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民族建筑是该地域规划中具有特色的建筑工程,是建筑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将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地域特色融入到该建筑的多个方面,以营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一种建筑.因此,在营建此类建筑时,要注重民族文化的多样表达,地域特征的多样呈现,以及要注重强调其文化的归属性.  相似文献   

2.
李国瑞 《建筑结构》2020,(7):I0018-I0018
图1为我国南方居住小区某园的总体布局设计。我国的住宅布局设计,应统筹考虑地区因素。北方侧重保证日照和采光,横平竖直,以板楼为主。南方日照采光充分,更注重通风和景观,通常采用围合式布局,使共享景观最大化.南方住宅建筑布局的灵活性,既增加了规划空间的趣味性,又可最大限度地营造城市和小区的环境景观。户型设计上也有更多的可选择和可变化性。  相似文献   

3.
伍重(J?rn Utzon)是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其作品充满了复杂的设计思想.伍重既注重建筑与自然、文化之间的联系,又重视欧洲建筑的数理关系和精湛建构手法,其作品呈现出复杂、多义、细腻、隐秘的特性.以Can Lis建筑文化语汇映射作为切入点,探讨Can Lis住宅与地中海民居、希腊建筑历史范式、现代建筑语言的映射...  相似文献   

4.
社区更新设计呈现出新的趋势,共享理念成为其中的一种方法与形式动力,催生了新的设计场景和手法。文章分析研究了上海社区更新的9个案例,归纳出社区更新设计中,共享理念的三种场景表达:边界场所的建构、交通空间的复合、配套设施的兼容。通过视线、停留、交往和衍生功能的组织,促进了社区空间的共享性,丰富了社区更新设计手法。信息技术和个人移动终端的使用,也增强了共享性的实现,由此对社区更新产生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建国 《建筑结构》2021,51(21):后插14-后插15
现今建筑改造更新是因城市化发展到相应的阶段而形成的新领域,其不同于常规的大拆大造,而是一种利用原有的旧建筑进行立面或者场所的更新,也是一种对地域人文保护与传承的方式. ◆工业化旧建筑改造设计效果图.工业文化遗产建筑是旧建筑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也是目前着重进行更新与改造的方向.在工业建筑设计中采用以古为新的方式,将工业文化的特征进行保留.其将室内中传统的钢结构以及钢柱进行修缮与保护,用合理的结构进行支撑,顶部采用新的钢网进行铺设形成比较开阔敞亮的室内空间,这与传统的工业场所有所区分.同时,也注重对钢结构体系等原有元素的留存与再利用,因为钢结构体系是工业建筑的重要象征,也是人文地域的文化体现.  相似文献   

6.
"对于我们来说,品质的核心是满足人们的需求."JǖrgenEngel这样来表达德国KSP Engel und Zimmermann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哲学.尽管业主和使用者都希望他们的建筑能对当地的文化与景观产生影响,但专业人士有着他们自己的评价标准,他们既注重美学和人文,又注重从项目本身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来评价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KSP Engel und Zimmermann事务所认为这些多角度多层次的严苛标准,对建筑师来说,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熟悉的建筑规模、材料、细节;另一方面,就需要按照现代的标准来规划土地发展、区域划分、基本设施和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7.
常艳 《城市建筑》2014,(23):194-194
中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意念形式,既记录了某一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也反映了该时期人民的审美观念与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城市建筑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相似文献   

8.
滨水公共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居民共享、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滨水公共建筑是指位于城市水域边缘的建筑物,与水体紧密相连,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空间,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并享受其服务和设施。这种共享性使得滨水公共建筑成为城市中具有包容性和凝聚力的重要场所。该文以上海市静安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项目为例,尝试探讨在城市更新中,如何活化滨水建筑公共空间。首先对具体项目和设计理念进行概述,然后梳理苏州河静安段沿线滨水空间规划,而后分析苏州河静安段沿线既有滨水建筑的空间改造,最后总结滨水建筑特性。  相似文献   

