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自2009年以来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进行超稠油的现场开采试验。风城油田重32、重37SAGD试验区通过修井作业,实现由自喷转为人工举升的生产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于SAGD生产井是具有高温、高压、高H2S特点的"三高井",修井时存在一定困难,不合理的排液降压导致压井作业占用了修井大部分时间,体现了正确把握上修时机的重要性,同时,压井液的合理使用也非常关键,要做到压住井而不压死井。  相似文献   

2.
随着SAGD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开采井数的不断增多,在油井生产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为保证SAGD油井生产安全,应具备防闪蒸、井口超压、抽油机超载、抽油机失载四种保护。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成功研发了SAGD油井安全保护系统,为SAGD油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内外SAGD专利申请的现状,对应用于超稠油领域的SAGD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进行了SAGD概念简介,然后围绕专利统计分析进行了专利申请变化趋势分析、地域分布分析、受让人或受让公司分析、技术领域重要专利分析,希望研究成果能够为国内稠油生产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4.
SAGD技术是开采稠油的一种有效开发方式,已经形成了高干度集中注汽、大排量举升和高温输油及集中换热主体工艺。随着SAGD的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效能是SAGD后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努力提高热效率、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气比、综合利用热能等都是提高SAGD效能的手段,降低开采成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新疆风城油田发现于1956年,因受到勘探工作间断和超稠油开采工艺难以突破的限制,开采难度较大,产量无法提高。至2011年,经历了早期试油、井组试采、规模试验、火驱、SAGD水平井等几个阶段,涉及试验井100多口。通过不断的试验,对风城超稠油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也探索出开采稠油油藏的技术途径。2008年对国外SAGD技术研究,以及国内已经成功尝试平行水平井的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用SAGD技术开采风城油田的稠油油藏,以提高稠油油藏的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6.
SAGD技术是开采稠油的一种有效开发方式,已经形成了高干度集中注汽、大排量举升和高温输油及集中换热主体工艺。随着SAGD的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效能是SAGD后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努力提高热效率、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气比、综合利用热能等都是提高SAGD效能的手段,降低开采成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以蒸汽作为热源,依靠凝析液的重力作用开采稠油,采收率可达60%-80%。通过对杜84馆陶西6个直井和水平井井组转入SAGD开发的认识,寻找出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摸索动态调控办法,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SAGD使用的输油泵适用工作温度为100℃以内,不能满足高温集输要求,因此必须研发符合高温输油要求的耐温带压输油泵。该试验应用了一系列的相关设备及液面控制与压力控制系统,配套了SAGD高温输油试验工艺。通过试验对比研制出DYD20-50×4AG高温输油离心泵,它解决了高温集输替代井口换热输送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杜84块于2005年进行中深层超稠油SAGD开发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目前成为该油田主要的生产方式。随着SAGD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部分井组蒸汽腔已扩展到油藏顶部,油藏可采储量逐渐减小,为了解决蒸汽腔压力过高、储层温度高、油汽比减小等矛盾,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利用溶剂(主要成分为C6)辅助SAGD,在室内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实验,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为后SAGD时代提高油汽比和最终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的方式和根据。  相似文献   

