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分散染料喷墨印花直喷墨水存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不好的问题,研究了提纯溶剂与分散黄6GSL晶体结构的关系,探讨了研磨工艺对分散体粒径大小及研磨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分散黄6GSL晶体结构与其分散体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过滤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60 ℃热水对分散黄6GSL提纯,其纯度可达99.46%;分散黄6GSL与自制分散剂4600W质量比为1∶1.5的分散染料,在分散研磨机转速为2 500 r/min条件下初研磨5 h,再在砂磨机转速为4 000 r/min条件下研磨14 h,制备的分散体平均粒径为90.39 nm;分散体在60 ℃条件下放置72 h前后,在绝对孔径为1 μm的聚偏氟乙烯滤膜中的过滤流量分别为428和333 g/min,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热稳定性,可用于制备高热稳定性分散染料直喷墨水。  相似文献   

2.
采用研磨分散法制备了超细分散红60,研究了聚苯乙烯马来酸酯化物(PSMA)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协同作用对分散染料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SMA制备超细分散染料的粒径为207 nm,而采用PSMA与AE复配分散剂,在相同条件下制备超细分散染料的粒径为166 nm,且分散速率常数从-2.88提高到了-3.48;采用PSMA/AE复配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热稳定性较PSMA提高了6%,离心稳定性提高了4%;PSMA/AE复配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的染色速度和匀染效果明显优于PSMA制备的超细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改善以分散染料蓝72为主的系列颜色耐光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热升华的方式将分散染料蓝72/紫外线吸收剂同浆印花,将紫外线吸收剂与分散染料同步转移至涤纶织物上,在提高织物耐光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工序、降低能耗。通过对常用紫外线吸收剂的筛选、紫外线吸收剂分散液的制备和分散染料蓝72/紫外线吸收剂同浆印花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研究,探究转移温度、时间对印花织物耐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吸收剂UV-326的抗紫外线效果较好;当UV-326分散工艺参数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UV-326的3%、氧化锆珠尺寸选用0.3~0.4 mm、UV-326与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1∶10、分散时间为18 h;转印工艺为:转印温度230℃、转印时间10 s; UV-326用量质量分数达到6%时,转移印花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可提高1~2级,涤纶分散染料转移印花织物的耐光稳定性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涤纶起绒织物着色烂花印花中存在分散染料耐碱性不佳的问题,研究了分散染料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其染液的可见光吸收特性和涤纶起绒织物着色烂花印花效果,分析了不同分散染料的耐碱稳定性,筛选得到一批耐碱性较好的分散染料,同时对分散红SXF和分散大红SXF进行分析,探讨了分散染料结构对其耐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大红SXF等6 种分散染料的耐碱性较好,且在25% NaOH碱性着色烂花印花时,着色效果较为理想;分散红SXF 和分散大红SXF 的母体结构对染料耐碱性影响不大,而取代基的结构对染料的耐碱性影响较大,含氰基染料的耐碱性明显优于含酯基的染料。  相似文献   

5.
改性棉织物分散染料转移印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苯甲酰硫代乙醇酸酯改性的纯棉织物进行分散染料转移印花,研究棉织物取代度、聚乙二醇分子质量和用量对印花织物K/S值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PET 200)10%,印花温度240 ℃,印花时间30 s.结果表明,印花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能和色牢度达到日常服用要求,改性棉织物分散染料转移印花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6.
分散荧光墨水喷墨转移印花的荧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分散荧光红染料墨水对涤纶织物进行喷墨转移印花,探讨墨水组成及喷墨转移印花条件对织物荧光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分散荧光墨水组成为:荧光染料5%,乙二醇20%,表面活性剂TMN-6 0.05%,三乙醇胺0.3%;较佳喷墨转移印花条件为:210℃转移印花40 s。  相似文献   

