇共沸,最后干燥得粒径20 nm 左右的疏松纳米白炭黑产品。  相似文献   

12.
由有机-无机混杂先驱体制备SiC纳米微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工业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了有机-无机混杂先驱体,经过高温热处理,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碳化硅纳米微粉,研究了先驱体的热分解过程以及制备工艺对产物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纯度较高的纳米碳化硅粉末与碳化硅晶须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3.
低收缩块状PMMA/SiO_2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MPM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低收缩、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PMMA/SiO2杂化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和透明性。结果表明材料的网络结构相对比较均匀,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材料均一性好;有机相和无机相之间是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的,没有出现有机相、无机相分离现象;杂化材料的透光率约90%。  相似文献   

14.
以水玻璃(Na2O·mSiO2)、碳酸氢铵(NH4HCO3)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成功制备出纳米白炭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差热(TG-DSC)对所得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白炭黑为纳米非晶态,平均粒径约为50nm,其原子平均距离为0.4966nm,结构疏松,红外图谱与无定形二氧化硅的标准图谱一致,样品的失重率较小。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立群  金燕  山丹丹 《功能材料》2006,37(2):304-308
探讨了一种新型水基憎水剂的制备和成膜工艺,并分析了预处理金属表面超憎水膜的形成机理.将这种以聚四氟乙烯和硅溶胶为基础组分的水基憎水剂在化学镀镍膜和磷化膜上进行憎水处理,与工业上常用的有机硅氧烷类憎水剂进行对比,表明这种憎水剂获得的膜层具有憎水效果优异、附着力好、耐磨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利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仪等对这种憎水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憎水角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水基憎水剂在化学镀镍膜和磷化膜表面形成憎水膜层的憎水角分别为155~157°和146~148°,膜层增重分别为0.81和0.54mg/cm2.  相似文献   

16.
以铝粉、盐酸、醋酸锆和氧氯化锆为原料,聚乙烯醇(PVA)为纺丝助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铝/氧化锆前驱体纤维纺丝液,借助高速离心甩丝机、纳米粒度仪、旋转流变仪等仪器设备,研究了原料配比、浓缩温度、含水率、PVA添加量和种类对纺丝液稳定性、流变性和纺丝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按m(氧氯化锆)∶m(醋酸锆)=(0.5~0.9)∶1配制成锆溶液,按照n(铝粉)∶n(盐酸)∶n(蒸馏水)=2∶1∶20配制成铝溶胶,两者按m(氧化锆)∶m(氧化铝)=1∶1均匀混合,加入5%PVA(PVA占氧化铝、氧化锆质量总和),在75℃下减压蒸馏4~8h,室温下陈化24~48h,可得到粘度在1500~2500mPa·s,含水率在35%~45%,粒度在20nm左右,流变性好的氧化铝/氧化锆前驱体纤维纺丝液。采用高速离心甩丝机对纺丝液进行成纤实验,获得直径在4~10μm的氧化铝/氧化锆前驱体纤维,说明该纺丝液具有良好的成纤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氧化锆膜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氧氯化锆为原料用Sel-Gel技术在多孔陶瓷管上制备了ZrO2膜,文中考察了草酸氧锆溶胶的粒子大小和流动特性,用SEM、气体流动法等手段对氧化锆膜的结构、形貌与孔径大小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对膜的气体渗生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出的氧化锆膜无针孔、无缺陷,且孔径分布集中  相似文献   

18.
溶胶-凝胶法制备勃姆石溶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实验考察了水解温度、胶溶剂种类及用量、蒸发时间、老化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最终溶胶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在确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一个因素,来考察单个因素对溶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的实验研究,找到了制备稳定透明的勃姆石溶胶的优化参数,其最优参数为:水解温度85℃,n(H^+)/n(Al^3+)=0.14:1,n(H2O)/n(Al^3+)=140:1,蒸发时间3h,老化温度90℃,老化时间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