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强  曾平  许静  韩晓玉 《人民长江》2019,50(3):156-160
介绍了钻孔空心包体式应变计与孔壁切缝解除法地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同时对两种应力解除地应力测试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将两种应力解除法应用于锦屏一级导流洞边墙的地应力测试中,并就同一钻孔进行了对比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相符,应力量值误差均小于20%,钻孔横截面最大主应力方位误差也在20°以内。鉴于孔壁切缝解除法地应力测试方法可用于极高应力条件下的应力测量,对于西部的深埋高-极高应力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来说,该方法非常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含气量是混凝土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准的测试方法为注水法,但该法存在不易注满水而导致测试误差增大的缺点。通过试验比较,文章推荐使用非注水法取代标准的注水法进行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的测试。该法具有测试精度高、操作简便、测试时间短、混凝土试样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牛占  和瑞莉  吉俊峰 《人民黄河》2007,29(5):72-73,78
根据激光法测试泥沙粒度的目标函数、误差环节和统计误差作为精度指标的要求,提出了误差评估路线,设计了仪器测试重复性试验、试样加样平行性试验、人员操作平行性试验等精度试验方案。通过试验,总结出了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黄河泥沙粒度时各误差环节的误差限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电网参数错误将影响状态估计的质量,并降低能量管理系统中其他高级应用软件的实用化程度。文中简要介绍了主要的参数估计算法,并详细分析了基于量测残差和参数误差间灵敏度关系的参数估计方法。在总体沿袭两步法参数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近似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使算法具有更广的适用面,对第1步中偏差向量的计算和第2步中参数的估计方法分别进行了改进。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高电压试验的实践经验,对串级式电压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测试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出使用末端屏蔽法的优点,并对该方法在现场测试中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面波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现场无损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面波法测试的方法原理,对黄河老田庵控导工程24^#坝坝体检测过程中进行了该方法技术的应用,并得出了测试结果,这对坝体结构测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桩基工程检测实践,介绍了高应变动力测试技术在华能淮阴电厂工程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同一根桩上大量的桩基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动载荷试验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高应变测试极限承载力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指出高应变测试极限承载力的精度较高,误差在3%以内,并提出了消除高应变测试误差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明渠和管道水流的多普勒频移测速原理;提出了减小测量中量化误差及均方根误差的多普勒倍频法,并给出了该测试方法的实际设备结构方框图。  相似文献   

9.
针对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装置的测试问题,利用RTDS仿真一个小型的500 kV环网,在其线路上设置各种特征故障,来测试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装置的性能,并结合高精度测量仪器分析其误差。在分析误差的基础上,结合RTDS的计算步长和D/A转换时间等,总结出一种提高RTDS波形精度的补偿算法。输入补偿算法后的数据,获得了较理想的仿真效果。模拟试验表明,用RTDS对该装置进行试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吉林台一级水电站现场接地电阻测试,开始采用直线法,因对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因素认识不足,致使测试存在较大误差。经对电站具体条件细致分析研究后,决定改用夹角法重新测试,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抗干扰措施,最终保证了测试成果的正确性。本文介绍了电站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案及测试程序,并结合吉林台一级水电站接地电阻测试的教训,提出了影响测试准确性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TNO基桩诊断系统是从荷兰IBBC公司引进的基桩测试专用仪器。仪器引进后,还为其配备了试验重锤及导向装置。应用该系统对基桩进行动力检测及对信号分析认为,能较准确地提供低应变试桩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和高应变动力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海子湖围堰进行了粉喷桩工艺试验,介绍试验方案、质量控制措施、动力触探法、钻孔取芯和开挖检查等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检测。根据试验检测结果确定了粉喷桩施工工艺及各项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打桩过程中溜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溜桩的产生,往往造成打桩锤击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偏差较大,此时准确评价溜桩后桩基承载力就成为实际工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某工程实例为基础,根据现场高应变动测试验和打桩记录,研究了溜桩对桩基的影响。打桩记录显示,溜桩的产生会导致打桩总能量的降低;现场动测试验结果表明,溜桩导致打桩结束时的承载力明显减小。采用现有对打入桩进行桩基承载力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为此,在评估打入桩最终承载力时将桩基分为溜桩段和非溜桩段,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承载力评估,所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桩基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持续较大的振动,引起土体累计变形和超静孔压增大,造成土体强度降低。以来福士广场西侧边坡为工程背景,研究黏土边坡在施工振动过程中的强度变化规律。使用测振仪和超低频传感器对现场抗滑桩的振动冲击进行测试,根据振动产生的动应力特征进行室内静、动三轴试验,模拟土单元体原位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并提供试验方法,最后分析了土体强度在施工期间动应力作用下的折减。现场振动测试结果表明:地表出现的最大振动速度可达2 cm/s,且在离桩心26 m处仍然有0.16~0.24 cm/s的振动,同时随着桩基施工深度的增加,土体的振动作用增强。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静、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动强度明显低于静强度,通过做不同围压下的总应力强度包线,测得土体的总强度指标Ccu=49.5 kPa,φcu=17.0°,不同影响距离下桩基施工对土体强度的影响符合不同的试验规律。试验边坡黏土符合土体折减的经验曲线,考虑到振动力增大边坡下滑力和振动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其综合强度折减系数取0.7~0.8。  相似文献   

15.
