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5):758-761
活塞窜气量试验作为可以评定活塞、活塞环、气缸套间配合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发动机性能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发动机循环负荷试验运行100 h后,对其进行活塞窜气量试验,分析活塞活塞环的配合状况。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窜气量随转速、平均有效缸内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燃油消耗率和有效热效率随活塞窜气量的变化规律。结合试验结果,对活塞窜气通道进行分析,得到了活塞活塞环的配合情况、发动机转速、缸内平均有效制动压力和发动机排量是影响发动机活塞窜气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竖轴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因其自身结构问题比横轴柴油机箱体窜气量更大,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引发事故。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如何减小箱体窜气量以及窜气量大对竖轴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箱体窜气量大对柴油机性能的不利影响以及采用呼吸器对减小窜气量的解决办法;其次,对采用开式、闭式呼吸器与电子呼吸器的竖轴柴油机进行了对比试验,并通过监测废气压力、机油消耗量、负荷、功率、机油压力、机油温度、排温等性能参数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子呼吸器的竖轴柴油机减小了箱体窜气量,优化了竖轴柴油机润滑系统,改善了整机性能;最后,通过竖轴柴油机整机试验验证了所提结论的正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液压系统中发动机的快速发展,活塞组件面临着越来越苛刻的工作环境。为了降低发动机活塞组的摩擦损失功,提高电力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对电力液压系统中活塞环组密封摩擦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通过正交试验对实验进行优化,分析不同环组配合下的曲轴偏置、活塞销偏置、配缸间隙和活塞中凸点高度等因素对密封和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曲轴偏置是对摩擦损失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配缸间隙是对窜气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优化后方案与原始方案相比,窜气量减少至39.53 L/min,摩擦损失功为0.45 kW。优化后的方案密封性得到了改善,同时摩擦损失功和敲击噪声均有所减少。通过对电力液压系统中的密封摩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可以为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汽油发动机活塞漏气量大的问题,从发动机系统级层面分析了该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并形成鱼骨图,以此为基础利用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原因进行逐一排查。最后通过优化活塞环1环、活塞环槽尺寸及气缸体结构,有效解决了发动机活塞漏气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活塞环的窜气路径入手,对活塞环受力及运动方程进行分析。通过对仿真所需的边界条件进行计算,运用AWS软件中的EXCITE PistonRings模块建立了活塞—活塞环—缸套的2D仿真计算模型。根据窜气的路径,研究了开口间隙、侧隙、背隙和配缸间隙对窜气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漏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空滤管路上设计了三个漏气位置,考虑压力损失、加工难易等因素影响,选择第三种方案进行试验。为了更好的表征漏气状态,设计了与漏气量相关的燃油修正系数fr_w来反映发动机的漏气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漏气量与燃油修正系数为正相关。漏气状态下,随着歧管压力的上升,压轮前温度和压力减小,漏气量和充气效率增大。燃油修正系数随着漏气量的增加而增大,燃烧持续期未受漏气的显著影响,COV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增大,缸内燃烧变差,歧管压力相同时漏气导致油耗率增大。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活塞环表面形貌、弹性变形、运动面型线影响,建立柴油机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计算模型,分析活塞环表面纹理方向及粗糙度大小对活塞环窜气及摩擦功耗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转速的提升,活塞的窜气量及摩擦功耗会加剧,导致发动机效率降低;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表面纹理方向影响窜气量和摩擦功耗,采用活塞环横向纹理和缸套纵向纹理配合时,对活塞环窜气量及摩擦功耗的改善效果较好;活塞环和缸套的表面粗糙度对密封和润滑特性有较大影响,当缸套表面粗糙度增大时,窜气量先减小后增大,摩擦功耗先增大后减小,而在一定范围内,当活塞环表面粗糙度增大时,窜气量和摩擦功耗都减小。  相似文献   

8.
降低机油耗和减少漏气量是控制柴油机的微粒排放物生成的有效手段,特别由于最近排放法规的强化,更加严格要求控制润滑油的消耗量和活塞的漏气量。目前活塞式发动机环的漏气量一般为吸气量的0.2%~1%。而利用巧妙环组作气环,是可以降低机油消耗量和活塞漏气量的。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三片环组合成一道环组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9.