7.
采用研磨分散法制备了超细液状分散橙30,研究了复合分散剂配比对超细液状分散橙30离心稳定性、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染色试验。结果表明,当分散剂用量为60%(对染料质量),分散剂m(PEG1500)∶m(4080A)∶m(SL)=1∶0.5∶4.5时,所制备的液状分散染料较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71.1 nm,且粒径分布指数PDI为0.158,离心稳定性为96.2%,自然条件下贮存35天后,粒度变化ΔD仅为3.5 nm,Zeta电位变化ΔZP为0.5 m V;且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分散稳定性,上染百分率高于常规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8.
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罗艳  陈水林 《印染》2002,28(8):5-7
采用原位聚合法结合多层造壁技术,对分散染料进行胶囊化,改变聚合过程中系统调节剂的用量或分散剂的种类,将制得的分散染料微胶囊进行多次转移印花,并对分散染料微胶囊的粒径分布,液相扩散性能,热性能及多次转移印花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晓伟 《印染》2014,40(17):32-34
采用分散/还原染料同浆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迷彩印花。通过试验分散染料的焙烘工艺和还原染料汽蒸及还原工艺对染色深度的影响,确定该同浆印花的优化工艺为:分散染料于210℃焙烘90 s;还原染料于105℃还原60s,60℃氧化2min。该工艺印花产品色牢度均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水洗分散大红SE-GS对涤纶磨毛织物进行深色印花,探讨了免水洗分散染料用量、焙烘条件,以及硅油种类和用量对印花织物耐摩擦色牢度、K/S值和手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大红SE-GS质量分数为10%,黏度调节为10000 mPa·s,印制后以100℃烘干2 min,再以190℃焙烘发色4 min;然后浸轧质量分数为10%的PU黏合剂,并于150℃烘干30 s;最后,织物浸轧质量分数为1%的TF-4735A硅油,且织物的手感较好,耐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11.
棉织物热转移印花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实现棉织物的热转移印花,提出了架桥思想以及通过一种架桥剂实现架桥思想的基本思路;按架桥剂设计思想试制架桥剂FY-1,用C.I.分散红60上染经FY-1处理的棉织物,其结果证明了架桥思想的可行性。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分析了架桥机制,由此得出棉织物热转移印花的机制:架桥剂通过自身对棉纤维的亲合性和渗透性预先进入纤维微孔内,同时接纳分散染料的染座分布在微孔内;架桥剂依赖其热膨胀作用在热转印温度下溶胀纤维;分散染料在热转印温度下升华,以分子间作用力上染纤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棉织物转移印花改性剂,探讨了共聚物配比与印花品得色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交联单体对胶膜性能、印花品K/S值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对印花K/S值影响较为显著,用量分别为30%和5%时,印花品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色深度和鲜艳度。交联单体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可作为棉转移印花改性剂的理想无甲醛交联剂,且当其用量为3%时,改性剂胶膜的水溶失率较低、断裂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较好,印花色牢度较佳。改性棉织物经分散红转移印花,所得转移印花品指标符合GB18401-2010《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A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相分离技术超细包覆分散染料分散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poly(St-MA)为壁材,采用相分离技术对分散蓝60进行包覆,然后将其分散制备超细包覆分散染料水基体系,研究制备工艺对超细包覆分散染料粒径和粒度分布指数(PDI)的影响.结果表明,poly(St-MA)用量、相分离剂滴加速度、分散染料含量、分散时间等对超细包覆分散染料的粒径和粒度分布有较大的影...  相似文献   

14.
徐成耀  张弘 《染整技术》2020,42(1):27-29,33
探讨了高色牢度色浆分散染料对涤纶拉舍尔毛毯的印花工艺实验和流程,并与普通粉状分散染料印花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高色牢度液体分散染料印花效果在布面均匀性、上色率、色牢度、手感等方面均好于传统分散染料;降低了配制色浆的劳动强度,保障了生产环境,减少了还原清洗和柔软等助剂的使用和成本;降低了印花后水洗污水的COD,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织物数码转移印花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了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纤维表面被明显刻蚀,使纤维表面产生大量的细微凹孔;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揭示了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纤维表面含氧化学基团有所增加;同时,接触角测试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润湿性有了明显的提升。显然,氧等离子体中高能粒子的撞击导致涤纶纤维表面大分子链发生部分降解,表现为处理后涤纶纤维表面粗糙度的提高,使得纤维比表面积提高,增加了热转移印花中分散染料在纤维表面的富集和染着,而纤维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也改变了纤维表面的光反射特征,进而又促进了涤纶织物转移印花得色率的提高。热重分析(TG)表明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造成的损伤非常小,甚至低于热转移过程本身造成对纤维的损伤。所以,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作为涤纶织物数码转移印花的前处理,以减少分散染料墨水的消耗。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先对商品分散染料进行了精制,对其浓度的提升进行了研究,然后对其使用不同增稠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表观色深进行了测量。此外,本文还对商品分散染料使用不同增稠剂和在不同转印工艺下处理所得表观色深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商品分散染料转移提升率等应用性能本文也进行了初步探索。经试验,初步得出最佳的转移温度。结果还表明精制后染料的表观色深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陈启宏  周立民 《丝绸》1998,(1):12-14
研究了真丝织物气相转移印花水溶性油墨中增稠剂和助剂对转移率的影响,讨论了12只染料在真丝和涤纶织物上转移印花后颜色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由水溶性油墨印制的花纸,在预处理过的真丝织物上转移印花,部分分散染料转移率可达70%以上;多数分散染料在真丝织物上转移印花颜色比涤纶织物上颜色深暗,色调略有变化,在真丝织物上的皂洗牢度达3~4级,丝沾2~3级。  相似文献   

18.
多元醇对分散染料喷印墨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量对超细分散染料喷印墨水的印花效果有很大影响。选择甘油、二甘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配制墨水,并进行喷墨印花,测试了墨水的稳定性、保湿性和粘度,探讨其印花效果。结果表明,甘油、二甘醇和乙二醇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适宜用作墨水的保湿剂,能提高超细分散染料的稳定性、保湿性和织物的K/S值;而1,2-丙二醇虽然能提高超细分散染料墨水的稳定性和保湿性,但会降低分散染料的转移率和织物的K/S值,不宜用于超细分散染料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