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62口井调剖效果,分析了影响调剖增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了调剖选井模型,此模型中给出了四个因素取值范围,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井组调剖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先导试验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低胶联聚合调剖剂在文南油田中高含水期区块挖潜中的应用及效果,为高含水期油田进一步深化注水结构、注水量合理调配、提高储量动用,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升155区块高含水的开发现状,通过分析其油、水井注产剖面两大测试资料及区块油水井井史等静态数据,判断水井调剖层位,为地质措施调整提供建议,同时为以后的油水井调剖措施调整提供一定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复压裂选井选层一直是水力压裂设计人员关心的首要问题,针对目前的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针对改进的神经网络方法和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论述,实践证明,两种方法都能够很好地指导重复压裂选井选层,而在样本“数据有限”的情况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精度高于神经网络算法。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无效注水循环严重。基础井网及一次加密井网以开采中高渗透层为主,注入水主要沿着厚油层各沉积单元的高渗透部位突进,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水洗厚度基本不增;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靠常规水驱层段细分调整技术无法深层次减缓层内和层间矛盾。为了改善开发效果,针对老区水驱井网开展深度调剖研究,采用铬微凝胶深度调剖体系对水驱油层进行深度调剖,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塔5#区动用差小层与高含水淹层交互分布,注水调整效果差,加强注水,油井含水上升,控制注水,油井产液量下降。目前注水井已是三级四段注水,层段调整和细分的潜力较小。利用整体调剖的科学性,对塔5#区开展整体调剖进行预测和设计,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7.
鉴于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重要性,本文研究了重复压裂的选井选层模型,其中包括影响参数的权重确定,应采用选井选层模型对新民油田进行了重复压裂井进行了排序,并对重复压裂井层的优选,在现场实施取得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A油田不同区块单元储层物性及开发效果差异很大的特点,结合不同压裂方式,以区块单元为基础,分析重复压裂效果好与坏。在"全井厚度与单层厚度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压裂与调整结合"、"地质条件与规模结合"等"五结合"的压裂选井选层原则基础上,通过单井实例分析,总结出适于A油田开发现状的新原则、新标准,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浅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复杂众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油藏地质因素、油藏开发状况和工艺参数,每种因素对调剖措施效果的影响强弱关系是不明确的、灰色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措施效果为中心构成了一个灰色系统。文中利用对比分析法对某厂2008-2010年浅调剖33口无效井进行分析总结,确定出导致目前该厂浅调剖措施效果不好的几种具体因素和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为以后选井选层和工艺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不仅选择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影响因素,而且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几个主因子来代替所有影响因素的信息,从而达到了降维、简化数据的作用。而通过因子解释将影响因素归类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以压后日增油量为压裂效果评价标准,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评价方法,克服了由于人的主观因素等方面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对现场采取压裂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油田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政  郑川江  叶仲斌  薛新生  杨光  孙侹 《应用化工》2012,41(7):1232-1235
近年来,国内油田广泛开展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实现了有效的"控水稳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油田综合治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油田用调剖堵水剂的分类、性能、作用机理及应用开发情况,主要对化学调剖堵水剂进行着重介绍,对今后堵剂和调剖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重复压裂选井的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关系复杂且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本文中,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全面考虑了影响重复压裂效果的多种因素,求解了重复压裂过程中的选井问题,对于各影响因素给出了权重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糊模型和求解方法,可对重复压裂候选井按从优到劣进行排序,定量判断合适的候选井。经矿场实例验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重复压裂选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影响注水井调剖选井的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它们之间关系复杂。现场传统的选井方法是P I决策法,但P I值会受到注水压力、表皮系数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地指导调剖选井。因此有学者提出采用模糊数学进行选井评判并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灰色关联分析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非线性问题,该方法计算简单、对样本质量要求不高、分析结果比较准确,对选井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综合注水井的物性参数并结合注采井组的动态特征,计算简单方便,有效地提高了选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TZ地区是低渗透裂缝性油田,以三角洲外前缘沉积为主,发育大面积的席状砂,主要发育东西向裂缝,目前TZ地区高含水井比例高达35.5%。针对这部分高含水井,在剩余油潜力分析基础上,优选TZ地区高含水井实施复合堵水措施,将堵水井按不同成因类别进行分类,结合相应的堵水效果,利用分析结果对复合堵水的选井选层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对TZ地区复合堵水选井选层方法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虽然整体含水率水平很高,但对于层内、层间差异大的井层,受隔层条件以及井况等问题仍存在细分后由于单层或多层注水突进而导致周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从而使低渗透薄差层难以动用,影响最终采收率。为此,通过将具有一定凝胶性和承压强度的调剖剂注入井中,利用纵向上各类不同启动压力油层所具有的自由选择功能,使之优先进入并堵塞启动压力油层相对较低的好油层,起到调整和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采出井产出剖面的作用。现场实施304口井,结果表明:调剖后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0.8MPa,目的层吸水量下降17.94%,连通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稳定,日产油增加0.3t,含水下降0.1个百分点,油层动用程度提高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杜东军  薛东  吴钰  杨卫军 《辽宁化工》2014,(10):1269-1272
瓦窑堡油田羊马河区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境内,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东部。主力油层为长2层。油层具有储油物性较好,油藏整装连片,油藏丰度大等特点。但油藏同样具有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特点,属于地质构造活动较弱的岩性油藏。经过多年来的注水开发作业,该区已经取得不错的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岩石孔隙经过长年的冲刷已经形成大孔道,注入水将沿着大孔道从注水井流入采油井,其余含油孔隙将无法被驱出,使得产油量大幅度直线下降。为此,采用调剖堵水技术,将大孔道封堵,注入水进入含油孔隙,使油井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虽然整体含水率水平很高,但对于层内、层间差异大的井层,受隔层条件以及井况等问题仍存在细分后由于单层或多层注水突进而导致周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从而使低渗透薄差层难以动用,影响最终采收率.为此,通过将具有一定凝胶性和承压强度的调剖剂注入井中,利用纵向上各类不同启动压力油层所具有的自由选择功能,使之优先进入并堵塞启动压力油层相对较低的好油层,起到调整和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采出井产出剖面的作用.现场实施304口井,结果表明:调剖后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0.8MPa,目的层吸水量下降17.94%,连通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稳定,日产油增加0.3t,含水下降0.1个百分点,油层动用程度提高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油田进入注水开发阶段以后,随着长期的注水开发,非均质性油层中渗透率较高的部分油层最先吸水,而且与连通油井之间极易形成水线,其他渗透率相对较低的油层得不到有效注水,产生单层突进现象,致使连通采油井的含水快速上升,致使注水的低效、无效循环。为了缓解这些矛盾,我们在油田开发中通常采用分层注水,但是仅仅采取分层注水的发法是不够的,调剖技术的应用在缓解油田注采矛盾的问题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分析总结,正确的选取调剖的类型,采用先进的调剖工艺、选择最佳的调剖时机,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XX作业区近几年油井压裂效果逐渐变差的问题,利用精细研究成果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以往压裂油井进行研究,探讨适合XX油层性质的油井压裂选井选层标准,为措施增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