钙质砂中的桩基础时常需要承受构筑物上的竖向循环荷载。研制了新型循环加载桩基模型试验系统,通过电位移计、微型土压力盒等传感器,研究了加载次数、循环荷载幅值对桩顶累计沉降、沉降速率、桩端和桩侧阻力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循环荷载对钙质砂单桩沉降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①桩顶循环累计沉降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二者满足对数函数关系;在不同动荷载比(动荷载幅值与桩基极限承载力比值)下,可分为稳定型、渐进型、破坏型3种沉降形式,有着显著的“门槛效应”。②动荷载比越大,桩顶循环累计沉降终值越大,存在一个临界循环次数,达到临界循环次数后,桩顶循环沉降速率(沉降量增量与循环次数比)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③循环加载时,桩端和桩侧分担上部荷载比例不断变化,循环桩侧平均摩阻力随循环次数增加逐渐减小,存在“累积损伤”现象,致使循环桩端平均阻力增大,循环荷载加剧桩端钙质砂颗粒破碎和密实,对桩顶累计沉降增加有弱化趋势,动荷载比与桩侧平均摩阻力弱化系数满足Logistic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对钙质砂桩基工程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单桩静载荷试验中,锚桩法相比于压重平台法等其他方法具有安装简单安全,场地条件要求低、工期短等优势。通过将工程管桩用作静载荷试验中抗拔锚桩的成功实例,对管桩作为抗拔锚桩的制作方法,抗拔力、桩身强度、以及后期作为抗压管桩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为同类工程试验提供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层状地基中大直径桩的竖向振动特性,首先修正了经典土体振动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塑性指数及桩周土体应变对土体的动剪切应力、动剪切模量和滞回阻尼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桩周土体分成不同区域,求解了考虑非线性情况下土体动阻抗,通过传递矩阵法得到了大直径端承桩在分层土体中的桩-土振动模型,最后给出了桩底动阻抗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考虑土体非线性时,塑性指数、桩周土体应变、桩土相对刚度、桩的长细比对大直径桩动阻抗的影响较大,在工程设计中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8.
分数阶三维积分型黏弹性土体中单桩的水平动力阻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动力学、黏弹性理论和分数阶导数建立了分数阶三维积分型黏弹性土体水平振动控制方程。利用势函数对分数阶三维积分型黏弹性土体的水平振动方程进行解耦,借助分离变量法在频率内求解了分数阶三维积分型黏弹性土体的水平振动,得到了土体对单桩的水平作用,进而建立了分数阶三维积分型黏弹性土体中单桩的水平振动方程。考虑单桩的边界条件和桩顶水平动力阻抗的定义,求解了单桩的水平振动,并对桩顶水平动力阻抗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高频时,分数导数的阶数对水平动力阻抗有影响,土体粘性系数较小时水平动力阻抗实部和虚部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存在波动现象,长径比越大,水平动力阻抗越小,长径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水平动力阻抗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桩土动力p-y曲线法在岩土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Opensees软件中内嵌的Pysimple1材料模型,利用p-y单元建立了土-单桩-承台相互作用简化模型。分析在砂土和黏土p-y单元中的桩身和桩头承台动力响应特点,同时对不同自由场土体长度下桩身和桩头承台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砂土p-y单元的桩头承台加速度峰值大于黏土单元,位移峰值小于黏土单元,桩身的剪力、弯矩都比黏土要大。自由场土体长度越短,承台的位移和加速度就越大,当自由场土体长度达到300 m时基本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饱和土中端承桩非完全黏结下的竖向振动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强 《水利学报》2007,38(3):349-354
建立了考虑桩土非完全黏结条件下端承桩在饱和土中竖向振动的模型,将土视为线弹性饱和多孔介质,桩简化为一维弹性杆件。通过引入势函数,采用分离变量法对饱和两相介质动力固结方程解耦,求得桩受任意激振力作用下的桩土耦合系统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桩土非完全黏结条件下桩振动引起的饱和土中孔压分布略小于完全黏结条件下的,其影响幅度随激振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随渗透系数的减小而增加。桩顶的频率和时域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桩土接触面条件对桩顶动力响应有显著影响。经分析,增大击发能量使桩土出现非完全黏结状态可以加大有效测桩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