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微波膨化番木瓜混合脆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番木瓜为主要原料,马铃薯淀粉、糯米淀粉和玉米淀粉为配料,对番木瓜混合脆片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5%马铃薯淀粉和15%糯米淀粉,预干后水份含量在10%,采用微波功率为800W,微波膨化时间为25s,膨化后脆片的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淀粉的种类及性质对微波膨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 5种淀粉物料的微波膨化效果 ,以及淀粉的性质对微波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糯米及马铃薯淀粉等含支链淀粉较多的混合物料的微波膨化产品组织结构好 ,膨化率较高 ;淀粉糊化度大于 95%后 ,产品的膨化率将下降 ;淀粉的老化不利于微波膨化 ,并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 ,产品的膨化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3.
食盐对淀粉物料微波膨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食盐对微波加热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淀粉物料中添加食盐后微波加热的特性、机制及加热、膨化效果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食盐的添加增强了微波对淀粉物料的加热效果,使得物料膨化时间提前,产品膨化率及膨化速率大大提高;使中心加热表现为周边加热,且随着盐含量的增加而表现趋于明显;使膨化产品质构改变,产品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食盐对淀粉物料微波膨胀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食盐对微波加热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淀粉物料中添加食盐后微波加热的特性,机制及加热,膨化效果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食盐的添加增强了微波对淀粉物料的加热效果,使得物料膨化时间提前,产品膨化率及膨化率大大提高;使中心加热表现为周边加热,且随着盐含量的增加而表现趋于明显;使膨化产品质构改变,产品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常用淀粉对微波膨化玉米片品质影响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微波膨化方法,分别考察大米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及玉米淀粉对玉米片膨化度和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了膨化玉米片配方及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大米淀粉对玉米片膨化度的影响最大,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次之,玉米淀粉的添加使产品的质构较好;以纯玉米粉100%为基准的优化配方为:大米淀粉15%、马铃薯淀粉15%、玉米淀粉5%;最佳制作工艺参数为:老化时间20 h、坯料干燥时间6 h、膨化功率800 W、膨化时间15 s.  相似文献   

6.
淀粉种类对甘薯膨化食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纯甘薯制品膨化质量差,适量添加淀粉可显著提高膨化度、改善产品质构。本研究以常用的高温膨化方式,考察了马铃薯、木薯、甘薯及玉米淀粉对甘薯制品膨化度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在40%左右甘薯膨化质量最佳;不同淀粉对膨化度的影响不同,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7.
蔗糖对淀粉物料微波膨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淀粉物料中添加蔗糖后微波加热效果、物料膨化效果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蔗糖的添加增强了微波对淀粉物料的加热效果,使得物料的温升速率大大提高,且随着蔗糖含量的增加,这种增强效应更明显。由于蔗糖对淀粉糊化的影响及加热后的特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膨化率变小,膨化过程也相对迟缓;随着糖含量的增加,产品的孔隙状态发生变化,孔隙变形、回缩,产品硬度减小,脆度增大,孔隙率渐大,色泽加深。  相似文献   

8.
以库尔勒香梨为主要原料,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辅助原料,采用微波膨化工艺,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微波技术加工重组型香梨脆片的最佳工艺及相关参数,即香梨打浆后,添加21%生淀粉(其中玉米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的比例为2︰1),经糊化、老化及90℃热风干燥后,在微波功率600 W下膨化95 s,此时得到的重组型香梨脆片产品成型性好,口感酥脆,有淡淡香梨味,色泽金黄,感官评分达87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蕨根淀粉、葛根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中添加食盐、碳酸氢钠、蔗糖、油脂后微波加热效果、物料膨化效果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由于食盐、碳酸氢钠、蔗糖对淀粉糊化的影响及加热后的特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膨化率变小,膨化过程也相对迟缓;随着糖含量的增加,产品的孔隙状态发生变化,孔隙变形、回缩,产品硬度减小,脆度增大,孔隙率渐大,色泽加深。油脂的添加,对脆度影响较大,但是对于膨化率、色泽的影响不大,添加过多时,口感变差。最佳配比是:食盐2%~4%,碳酸氢钠0.1%,蔗糖3%~6%,油脂3%~5%,并添加适量甜味剂以改善口感。  相似文献   

