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L-茶氨酸为原料,通过建立最佳酶促反应体系,采用非连续测定和作图法研究了L-茶氨酸对α-淀粉酶、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特征,为L-茶氨酸的深层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L-茶氨酸对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抑制效果均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在底物质量浓度1%、体系添加顺序为酶与抑制剂在37℃预热5 min后加入底物的条件下,L-茶氨酸抑制α-淀粉酶的最优条件为α-淀粉酶质量浓度0.018mg/mL、反应时间3min,IC_(50)为26.078mg/mL,当酶量为18 518.52U时,α-淀粉酶的K_m为2.247mg/mL;在底物质量浓度1%、体系添加顺序为胰蛋白酶与抑制剂在40℃预热5min后加入底物的条件下,L-茶氨酸抑制胰蛋白酶的最优条件为胰蛋白酶质量浓度0.252mg/mL、反应时间15min,IC_(50)为196.299 mg/mL,当酶量为1 055 931 U时,胰蛋白酶的K_m为5.189mg/mL。说明L-茶氨酸对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α-淀粉酶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绿茶和红茶浸提液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对绿茶和红茶进行浸泡提取得到茶浸提液,采用非连续测定和Dixon作图法研究其对猪胰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和抑制机理。发现绿茶和红茶对猪胰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8.99mg/mL和10.01mg/mL(以干茶叶含量计),二者的抑制类型都为可逆非竞争型抑制,绿茶和红茶的抑制常数分别为9.42mg/mL和11.51mg/mL(以干茶叶含量计)。茶浸提液与猪胰α-淀粉酶相互作用后的紫外差谱显示茶浸提物导致了猪胰α-淀粉酶紫外吸收的增强和峰的移动。  相似文献   

3.
为拓展金花茶叶皂苷的应用,试验探究了金花茶叶皂苷质量浓度、pH、反应时间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确定最佳条件下金花茶叶皂苷对α-淀粉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花茶叶皂苷对α-淀粉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与皂苷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皂苷对α-淀粉酶的较佳抑制条件为pH 7.0、反应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皂苷质量浓度为8 mg/mL时,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可达54.69%, IC50为7.974 mg/mL。金花茶叶皂苷对α-淀粉酶的抑制机制为可逆的非竞争性抑制。研究结果为金花茶叶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花生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挥花生肽的降血糖作用,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花生蛋白,并利用不同商品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花生肽。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对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另外,考察了花生蛋白水解度和花生肽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其他商品蛋白酶相比,胰蛋白酶制备的花生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高;酶法制备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将花生蛋白于95 ℃加热5 min进行预处理,采用胰蛋白酶水解,水解时间62 min,加酶量8.9%,底物质量浓度4.1 g/100 mL,在最优条件下花生肽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68.82±0.24)%,此时花生蛋白的水解度为10.09%;水解度在8.0%~11.5%范围内与花生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花生蛋白经胰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花生肽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仁为原料,以水解度和对α-淀粉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设计研究核桃蛋白酶解中相关的单酶水解、多酶水解、酶添加顺序、复合酶最佳配方等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单酶对核桃蛋白的水解度大小依次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而酶解产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大小依次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并发现依次添加单酶比同时添加的效果更好。综合考虑,先加中性蛋白酶再加碱性蛋白酶的添加方式最佳,可使核桃蛋白水解度达到40%左右,同时还保证酶解产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较大,可达到85.9%。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制备马鹿茸降血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从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中筛选出两种酶,根据其体外降血糖效果确定酶的作用顺序,再以水解度、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蛋白质回收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降血糖肽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比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更适合用于制备马鹿茸降血糖肽。采用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顺序对马鹿茸进行水解,所得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蛋白质回收率和水解度较高,分别为21.11%、39.12%、19.88%。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双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先用碱性蛋白酶在p H 8.0、60℃、底物质量分数12%、加酶量5 000 U/g条件下酶解3 h,再用风味蛋白酶于p H 6.5、45℃、底物质量分数5%、加酶量6 000 U/g条件下酶解1 h。双酶分步水解终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受质量浓度的影响,当质量浓度为3 mg/m L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可达94.09%,IC50值为1.82 mg/m L。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双酶分步水解马鹿茸可获得高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降血糖肽。  相似文献   

7.
