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是落实国家智能航运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智能航运背景下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 现状及发展趋势, 系统分析了智能航海为高职航海教育带来的变革和我国发展智能航海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从 构建面向智能航运时代的高职院校航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AI+航海”的智能航海特色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航海新工 科人才培养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产教融合共建智能航运高职院校航海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四个方面,探究了智能航运 时代高职航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部分改进会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高职教育转型升级背景下深化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已日益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关注的焦点。 文章在反思校企合作育人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普遍面临的难题。 要激发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应 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严格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复核、审批和考核评 价;高职院校要切实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企业要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主 动作为,积极参与对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改革,探讨适合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庞媛  肖文萍 《电子与电脑》2014,(2):22-26,70
商务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目前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个专业。与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相比,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在企业调研与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专业建设的中心。通过近三年的企业调研、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院确立了LEB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商务背景下学习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双高计划”的逻辑起点。“双高计划”视域下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和类型教育已 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新特点。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类型教育观念不强、产教融合落实不到 位、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要从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深化类型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 教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对接产业需求,推进专业群建设四方面重点加以解决,提升“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人 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前职业教育正处在类型定位发展的关键期,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协同育人是促进产业链和教育链深度耦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针对高职航海类专业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教学与生产不对接、师资国际化培养路径不畅、培育航海工匠精神载体缺乏等问题,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通过创建“一智库、三平台”国际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三段、三通、四融”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培育工匠精神的“指南针”航海文化育人品牌等具体实践举措,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航海人才。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企业、学生和任课教师等的调研,分析了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与电商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本文构建了“三维三阶段全程项目化”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备柔性与定位准确,可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中"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本文主要从高职教育人才模式的构成要素、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才模式改革建议作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重大战略任务。高职院校应认清形势,主动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经济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本文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基于多平台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指导模式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受到数字化、人工智能、5G时代万物互联的影响,当前高校正在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努力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改变。高校教育看重数字媒体所具备的多元的内容、新颖的互动模式和电子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数字媒体专业具备人才培养中所需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为学生求得未来发展的空间,文章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主,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开设数字媒体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深入分析当前工学结合中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便于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育体系运行的情况与教师直接相关, 而教师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有直接影响。要发挥好高校教师 应有的作用, 就需要创造条件使其全面发展。航海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有着鲜明的职业特色, 航海技术从 业人员服务于高度国际化的航运业, 对异国文化也有着迫切的了解需求。航海专业及其英语教学特点要求 航海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从通识技能、语言文化、专业知识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的就是培养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完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改革而采取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的综合统一。文章通过使用ASP.NET和SQL Sever2012开发出一个基于Internet的在线人才培养调查系统,由企业在网页上填写对人才的需求,在花费少量人力、物力、时间的情况下能及时更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毕业生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在发展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通过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与区域性行业协会通过共同成立项目合作攻关小组、共建实践基地、共建培训中心、联合开办项目工作室等模式建立“产学联盟”,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建设需求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此举解除了传统职业教育机制的束 缚,是对传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主体多样化、内容个性化、 形式复杂化的特点,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已难以适应,因此革新话语体系已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解 决的现实问题。鉴于此,应以主体、内容、形式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革新并采取相应的革新策略,以 期为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高职教育工作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但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滞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工作和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还是存在一定但差距。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其次,通过客观分析这些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希望能真实提高这些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提供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隋东旭 《中国新通信》2023,(18):144-146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推广,高职院校使用的各种“互联网+”教材不断得到完善。新型活页式教材作为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新产物,为高职院校教材的立体开发和信息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通过结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校企合作模式,阐述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必要性。同时,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互联网+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背景,结合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特点、开发价值和理念,准确把握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思路。并根据经典教学案例的创建、典型项目案例的分析、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综合得出活页式教材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的, 具有一流的知识结构和国际化视野, 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高职院校肩负高职教育的发展使命, 应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 改变原有的办学思路, 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要用内涵发展带动特色发展, 用特色发展带动创新发展, 用创新发展带动国际化发展, 真正做到将“国际化”融入学校的发展战略, 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以期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国外院校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的意义及目前国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人才培养培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