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选取甲、乙集团在沿海区域拥有百万机组的5家国内一流发电公司专利质量为对标分析对象,从专利申请数量、趋势、专利类型、技术主题、重点专利布局、专利市场价值、创新战略等维度全面对标,全景分析其优势和短板。5家发电公司2017—2021年专利申请数最多141项,最少47项,专利质量总体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乙集团所属的2家发电公司专利质量2020年后进步较快,有一定的优势。甲集团所属3家发电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专利质量重视,并在人均发明专利数、聚焦主要技术领域、提升专利价值方面持续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2.
2014年6月16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创造公平环境,降低进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等各类非公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成为江西省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个经济组织当中,不同所有制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投资、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3.
对于国有地勘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国有地勘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一是从不同层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通过股份制改造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推行职工持股制度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丛威  李雪锋  薛庆 《中国矿业》2015,24(3):40-43,1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将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矿产资源产业中,石油天然气企业具有典型的产业链条长、专业技术要求高、行政管制涉及环节多、国有资本比重大等特点。通过与埃克森美孚等国外石油公司对标分析可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存在盈利能力差、管理效率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动因。本文结合经济学中引申的互动理论框架,以及中石化案例的分析,以石油天然气企业为例,提出应在资产、产业和治理三个层面实现互动,实现效益提升、产业融合和治理完善三方面目标,并针对这三方面目标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总体思路及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惠丽 《煤》2011,20(12):95-9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文章利用财务管理的知识,从现实经济状况、衡量标准、企业治理结构等角度,阐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对立点,从而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目标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演进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蓓 《煤》2010,19(6):86-88
价值创造讲的是新价值的源泉问题,作为生产劳动的活劳动始终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分配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种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价值分配的两种主要方式。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问题,价值创造不能作为价值分配的依据,不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好,按劳分配也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关。  相似文献   

7.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教育、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内容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对企业发展有间接的人才增值作用,通过其人才功能实现其经济价值,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间接作用,同时对经济有其内在的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尝试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实现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由于不同所有制下的企业在目标、价值观及管理模式上存在客观上的诸多差异,所以,重组后的国有控股企业在文化整合方面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何理性看待这种文化的碰撞,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促进企业文化整合,是重组后的国有控股企业必须应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蔡薇 《山东煤炭科技》2007,(B06):176-177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教育、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内容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对企业发展有间接的人才增值作用,通过其人才功能实现其经济价值,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间接作用,同时对经济有其内在的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潘仙丽 《煤》2009,18(7):67-69
文章将研究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方法,特别是自由现金流量估值模型,阐明该模型的定义和计算,通过对估值结果的检验,明确该模型适用于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并指出其优劣势,为科学、合理地评估企业价值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因此应该高效合理地利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的矿产资源产权改革也应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走市场化的道路 :明晰产权关系 ,使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建立明晰的矿产资源产权关系 ;完善矿业权交易市场 ;完善立法 ,为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的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电煤价格偏离度指标来衡量煤电纵向关系中的电力产业买方市场势力。结果表明,电力产业作为整个煤炭产业买方的市场势力不断增强,而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电煤价格偏离度越小,煤炭产业的销售利润率就越高,即电力产业的买方势力与煤炭产业经济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要从根本上理顺煤电关系,关键在于实行煤电一体化,以减少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成本,煤、电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以及交易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李宇娟  王聪 《中国矿业》2022,31(2):40-45
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资产及其生产效率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对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10—2019年煤炭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煤炭企业资产质量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治理机制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煤炭企业良好的资产质量能够推动其高...  相似文献   

14.
田秋生 《中国煤炭》2000,26(11):31-34
认为规模小、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用人多、效率代、社会负担重,产权改革滞后、企业缺乏活力,产业接规划紧张、积累困难等是煤炭企业改革存在的难点。提出联合发展,减员增效,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对煤炭企业实施倾斜和扶持政策,是煤炭企业扭亏脱困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王雷 《煤炭工程》2020,52(4):21-27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依托煤基能源优势,经济发展迅速,但用水过度依赖黄河水,受用水红线限制,基地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约束。在对宁东基地产业和供用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基地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煤化工产业单位产值耗水量偏高,以及用水结构不合理,非常规水利用少等重大水问题;结合产业发展规划,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提出了系列节水方案,以缓解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基地内16家煤炭企业、14家煤电企业、10家煤化工企业作为样本,计算了各产业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宁东基地用水已接近控制指标;矿井水具有较大开发潜力,通过提高利用率可回用水量为3041万m^3;煤炭开发、煤炭发电和煤化工节水潜力分别为788万m^3、686万m^3和2522万m^3,三者合计节水潜力为3996万m^3。  相似文献   

16.
当前,信息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高速发展,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型燃煤电厂结合,融入发电企业全过程管理,打造智能发电企业成为新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智能电厂建设方案,通过构建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和智能发电公共服务系统,形成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7.
李艾宸 《能源科技》2020,18(2):11-14
移动技术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PC端办公及会议方式制约了企业办公效率和指令及时传达。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发电企业总部工作需求,开发了企业移动综合信息平台。文章通过对发电企业业务需求梳理、开发框架选用、整体架构设计和功能实现,全面阐述了移动平台设计与实践过程。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平台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沟通能力,及时获取企业信息,执行工作任务,为企业实现价值创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国内电力体制改革、交易规则与调度原则,根据某发电集团多个运营区域、多种发电类型管理经验,分别从省内、省间2方面分析研究电力协同营销策略.通过加强发电集团省内火电、新能源、售电公司协同机制,强化省内、省际间协同营销,发挥企业规模优势、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横向发电协同优势,以期达到加强省际间送端与受端省份、发电企...  相似文献   

19.
李姝颖  王聪 《煤炭技术》2021,40(1):183-187
以2010-2019年煤炭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股权集中度、社会责任与企业诉讼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社会责任可显著降低企业的诉讼风险。在股权集中度降低企业受诉风险的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起着中介作用。这对于煤炭企业发挥现有股权结构优势、降低诉讼风险等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使煤矿企业利用瓦斯发电,最大化利用煤层气,分析了煤层气发电的预处理系统的电气控制,比较了加压风机采用PID控制前后不同浓度下的控制系统参数,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