张程慧  冯叙桥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5):206-210,220
目的: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α-淀粉酶的反应体系。方法:以淀粉为底物对象,以可溶性淀粉浓度、α-淀粉酶浓度、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α-淀粉酶作用底物时的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建立α-淀粉酶酶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2.0 mg/mL可溶性淀粉、1.50 U/mL α-淀粉酶、10.0 min反应时间,在此条件下,α-淀粉酶表现出的反应速度达到(19.53±1.74) mmol/(L·min),接近模型中的预测数值18.75 mmol/(L·min)。结论:此优化α-淀粉酶酶反应体系的方法可行,能够使α-淀粉酶在反应过程中发挥的酶活最大化,为日后在此体系下进行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种类多酚在以大米淀粉为底物对淀粉酶的抑制特性,通过建立抑制动力学体系探究阿魏酸、没食子酸、芦丁3种食源性多酚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类型和抑制效果,并绘制相应曲线图。结果表明,随着食源性多酚浓度的增加,食源性多酚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越强,且其抑制效果按照芦丁、没食子酸、阿魏酸的顺序依次减弱,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6.53、11.87、15.38 mg/mL。通过对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等图形进行分析可以判断阿魏酸、芦丁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混合抑制,没食子酸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和反竞争性混合抑制,根据曲线图分析并求得3种食源性多酚的抑制常数Kic与Kiu。食源性多酚能够有效抑制淀粉酶酶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小麦粉、大米粉、小米粉、玉米粉4种常食用谷物和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4-Ni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 NPG)为底物,研究在不同底物下不同浓度黑豆皮多酚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明其对酶的抑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纯化黑豆皮提取物,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多酚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其抑制率,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底物及不同浓度提取物的差异。结果提取物溶液浓度与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当抑制剂浓度为0.25、0.5、1、2 mg/mL时谷物类底物间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4、6 mg/mL时差异不显著;经纯化后多酚含量(78.3%)较纯化之前(39.5%)显著提高,同时其对酶抑制作用较纯化之前显著增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黑豆皮多酚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两种酶的抑制类型分别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黑豆皮多酚提取物在体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较强的活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国权  张艳  张洁  梅仕峰  罗勤贵 《食品科学》2012,33(23):184-188
为明确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水解小麦淀粉制备微孔淀粉的动力学特征,以小麦A淀粉为材料,系统地分析pH值、反应温度、α-淀粉酶及糖化酶用量对水解速率的影响,并确定α-淀粉酶、糖化酶单一酶的米氏常数以及双酶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水解体系中,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小麦A淀粉的降解均遵循Michaelis-Menten方程,α-淀粉酶的米氏常数Km为9.548mg/mL,最大反应初速率(Vmax)为0.659mg/(mL.min),糖化酶以淀粉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为12.676mg/mL,最大反应初速率(Vmax)为0.555mg/(mL.min)。水解产物葡萄糖对反应体系具有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其抑制常数(Ki)为4.288mg/mL。在小麦A淀粉质量浓度为5mg/mL、α-淀粉酶10U/mL、糖化酶20U/mL、反应温度55℃、pH4.5、水解时间为25min的条件下,可达到淀粉的水解极限即还原糖生成质量浓度为2.54mg/mL。α-淀粉酶和糖化酶可协同水解小麦A淀粉制备微孔淀粉,双酶协同作用的水解效率明显高于单酶的水解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以刺参肠为原料,通过诱导自溶并添加各种酶抑制剂,以三氯乙酸可溶性寡肽和还原糖释放量为指标,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方法,研究内源酶在刺参肠自溶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胃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α-淀粉酶抑制剂和β-1,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刺参肠的自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甲苯磺酰-L-赖氨酸氯甲基化酮作用较强。说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α-淀粉酶和β-1,3-葡萄糖苷酶参与刺参肠自溶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花生粕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花生蛋白,利用凯式定氮法测得其含量87.7%.继续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取花生多肽,以多肽得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考察了酶的种类、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α-淀粉酶抑制肽的影响,确定最优蛋白酶为风味蛋白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条件...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亚麻籽加工副产物-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制备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亚麻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对所提取亚麻籽蛋白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dinitro salicylic acid,DNS)来测定α-淀粉酶活性,比较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根据优化结果与实际条件调整,亚麻籽蛋白的提取条件为pH 9.5,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50℃,一次浸提时间为120 min以及二次浸提时间为60 min。测得最佳试验条件下亚麻籽饼粕蛋白的提取率为83.27%。