降低机油耗和减少漏气量是控制菜油机的微粒排放物生成的有效手段,特别由于最近排放法规的强化,更加严格要求控制润滑油的消耗量和活塞的漏气量。目前活塞式发动机环的漏气量一般为吸气量的0.2%一1%。而利用巧妙环组作气环,是可以降低机油消耗量和活塞漏气量的。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三片环组合成一道环组束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EXCITE Power Unit和EXCITE PistonRings联合仿真对某柴油机进行活塞热态型线迭代修正,并进行环动力学分析,计算活塞窜气量。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的活塞热态型线计算的活塞窜气量与试验值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漏气量问题一直是主机厂和零部件厂经常遇到的问题,漏气量大会造成发动机的功率下降,还会造成发动机润滑油劣化变质结焦积碳,活塞环卡死、拉缸等更严重的问题。本文试在探讨一下发动机的漏气量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虑活塞的二阶运动,建立考虑固体颗粒影响的发动机缸套-活塞环动力学模型,将含有固体颗粒的环组气体视为混合气体,进行环组气流分析;分析固体颗粒对于活塞环扭转运动的影响,研究其对环槽气体流量及漏气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含有固体颗粒时,活塞环的扭转运动加剧,环槽气体流量增大,从而导致漏气量增大,对发动机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某新型六缸天然气气体机的油气分离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探索了运行参数对分离器内部温度、压力损失和分离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窜气量的变化会对油气分离器的内部温度、压力损失、分离效率产生影响:在不同的窜气量条件下,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内部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窜气量的增大,油气分离器内部的整体温度升高;精滤孔板处的压力损失量最大,且随着窜气量的增大而增大;分离效率随窜气量的增大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机械传动》2017,(11):102-105
基于柴油机窜轴导致传动齿轮断齿故障案例,针对该故障实验模拟难度大,窜动量、窜动形式无法控制,无有效方法提取窜轴时齿轮载荷进行分析的现状,综合运用Creo、ADAMS软件建立柴油机齿轮系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无窜轴、单向窜轴、往复窜动3种工况的仿真,提取曲轴窜动量与传动齿轮接触力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到了发生窜轴故障后齿轮动态载荷变化规律。验证了窜轴会导致齿轮过载、调幅及冲击振动。证明了借助动力学仿真技术进行窜轴故障影响研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带冠叶片篦齿和机匣之间的叶尖间隙参数以及篦齿轴向窜动参数的在线高精度测量是保证涡轮发动机安全运作和气动效率的关键。传统的电容式叶尖间隙测量系统对噪声敏感度大,且不能对篦齿的轴向窜动参数同时进行测量。因此研制了一种“人”字形电容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的篦齿叶尖间隙参数和轴向窜动参数的提取方法。建立了“人”字形电容传感器测量模型。仿真分析了测量信号的幅度谱特征并提出了一种最优谱线选择方法。提出了基于转速和信号特征频率估计的自适应频域滤波,信号整周期等角度采样,幅度谱估计以及二元多项式曲面拟合相融合的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了叶尖间隙参数和轴向窜动参数的动态测量。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篦齿叶尖间隙参数和轴向窜动参数测试实验平台,完成了标定和测量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篦齿盘工作在1 900 r/min以下时,测量系统在0.5~1.5 mm叶尖间隙及±1 mm轴向窜动范围内,叶尖间隙测量精度达18μm,轴向窜动测量精度达30μm。  相似文献   

16.
林桂霞 《机械传动》2011,35(4):61-62
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螺旋传动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螺杆轴向窜动误差呈周期性变化.最大的轴向窜动误差计算公式为△max=Dtanamin,对于αmin为什么取最小者,文献资料上并没有具体分析,针对此问题分三种情况展开分析了螺杆轴肩端面、轴承止推面的形位误差对螺旋传动精度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最大轴向窜动误差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以某柴油机活塞-环组为研究对象,采用AVL Glide软件,建立并修正气缸漏气量的分析模型;然后再对漏气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验证在3600rpm工况下的影响;最后根据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并对优选方案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为活塞-环组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汽车水泵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上的关键部件,水泵轴承在轴向载荷的作用下,在轴承孔中发生窜动以至脱出的失效状况极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轴承窜动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行业柴油发动机研发的不断深入,发动机附件种类越来越多,活塞漏气量异常的原因也越来越复杂。本文对车用柴油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活塞漏气量变化进行研究,总结了可靠性试验中快速处理发动机活塞漏气量增大的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了活塞漏气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220 kV某变电站#1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与主变本体窜油缺陷进行分析与处理,并通过改造调整主变有载开关油枕与有载开关的高度差解决该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检查结果及试验所对主变本体绝缘油的成分分析论证,总结出该方法对有载调压开关窜油的处理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