10.
夏东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1):113-114
针对兴Ⅵ组SAGD试验区的地质特征、开发阶段、注采井间分布关系及蒸汽腔发育程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兴ⅥSAGD试验区的生产矛盾,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控技术,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兴Ⅵ组SAGD试验区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SAGD先导试验阶段集输工艺采用井口换热,降温输送,常规油水处理。当SAGD工业化推广后,现有集输方式受井组分散地理分布及换热冷源用量限制已不能满足SAGD进一步推广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转变集输换热方式,确定SAGD工业化应用采用高温集输、集中换热、高温脱水的技术思路,其中用高温集输替代井口换热输送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条件下,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成功地解决了高温输油泵、油气分离缓冲罐、液面检测仪、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难题,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新疆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的采收率,2013年SAGD成对水平井的前沿技术在该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已钻成的多对SAGD井组应用MGT磁导向测量技术有效地控制了井组内两井水平井段的轨迹精度,为油田高效注气及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提供了良好的井眼通道,但是前期部分SAGD井组在钻井轨迹控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典型难题,如:技套下入导致井底降斜后不利于三开水平段轨迹调整、井组内两井在入靶A点附近垂向间距偏小、井组内两井在入靶A点附近平面偏差偏大等。据此,基于SAGD井组对三开水平段轨迹需为后续投产作业提供更高精度轨迹的特殊要求,本文在分析SAGD井组具体钻井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典型难题进行研究及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且在后续现场钻井中充分应用了制定的技术对策,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SAGD采出水含油量高的特点,以多元醇、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处理超稠油SAGD采出水的净水剂GBEDE-08;并考察了药剂加量、沉降时间和水温对GBEDE-08除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BEDE-08不仅除油性能良好,而且除油速度快;在水温90℃、沉降时间90 min和投加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条件下,可将采出水含油质量浓度从62 517 mg/L降低到145 mg/L,除油率达到99%以上,是一种高效的净水剂.  相似文献   

14.
针对SAGD井下光纤分布式测温系统的温度标定问题,给出了一种适用于SAGD现场应用的温度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特性不同的光纤进行分段,然后基于历史数据得到各段光纤的衰减率差和偏置,再由温度、光强的理论数学关系得到温度值.最后将现场SAGD水平井实测数据应用于该标定方法,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和稳定的温度数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开发中存在蒸汽腔部分到顶发育缓慢和水平段动用程度低影响SAGD开发效果的情况,前期采用管柱调整、注采点优化、注采参数优化等调控手段,针对井组动用程度低的问题,均未达到明显效果。通过开展高温分散剂、氮气和蒸汽吞吐对SAGD的作用机理研究,优选高温分散剂、氮气、蒸汽吞吐的施工顺序,发挥三者搅拌、降粘、调剖的协同作用,促进井组蒸汽腔发育、改善水平段动用程度、提高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风城油田SAGD井共分三类:循环井、生产井、注汽井。此次通过结合之前的修井经验,及分析生产井FHW203P井修井前的生产情况,综合确定了生产井上修时机,合理制定了压井设计,最终实现了修井经验的进一步验证,总结出一系列SAGD井生产阶段的修井工艺技术并且对SAGD修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风城油田重32井区SAGD先导试验项目是新疆油田公司确立的重点试验项目之一。与之相配套的井下作业技术研究,是项目规模实施的必然要求。由于对SAGD试验井的井下作业无现成经验可循,相关技术人员只能在作业过程中取全取准相关基础资料,边施工边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优质的修井液体系不仅是满足修井工程技术的需要,而且还是满足环境保护、油层保护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辽河油田杜84区块SAGD浅层大井眼建井过程中松散地层井眼轨迹控制、大尺寸尾管悬挂及完井管串安全下入等难题,优选正电胶钻井液体系、研制17-1/2〞井眼大直径高效扩孔工具、133/8×95/8大尺寸筛管悬挂器及旋转自导式引鞋。通过现场成功应用表明,浅层大尺寸井眼清洁状况良好,井眼轨迹质量优良,完井筛管下入顺畅,该技术高效开发稠油油藏,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SAGD机理及油藏特征的深入研究,针对杜84块兴Ⅵ组SAGD先导试验区存在的注汽井难形成有效汽腔、注采井间热连通差及注采井间汽窜等问题,通过调整布井方式、优化射孔井段、注采井多轮共同预热、注汽井高干度预热及精准SAGD注汽时机等技术的完善,使兴Ⅵ后续转SAGD井组避免了先导试验区所出现的问题,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为SAGD工业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风城油田是新疆油田最大稠油生产基地,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方式已逐步成熟,SAGD产出液含水率测量对SAGD技术的推广有重要意义。目前,含水率测量主要是原始的离心化验法,此方法有采样少、取样困难、人为环境影响因素大等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重37SAGD全自动原油管线在线含水分析仪的实验,利用射频阻抗的技术有效地避免了闪蒸、乳化带影响、原油浪费等缺点,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实现了原油含水率在线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