10.
常用淀粉对甘薯食品膨化质量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纯甘薯制品膨化质量差,适量添加淀粉可显著提高膨化度、改善产品质构。本文以常用的高温膨化方式,考察了马铃薯、木薯、甘薯及玉米淀粉对甘薯制品膨化度和感官质量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以鲜甘薯质量为基准计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马铃薯淀粉20%、木薯淀粉5%、玉米淀粉10%。淀粉对甘薯膨化食品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其中马铃薯淀粉的影响极显著,而木薯、玉米淀粉的影响相对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再造型马铃薯脆片微波膨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热风干燥后不同干基含水量的薯片对马铃薯脆片质量的影响,对热风干燥得到的不同初始含水量的薯片进行微波加工,干基含水量25%时具有较好的脆度和膨化率。研究添加不同淀粉对马铃薯脆片质量的影响及再造型工艺的影响,添加含量为1%的糯米粉对马铃薯脆片的脆度、膨化率和马铃薯脆片的再造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大米为基料,面粉、糯米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为辅料,采用挤压膨化工艺制作膨化制品,研究了大米粉进料颗粒度、各辅料添加量对膨化制品L值、b值、吸水性、水溶性、容重、硬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筛选出了大米粉最佳进料颗粒度为60目。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配方为以大米粉为基准(计为100),辅料配比为面粉25%、糯米粉20%、玉米淀粉15%、马铃薯淀粉15%;利用该配方制得产品的L值为59.69、b值为12.96、水溶性指数为30.95%、吸水性指数为5.08g/g、容重为126.72g/L、硬度为617.3g,产品感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善汤圆粉团在冷冻过程中品质下降的不良状况。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红薯淀粉、小麦淀粉的合适添加量,进而设计通过以红薯淀粉、小麦淀粉、糯米粉为原料设计D-最优混料试验,以改善汤圆感官品质、质构特性等,并于混料配方基础上探究深海鱼抗冻蛋白添加量对汤圆粉团抗冻性的影响,得出最优添加量。结果:最优混料配方为红薯淀粉12%,小麦淀粉11%,糯米粉77%;深海鱼抗冻蛋白适宜添加量为5%(以粉重计)。结论:由混料配方及抗冻蛋白(5%)制作而成的汤圆粉团抗冻性得到明显提升,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张亭亭  邢贝贝  赵强  熊华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1):158-165
为探讨婴幼儿米粉基料干法制造过程中挤压膨化处理对米粉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品种大米经挤压膨化得到米粉的理化和消化特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挤压膨化条件下,不同大米之间淀粉组成差异明显,导致膨化度、吸水指数和水溶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处理后由淀粉体外消化特性得出:早籼米中抗性淀粉含量最高,接近15%;糯米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最低,小于75%。蛋白质消化特性结果显示,糯米制品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和蛋白质总消化率均低于其它3种米粉,这可能是因糯米中蛋白质的结构和组成不同所致。研究结果为挤压膨化技术在米粉生产中的应用及对不同品种大米米粉的性能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在粳米粉、糯米粉、籼米粉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马铃薯全粉,在特定双螺杆挤压条件下测定不同原料配比对挤压年糕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比例的增加,糯米、籼米和粳米3组年糕L*值均减小,b*值均增大;添加马铃薯全粉后,糯米组年糕蒸煮损失最大,籼米组次之,粳米组最小,且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比例的增加,蒸煮损失均逐渐增大。马铃薯全粉的添加使得3组年糕硬度、咀嚼性增加;糯米组粘性增加,但弹性没有显著性变化;粳米组粘弹性先增加后减小,在马铃薯全粉添加量为40%时,其粘弹性值达到最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糯米年糕结构较疏松,粳米年糕和籼米年糕结构较紧实,添加马铃薯全粉使得年糕结构更加紧实。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粳米组得分较高。综合以上结果,以粳米粉为原料,马铃薯全粉添加量为40%时,双螺杆挤压年糕食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糯米淀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对火腿肠的品质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产品在嫩度、保水性、感官、质构4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的条件下,添加糯米淀粉制作的火腿肠在嫩度和保水性都优于另外两种,通过感官和质构的综合分析得知添加糯米淀粉的火腿肠在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4个方面较好。  相似文献   

17.
A range of processed cheese spread samples containing starch were prepared on a Rapid Visco Analyser (RVA). The starches used were waxy cornstarch, high‐amylose cornstarch, rice starch, potato starch, wheat starch and acid‐converted starch. Incorporation of the starches at different levels produced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 rheological, micro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processed cheese spreads. Rheological attributes such as complex modulus and viscosity increased; the extent of increase depended on the starch type and the starch level. Starch incorporation at reduced protein levels demonst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maintaining satisfactory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t lower ingredient cost.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和猪肉分属于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资源,两者产量大,且在营养上有一定的互补性。试验选择两者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对猪肉马铃薯饼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糯米淀粉质量分数为20%,白糖质量分数为10%,猪肉质量分数为20%,盐质量分数为1%时(以马铃薯质量分数为100%基料计),成品感官效果最佳。对比了糯米淀粉、玉米淀粉、变性淀粉三种淀粉,对成品感官影响不大,以糯米粉最优,变性淀粉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6种不同种类直支链淀粉相互混合对其回生的影响。方法 将玉米淀粉、甘薯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糯米淀粉、小麦淀粉等6种不同种类直支链淀粉分离出来, 然后两两混合, 研究不同直支链混合对其回生率的影响。 结果 马铃薯支链淀粉与甘薯支链淀粉以2:8(m:m)混合回生率最低, 为60.0%, 玉米支链淀粉与木薯支链淀粉以8:2(m:m)混合回生率最低为52.6%, 小麦支链淀粉与糯米支链淀粉以8:2(m:m)混合回生率最低为51.2%, 甘薯支链淀粉与小麦支链淀粉以1:1(m:m)混合回生率最低为53.7%。木薯支链淀粉与小麦直链淀粉以1:1(m:m)混合时所得淀粉回生率最大, 达到了92.0%, 混合淀粉回生后X射线晶型为B型。结论 不同种类直支链淀粉混合对其回生率影响很大, 食品加工中尽量不要混合使用木薯支链淀粉与小麦直链淀粉。  相似文献   

20.
在原有检测基础上对葛根、马铃薯、玉米、甘薯、糯米、籼米、白莲、高梁米、红腰豆、绿豆、燕麦及小米12 种植物淀粉进行更深入的特性实验,旨在快速检定葛根淀粉及其他淀粉。结果显示:葛根淀粉黏度、透光率、冻融稳定性、膨润力与溶解度等特性和其他植物淀粉有较大的差别,籍此可较快地鉴定葛根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