α-淀粉酶抑制活性表明,经碱性蛋白酶酶解后得到的酶解产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其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为2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绞股蓝内生真菌JY25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绞股蓝内生真菌多糖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确定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4-N-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比色法检测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最佳条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优化后的最佳条件测定JY25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确定抑制类型、计算抑制常数;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产α-葡萄糖苷酶模型,测定JY25多糖的抑制效果。结果: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44℃、pH 6.8、底物(PNPG)浓度5 mmol/L为PNPG比色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此优化条件进行比色,当JY25多糖质量浓度为6.15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最大(68.21%);JY25多糖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46±0.42)mg/mL,抑制常数Ki为1.15 mg/mL,JY25多糖为竞争性抑制剂。在JY25多糖质量浓度为10.00 mg/mL时,对培养16 d的Caco-2细胞所产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到16.48%。结论:体外实验证实JY25多糖具有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栀子黄是传统中药栀子的主要开发产品,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底物浓度、酶量和反应时间等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栀子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及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体外研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底物浓度为3 mmol/L、酶量为50μL、反应时间为50 min;栀子黄对嗜热芽孢杆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没有表现出抑制活性,而对猪胰肠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大米α-葡萄糖苷酶和酵母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且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因此,栀子黄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研究对提升降糖效果和解析降糖机制的相关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酪蛋白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以及胰蛋白酶对酪蛋白进行水解,确定制备降胆固醇肽的最佳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水解pH、水解温度、酶与底物比、底物浓度和水解时间对酪蛋白水解度和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水解条件;而后通过超滤和凝胶过滤层析确定降胆固醇肽的初步分离工艺。结果表明:制备酪蛋白源降胆固醇肽的最佳水解工具酶是中性蛋白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反应温度51.3 ℃,酶与底物浓度比6.47%,pH6.34,底物浓度5 g/100 mL,反应时间3.5 h,胆固醇抑制率为58.25%±0.59%;Sephadex G-10分离酪蛋白降胆固醇肽条件为上样浓度80 mg/mL,上样体积2.5 mL,洗脱速度3.5 mL/min;经酶解、超滤及层析后制备的酪蛋白源降胆固醇肽峰1和峰2样品在100 μg/mL的胆固醇溶解度抑制率为24.2%±0.24%和4.3%±0.16%。经酶解制备分离后,获得具有抑制降固醇胶束溶解活性的降胆固醇肽,为降胆固醇肽的开发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超声预处理大豆蛋白,响应面分析(RSA)试验优化酶法制备新型降血糖肽。以酶解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筛选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超声预处理工艺及酶解过程进行RSA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蛋白水解酶为胰蛋白酶;经过RSA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22.0min,加酶量6 416.61 U/g,酶解底物浓度2.10%;超声预处理时间20.9 min,超声功率245.9 W,超声底物浓度6.27%,在此条件下大豆蛋白源多肽的抑制率64.79%,多肽质量浓度4.15 mg/m L。RSA试验优化后,多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比相同条件未使用超声预处理的提高了19.01%。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以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同时优化双酶复合两步水解法最佳酶解顺序。结果表明:首先添加风味蛋白酶,最适酶解温度50℃、pH 6.5、质量分数5.5%、反应时间4 h进行酶解;然后添加碱性蛋白酶,最适酶解温度50℃、pH 8.5、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2 h酶解完成得到的玉米蛋白水解液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为81.38%;对水解液进行超滤,得到<1 ku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为90.87%,且该组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糯玉米为原料,采用中温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糯玉米汁,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0.18%,在55.05℃条件下酶解40 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30%,在44.36℃下酶解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糯玉米汁的酶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包瑞敏  张智  杜亚飞  高群  王彪  张志峰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163-168,175
以黄精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探究不同浓度下黄精总皂苷的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4%、果胶酶添加量5.0%、料液比1:16 g/mL、酶解pH为5.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 h,总皂苷得率4.06%。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3.000 mg/mL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最高抑制率可达74%,接近于阿卡波糖(0.5 mg/mL)的82%;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2.000 mg/mL时,其对α-淀粉酶最高抑制率可达82%,超过阿卡波糖(0.5 mg/mL)的80%。本研究使用的复合酶法提高了黄精总皂苷得率并证实了其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