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潮汐车道转换繁琐和停车杆升降耗能的问题,设计了1种可变通行方向的减速带,可根据需要任意改变道路车辆的通行方向。论述了该减速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关键零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强度核算。该减速带在车辆通行过程中,不仅对车辆具有减速作用,还能巧妙利用车辆的制动能量进行储能,完成对能源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压力的充分利用,并将其应用于解决行车盲区问题这一方面。本文根据压电材料PVDF的压电效应,将PVDF材料制成压电薄膜嵌入到减速带中,制成简单的路面减速带发电装置。路面减速带发电装置安装在需要车辆减速慢行且存在视觉盲区的路段。当汽车行驶时,车辆轮胎压上嵌入PVDF材料的减速带而产生电压,使该电压产生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得到的电能存入到蓄电池中,蓄电池将收集起来的电量供道路盲区指示灯使用。在降低行车速度的同时,既节能又达到了给驾驶员提供行车安全信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减速带是公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强制控速措施,不仅能够降低车辆行驶速度,也可以提醒驾驶员注意,从而减少超速行驶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为了对某轿车在通过减速带时的平顺性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相应的ADAMS/Car软件,构建了整车模型,对模型通过减速带进行了模拟仿真,以此得出相应的振动响应,希望能够为轿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西班牙Badennove公司发明了一款智能减速带'BIV',里面装着的是由该公司自主配方制作的非牛顿流体。当车辆快速行驶时,液体受到重压会凝固变硬,如同常规减速带;当车辆按照规定速度行驶,它就像个不会破的水包,开过去并不会有太大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汽车悬架双质量振动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和某减速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车辆在该减速带行驶时的振动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直观反映了减速带对行驶车辆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辆安全跟驰行驶问题,利用三种常用车辆跟驰行驶安全距离,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安全距离进行拟合,得到一种改进的安全距离;根据两车之间的相对速度、安全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差值,基于模糊推理理论,建立一个双输入单输出的车辆跟驰行驶模糊控制器;针对隶属函数由专家经验选取的局限性,采用遗传算法对隶属函数进行优化,得到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跟驰行驶模糊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最后,分别对前导车匀速和匀减速两种工况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器提高车辆跟驰行驶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减速带存在的弊端,设计了一种新型减速带,可以根据汽车速度的不同实时调节缓冲力度,同时还具有发电的功能,将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减速带的压力势能通过转化收集储存在蓄电池内,通过LED灯在夜间光线弱的情况下提醒司机,避免了车辆的强烈震动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农用机动车辆的行驶速度与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关系。合理掌握机动车行驶速度,接受"十次肇事九次快"的教训,是保证安全行驶的重要环节。 1车辆的正常行驶速度 农用机动车辆的正常行驶速度是本着行车安全,节约燃料和发挥效能的原则,根据车型、道路、气候,拖载以及当地的交通情况等条件来确定。驾驶员应严格按照交通条件中规定的车速行驶。  相似文献   

9.
针对ACC系统上层速度控制IDM模型不能对汽车转弯行驶进行横向控制的不足,通过改进IDM模型并运用Simulink仿真试验研究转弯、超高和坡度等道路几何条件变化对特定工况下的汽车纵向和横向行驶的影响.采用车头时距和行驶速度作为指标评价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性;采用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作为指标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发现:在一定超高和坡度的道路上汽车转弯行驶时,纵向方向上改进后模型的车辆车头时距增大,行驶速度减小,保证了行驶安全;横向方向上改进后模型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随转弯半径和超高的增加而减小,保证了良好的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针对道路几何条件的变化,改进的IDM模型可以初步实现ACC系统特定工况下车辆纵向与横向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车辆的前车纵向跟随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跟随控制方法。在该控制方法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车载传感器所获取的前车速度与位置信息,使车辆达到期望的跟随状态。基于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前车加减速等行驶工况下,该控制方法可控制智能车辆对前车进行良好的跟随,同时保持安全的行车间距。  相似文献   

11.
模拟自治车队行驶过程变工况速度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车路系统通过提高单车控制智能化水平以及与交通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实现车辆自主驾驶以及列队控制,通过提高车速,减小自治车队行驶过程中车间距离,将公路交通流调整到最佳状态;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道路安全,从而解决日趋严重的交通问题.利用十分之一模型车、模拟道路、智能控制和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构建基于车路协调的自治车队...  相似文献   

