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发政 《机电信息》2013,(18):162-163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对内燃机进行动态测试势在必行。现搭建了内燃机动态测试平台,并进行了设备选型,采用NI公司的LabVIEW编程软件实现手动和自动程序,解决了测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尤其是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市场对内燃机的技术进步要求愈加严苛,包括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可靠性等技术都成为提升的重点。但是,为了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企业在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注重产品性能开发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产品可靠性的研究。做内燃机强国可靠性是关键可靠性技术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大约于60年代引入到我国,80年代开始应用到内燃  相似文献   

3.
2018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全国各地都在为环境保护以及大气污染治理努力,各省市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包括关停污染严重企业、工程项目错峰施工等等。而内燃机排放的尾气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环保部多次下发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内燃机排放要求,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工程机械用内燃机排气排放法规日益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中国第四阶段排放法规即将公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内燃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柴油机的排放法规日趋严格,而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可以减少排气中85-95%的颗粒物排放,成为了汽车达到国六法规要求必备的一个关键部件。本文主要介绍了柴油机DPF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近年来DPF关键技术的总结,展望了DPF的发展趋势,为其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期促进今后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汽车有害气体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世界各国都相继都采用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如我国在2005年12月3113后全面实行欧Ⅲ的排放标准,欧盟在2005年实施欧Ⅳ,并准备在2008年实行欧Ⅴ排放法规。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排放法规的严格,有害气体的排放限值有了很明显的下降。其中最少的下降了81%(HC),最高的达到了(PM)94%(见表1)。可见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有害气体的排放有了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内燃机负荷、输出功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汽车内燃机排放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内燃机漏气量改善是汽车内燃机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以内燃机活塞环组环面运动原理为入手点,对内燃机活塞环组环面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内燃机活塞环组环面压力与漏气量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机内净化技术是降低柴油机微粒与NOx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但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后处理成了一种必要。本文介绍了三元催化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并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分析了三元催化器对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中,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柴油机在使用中的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柴油机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目前内燃机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重点开展满足非道路柴油机国四阶段以上标准的排放净化集成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开发是今后非道路移动机  相似文献   

9.
《汽车零部件》2013,(4):17-17
正内燃机产品的可靠性,关系到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的实施,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以质量保证数量,以可靠性决定市场规模,可靠性是未来内燃机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2013年7月,北京将正式实施国IV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对内燃机行业是一个双重压力,节能减排的同时必须保证内燃机的可靠性要求,才能达到环保和市场的双赢,行业才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中国的内燃机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4,内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的燃烧是一个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学科,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还没有被人研究透彻,比如燃烧过程中碳粒的生成。严格的排放法规和油耗指标将会推动内燃机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一些新的概念也会推进内燃机燃烧方面的研究。燃烧的优化和燃烧后的处理技术是实现低污染和零排放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内燃机燃烧研究和今后面临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1.
电力事业是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对社会用电需求的满足具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国内燃煤电厂数量不断增加,而在此发展趋势下也引发了各种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下,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各项法规相继出台,对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控制也越发引起社会各层面的关注。文章首先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的种类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污染危害性进行控制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零部件》2008,(4):32-33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浪费,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先后制定了各种限制汽车排放和柴油机排气烟度的有关规定与标准,从国家法规的角度约束汽车与柴油机有害物质的排放。随着汽车设计和柴油机设计制造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有关规定与标准指标不断修改,日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排放指标,只要柴油机的排放烟度在规定指标范围内,对环境的危害性就会大为降低。遗憾的是,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浓烟滚滚的柴油车。  相似文献   

13.
出于对以往研究手段不足的考虑,结合BP神经网络优势,针对内燃机稳态排放建立BP神经网络数学分析模型,对排放性能展开研究,发现负荷较大时,内燃机NOX与碳烟排放水平比较高。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对大气的污染,提出相应内燃机排放控制建议,本文研究可以为相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内燃机排放污染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在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双重背景下,发动机的节能与减排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发清洁、高效的发动机技术也更具重要意义。由于采用压燃方式,混合气的空燃比不再受到混合气点燃和火焰传播的限制,内燃机的压缩比也不再受到爆震的限制。均质压燃(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能使发动机同时保持更高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而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x和PM排放。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概要涡轮增压技术通过涡轮增压器提高进气密度可以全面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指标等综合性能,给内燃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被誉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二、选择依据随着排放法规不断强化,当NOX限值降到7g/kW·h和PM限值达到0.15g/kW·h以下时,也就是我国2005-2010年排放法规要求时,必须采用涡轮增压和增压中冷技术。三、国内外发展趋势50年代初涡轮增压技术开始进入车用领域。60年代起,国外开始在车用柴油机上大量采用涡轮增压技术。60年代末到70年代,排放法规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增压及增压中冷…  相似文献   

16.
《汽车零部件》2013,(8):33-34
正根据国际相关政策与法规,全球范围内正在采用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预计到2020年,欧洲将出台最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车辆实现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95g。相比于微型车与紧凑型汽车,使用内燃机系统的大型车仍然难以实现上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因此,到2020年,必须为大型车安装性能更高的混合动力系统。简而言之:大型车将需要配备电气化程度较高的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汽车排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我国从2011年7月1日对新车型执行国四排放法规,2017年1月1日执行国五法规,2020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执行国六a排放法规,2023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执行国六b排放法规。事实上,而对于国六法规,国家已经不是简单遵从欧洲的排放标准,而是还借鉴了其他更严格的排放法规并形成了自己的法规标准。本文主要分析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UAES)生产的国六MG1US008电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希望对广大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重载车、船舶和铁路行业国内排放标准及实施情况的介绍,阐述了大功率内燃机满足新排放法规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并着重对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排放后处理技术现状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良好发展,促进了内燃机车辆不断的增加,使得内燃车辆尾气排放大幅增加,排放的尾气当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而这种大量的尾气会对空气造成相应的危害,因此就导致了尾气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了人们生活的空气环境,同时过量的尾气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使得生态质量下降。因此文章就通过当前内燃机尾气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内燃机尾气处理技术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同时讲出了相应的技术在柴油发动机以及汽油发动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柴油机颗粒物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颗粒物捕集器被广泛使用以去除尾气中的颗粒物。为了精确地监测尾气中的颗粒物排放,就需要采用新型的颗粒物传感器。该传感器需要有足够的耐热性和承受力,并且能够忍受恶劣的排气环境。文中介绍了几种国内外新型颗粒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其中通过流场模拟对电阻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容传感器电场强制收集方法的碳烟收集效率,对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加入离聚物后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引入了有应用前景的颗粒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