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减轻地震震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汶川大地震造成人员财产巨大损失,从震害中反思,总结经验,采取改变地震预报观念为地震预防观念,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抗震防灾宣传,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提高生命线工程以及农村建筑、旧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严格控制擅自改扩建及违章建筑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3.
通过都江堰市和映秀镇部分底层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建筑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实例,以及其他震害现象,对建筑产生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计建议,并对相关的抗震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从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至次日凌晨,在山西省大同县与阳高县交界地区发生震群型地震,最大震级为6.1级,震中位置在大同县册田乡和阳高县友宰乡之间,震源深度约14km。震中区房屋倒塌和破坏严重,特别是当地很普遍的土窑房,约有90%以上倒塌或严重破坏,使震后5万多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5.
6.
7.
日本神户地震建筑震害的浅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列专题报导和震害相片的基础上浅析了今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地震中的各类建筑震害.从中提出了应汲取的经验教训和有益启示,并对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供当前和今后结构抗震设计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1995年初,中央电视台及时转播了日本阪神地震的现场实况,在漆黑的夜空,一簇簇的大火把震后的城市废墟照得通明…… 相似文献
9.
结合地震调查结果,介绍并分析了工程地质震害、建筑物震害和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现象。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强震区对重要建筑应选取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来抵御地震作用;应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耗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在强地震活动区要对现有房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定;应加强桥梁结构与公路路基路面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应高度重视通讯和供电供水等设施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确保震后电力供应和通讯畅通,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时间。分析结果可供建筑抗震设计、灾后重建和今后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几次大地震中地基基础震害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根据近几年发生的几次著名大地震中有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震害的一些资料 ,讨论了地基基础震害的一些启示 ,对今后的抗震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抗震救灾"走向"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秋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4)
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表明,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质量有保证的新建建筑完全可以达到"三水准两阶段"的设防目标,而由于历史原因未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如果实施有效的抗震加固措施,同样可以达到三水准要求。为了避免类似巨大灾难的再次发生,应从"抗震救灾"走向"防震减灾",对既有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和适当的加固,眼前的这些资金投入会在未来的地震中产生巨大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12.
地震保险是各级政府、地震部门和保险公司相结合,共同推进综合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目的在于,在发生地震后能够为参加财产保险的单位或家庭提供及时、充分的经济补偿,支持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经营,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而且还能起到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本文针对地震保险的现实意义,分析讨论了国外国内开展地震保险的情况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还对今后地震保险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的调查,从地表破裂带、地质灾害、地面震动三方面对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倒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建议了减轻建筑物震害的有关对策,以期为今后建筑选址及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易损性分析计算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建筑物易损性分析计算系统的技术路线,所使用的震害预测方法,程序的构成和功能。对该程序包含的八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计算模块进行详细介绍,并利用工程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功能和实用性。本文介绍的计算系统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基本可以满足城市现有结构类型群体震害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保障城市在巨灾、大灾、中灾情况下的城市防灾功能和居民生命安全为前提,重点研究了城市防灾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限制性条件,合理规划城市防灾安全空间架构和布局,规划防灾基础设施和城区防灾建设要求。本文最后在对徐州市地震环境和规划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防灾减灾功能性角度探讨了徐州市抗震防灾空间的布局。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城乡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灾极其困难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增强其抗震能力的若干问题,以期提高城乡整体抗震减灾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地震灾害损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 ,针对不同建筑结构震害的具体特征 ,提出了结构型式、震害损失及工程投资之间关系的一般评价方法 ,为地震区进行建筑结构型式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过渡安置房的建筑特点;依据<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电气设计的标准;采取了保障安置房居民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