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水平配筋浮石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配筋砌体的延性、耗能比、阻尼、刚度和抗剪强度等一些抗震性能指标,论述了配筋率、高宽比和竖向压应力对配筋砌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配筋砌体抗剪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确定了配筋砌体的三折线型骨架曲线,同时还给定了配筋砌体的刚度退化表达式,从而为配筋砌块砌体房屋的时程分析提供了科学数据,本文还对配筋砌体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初步讨论了配置水平钢筋浮石混凝土砌块砌体的配筋率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6个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C120的配筋超高强混凝土柱进行了徐变试验,比较了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徐变特性。根据混凝土变形计算公式以及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力平衡条件与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钢筋对混凝土徐变系数的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对常用的4种徐变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ACI 209R(1992)模型进行了配筋和强度的修正,得到修正徐变系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钢管混凝土抗弯刚度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受压区和受拉区配筋的钢管混凝土柱和不配筋钢管混凝土柱抗弯刚度进行计算分析,并考虑了计算抗弯刚度中钢材强度、含钢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筋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弯刚度和抗弯承栽力比不配筋钢管混凝土柱抗弯刚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对大型广告牌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7根配筋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和1根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对比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纵筋配筋率、轴压比和钢管壁厚对配筋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性能退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筋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加载中后期,配筋试件的纵筋屈服,强度得到发挥,配筋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较普通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耗能性能提高,且纵筋配筋率越大,配筋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也越大。轴压比和钢管壁厚对配筋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普通圆钢管混凝土柱相同。  相似文献   

5.
配筋形式对四桩厚承台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纤维混凝土四桩厚承台的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其极限荷载的因素主要有承台有效厚度、钢纤维体积率、混凝土基体强度等级、承台的剪跨比、纵向钢筋配筋率和配筋形式等,其中,配筋形式对钢纤维混凝土厚承台承载力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通过对4个底部配筋形式不同的桩基厚承台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底部钢筋按桁架模型配筋的桩基承台承载力最高.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对混凝土局部承压工作机理及强度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继而又对配筋混凝土局部承压工作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大量试验及资料分析,阐述配筋混凝土局部承压的强度理论及建议公式,可供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钢纤陶粒混凝土剪力墙中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根采用“人工塑性铰”配筋形式的陶粒混凝土连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基本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塑性铰”配筋形式的钢纤维陶粒混凝土连梁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结合三峡工程实际,对坝内埋管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管顶混凝土厚度和配筋对管道结构应力和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大管顶混凝土厚度,可以明显提高坝内埋管的抗裂安全,确保混凝土大坝的整体稳定性,但是配筋多少对管周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结合三峡工程实际,对坝内埋管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管顶混凝土厚度和配筋对管道结构应力和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大管顶混凝土厚度,可以明显提高坝内埋管的抗裂安全,确保混凝土大坝的整体稳定性,但是配筋多少对管周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美国水工钢筋混凝土相关规范与配筋设计理论,进而给出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结合中美规范在材料强度指标的差异给出了中美混凝土强度间的转换关系,并根据相关配筋公式编制了基于有限元应力计算结果的配筋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中美规范在配筋方法与配筋量计算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经过材料强度换算后,同等轴力和弯矩条件下采用对称配筋设计,美国规范在小偏心受压区域计算得到的配筋量明显小于中国规范;在大偏心受压区域,随着轴力的减小,美国规范配筋量迅速增加,可能出现大于中国规范的情况,而后随着强度折减系数φ值从0.65增大到0.90,配筋量增幅速率放缓,配筋量又回到小于中国规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方钢管砼柱轴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介绍了包括空钢管柱、素混凝土钢管柱、配筋混凝土钢管柱及钢筋混凝土柱在内共36个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情况.讨论了钢管的宽厚比、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等参数对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混凝土填充钢管柱和钢筋混凝土填充钢管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核心混凝土中配筋虽不能明显的提高承载力,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延性系数,改善试件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制作了12个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五桩承台试件并进行了静载试验,观察承台的破坏形态,指出影响承台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强度、承台有效厚度、承台距厚比、配筋量与配筋方式、钢纤维体积率fρ和钢纤维长径比lf/df等。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五桩承台抗冲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承台相比,钢纤维混凝土五桩承台抗冲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承台的厚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环形截面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截面形式,但混凝土环形截面配筋计算存在双重非线性(材料和截面宽度变化的非线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仅给出计算均匀配筋的超越方程组,需编程和迭代求解,不能手算,极为不便。另外,一些环形截面构件(如高桥墩、预制管桩等)长度长、截面尺寸大、钢筋用量大,若采用均匀配筋,中性轴附近钢筋应力小,经济性不好。若采用非对称配筋,将受力钢筋布置在远离中性轴的外围区域,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和钢筋强度,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确定应变变化的范围和边界,从应变出发,利用解析方法由应变求解应力,进而计算内力,不需迭代,最终将计算结果绘制成便于手算配筋的诺谟图,计算快速方便。该方法适用于C50及以下强度混凝土和任意直径大小的环形截面。  相似文献   

14.
基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要求,采用复合箍筋使得配筋量加大,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一种新型配筋方式S-Clip箍筋,可大大简化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质量.目前已有大量试验验证该种配筋形式的有效性,鉴于试验的局限性,本文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COM3D对S-Clip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纵筋配筋和箍筋配置方式对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S-Clip箍筋的性能,为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包括中空钢管梁,素混凝土锟管梁及配筋混凝土钢管梁在内共18个试件的纯弯试验.主要试验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管的宽厚比、钢筋配置等.讨论了各种试验参数对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陈述了RCFT梁优于CFT梁之处.结果表明,在梁的受拉区配筋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并且可以避免核心混凝土的剪切破坏.与CFT梁相比,RCFT梁的强度、刚度和延性得到改善,对工程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45个间接配筋轻骨料混凝土的局部受压试验,通过对其承载力实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方差优化分析,确定了承栽力计算公式中的一组优化参数、混凝土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口的表达式及相应的间接配筋强度系数a;对规程中的承载力设计计算式也作了计算模式保证率的解释;此外,建议轻骨料混凝土的局部受压应限制在Ab/Al≤7。论文可供研究人员参考,也可在编制规程时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空间钢构架混凝土L形柱受力性能的非线性分析,分析比较了配筋形式、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加载角等因素对空间钢构架混凝土L形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柱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及弯矩调幅设计方法,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柱支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将双向板划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分别考察了综合配筋指标和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对无粘结筋应力增量及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调幅系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配筋指标和预应力度一定的条件下,正常使用阶段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的提高而增大,而支座控制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随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建立了以综合配筋指标和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为自变量的柱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量和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混凝土强度、钢管的宽厚比、钢筋配置、加强肋等主要实验参数对配筋圆钢管混凝土梁的弯曲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包括中空钢管梁,圆钢管混凝土梁及配筋圆钢管混凝土梁在内共24个试件进行了纯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填混凝土中配置钢筋可以有效地抑制弹性区域初期阶段弯曲裂缝的产生,并防止塑性区域贯通截面的弯剪破坏,大幅度改善了RCFT梁的弯曲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14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正截面开裂弯矩试验的结果.试验中考虑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的变化.试验结果验证了各现行规范中关于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的适用性.但因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小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所以需要对现行规范中关于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建议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开裂弯矩乘以折减系数的方法计算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的正截面开裂弯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