12.
车辆智能行驶主动避撞的虚拟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软件Creator创建含有道路的虚拟场景,在仿真软件Vega中加入场景和多个车辆模型,受控车辆car采用鼠标和键盘控制,其余车辆借助于Path Tool工具提前设置运动路径并编辑每段路径上赋予导航车辆的参数;基于建立的跟驰及更换行驶路线的安全距离模型,在Visual C++6.0平台下结合Vega API编程设计一个仿真程序;借助于Vega API函数动态获取各个车辆位姿及行驶参数,由安全距离模型计算出车间距动态安全阈值,判断虚拟场景中的车间距是否符合Car安全直行、换道及超车的条件,若不符合即强制car减速甚至停车,同时执行界面中会不时给出提示,促使采取主动避撞的正确措施.结果表明在虚拟环境中较好地仿真了车辆的实际避撞过程,受控车辆处于一种主动安全行驶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采用虚拟仿真和实车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路面减速带对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基于ADAMS,建立了整车模型和包含减速带的路面模型,进行虚拟仿真试验;搭建试验系统,进行实车试验,得出了汽车通过不同路面减速带时,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轮荷冲击系数随车速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梯形横断面轮廓的减速带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影响最大,圆弧横断面次之,抛圆相切横断面影响最小;减速带的宽度与限制车速成正比,高度与限制车速成反比;即在限制车速较高的道路上,宜布置宽度较大,高度较低的圆弧横断面减速带。  相似文献   

14.
功能与用途:该控制器是为了避免或降低汽车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的一种行车防撞的高新技术产品。该产品根据车辆行驶时与前车或障碍物之间的相对速度、距离和路况等因素,经模糊算法控制车辆行驶的速度,使之与前车或障碍物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只有数字信息  相似文献   

15.
解决机动车辆路过路面减速装置大量能量被不必要的消耗,提出一种新型减速带发电的装置。利用车辆碾压减速带产生振动的能量,通过导向柱及磁棒的上下运动切割磁力线,来产生感应电流。并对电能的后续处理提出理论设想,即整流、控制、储存在蓄电池中,经逆变器供负载使用。在提出减速带结构后,重点对电能产生的过程及机理进行建模、分析、计算,从而得出单个减速带模块的发电效率,进而可以估算出该减速带模组的发电量。最后得出结论,虽然单个模块发电量不高,但24h不间断工作的优点,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纠正手动档车辆驾驶员行车换档时的不良习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经济燃油性,减小汽车零件损耗,实现从对车辆的监控到车与人系统性的信息交互。设计了一款以Arduino单片机为核心,不需要改变原有车身机械结构且能够进行实时检测与及时提示换档的控制系统,目的是在车辆减速与切换档位的过程中,判断离合器与刹车制动器踏板是否已到极限位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为驾驶人员给出最佳参考档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智能车队的行驶效率和安全性,运用鱼群逃逸仿生学研究智能车队在二维环境下的安全行驶模型。通过对鱼群逃避危险时协同一致性研究,建立车辆的行为规则,基于安全距离理论确定了车辆不同行为规则的边界条件;在车队运动过程中,考虑相邻车辆的速度差、安全距离与安全距离差等因素,建立二维车队避撞模型,计算分配给各跟随车辆的期望加速度,并根据车辆不同行为规则建立车辆的行驶航向角模型,从而达到车队在横向与纵向上安全行驶与避撞的目的。通过PreScan软件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车队在不同干扰条件下协同行驶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车辆在减速过程中带来更安全的保障。阐述了液力缓速器的原理,并对液力缓速器的内部流场仿真分析。分别对流道内叶片的压力节面和吸力节面进行压力场和速度场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在经过路面减速装置时会浪费大量能量。现设计一种液压集能系统,利用车辆碾压减速带时产生震动的能量,通过齿轮齿条结构,改变力的方向,推动油缸并带动液压马达,使发电机发电。最后对电能的后续处理提出了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期望横摆角速度的视觉导航智能车辆横向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采用传统位置偏差控制方法的车道保持系统横向控制精度不高以及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的车辆横向控制方法。在车辆当前行驶位置和道路预瞄点之间实时规划逼近目标路径的虚拟路径,同时分析当前时刻车辆以无偏差形式沿此虚拟路径行驶时决定车辆行驶位置的横摆角速度及速度之间的关系。结合车辆道路相对位置及车身状态信息,设计期望横摆角速度生成器。基于7自由度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滑模控制器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使得车辆稳定地跟踪目标路径。根据车道线宽度和边缘点数量统计进行边缘检测,能有效识别模糊车道边缘和抑制噪声,并通过对消失点的检测来有效去除非车道线的干扰。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位置偏差控制方法相比,期望横摆角速度法不仅能提高车辆横向控制的精确性且跟随偏差随车辆速度及道路曲率的变化波动范围小,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