9.
中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意念形式,既记录了某一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也反映了该时期人民的审美观念与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城市建筑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新媒介引导的新思潮时代背景进行反思,指出信息的共享性、复制性和交互性的本质性特征,从而使得大众传播与共享成为21世纪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而商业性因素加入使得建筑迅速进入"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我国的许多城市掀起了广场设计的热潮,人们对交往环境和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这诸多的广场设计中能充分反映城市文化和历史文脉的精品并不多见.反映在规划、建筑上,文脉代表的就是建筑所处的文化背景,同所有艺术一样,要让人们接受它,就要先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进行创造,然后再加以具体的提炼、抽象,使其具有艺术价值.在惠安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我们注重城市文脉,以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为设计之先,在方案设计中既重视传统又不为其所囿,以人为本,从而对传统、环境、人的需求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贺炜 《建筑结构》2023,(10):182-183
<正>建筑空间更新设计是现代空间营造以及城市微更新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以及人们审美认知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参与公共化的城市空间,同时对于场景中的布置以及构筑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城市共享化空间形态是一种开放式的空间,将建筑场景与城市景观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场景化空间,它注重空间的融入性,也通过共享化的方式让空间为人服务,也让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教育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课程教育体系,也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建筑在创设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建筑设计具有空间布局既灵活分散又整体关联的特点,并且要求设计布局时教育教学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这就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设计理念、文化魅力、实用性、环境协调性、便利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了未来的设计趋势带给建筑设计师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脚步,国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建筑规划效果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可以说,对于建筑规划设计而言,在呈现现代化、时尚化需求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的还原和应用也得到了更加普遍的体现。建筑规划,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使用需求的表现,更成为了一种国人精神面貌的展示方式。本文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并对其设计的运用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永龄 《时代建筑》1994,33(4):47-51
近年来,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不少成功的改造设计既保护了城市的传统形象,又参与了城市文化的创造.本文所谈论的是其中一类旧建筑,它们并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不是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代表,它只是一所房子,其结构体系尚完  相似文献   

16.
今日意大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第9.10期《世界建筑》意大利专辑的主题是在当今意大利涌现的新建筑和新思想。它们既独特而又有相似之处;它们在这里或那里出现;它们出现在动态而开放的地理及文化的转变之中。这个专辑并不是对不今意大利建筑的一次快照;相反,它是对正在意大利发生的事件的一次共享性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胡友斌  李皓晟 《规划师》2004,20(12):61-64
武汉市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具有古城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街巷文化、建筑文化5种文化要素。其保护规划包括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街巷保护与利用模式等内容。其利用规划包括确定不可开发地块和制定建设控制措施等内容。另外,用地结构调整与道路交通规划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也被加入其中,以完善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总体构思、住宅设计、公建设计、道路系统规划、及绿化系统规划等方面探讨解决居住的设计要点。研究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既使之与环境谐融,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提出要注重在此类设计中各类规范的重要性。规划设计结合传统与现代,揉合技术与材料,体现建筑特有的时代气息和建筑本位。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设计》2017,(6):89-97
富阳,古称富春,位于富春江畔.富阳市文化中心所处的富阳鹿山新区,是城市沿山水走向所形成的带形结构向南延伸的新城区.建筑依山面水,与规划的市民中心共享一条景观绿带,是绿带的一个重要空间节点.设计具有乡土聚落的特质,使用功能叠合,构筑形态统一.  相似文献   

20.
1.外观2.阅览室3.从中庭走廊看入口4.中庭空间 对于一栋建筑,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外表,使用的是它的空间,设计的过程就是一种环境的体验和感悟,在新首图设计中,既注重室外环境的刻划,又注重室内空间的营造。室外平台、广场、草坪、音乐喷泉构成市民活动场所,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室内的空间使人如置身于文化殿堂,宁静而典雅。以北京传统建筑为背景,表现北京建筑特色的基调,设计的构思围绕“书”这个主题来进行。在建筑语言中,将传统建筑的牌楼、悬山屋面加以简化变形,变成新的语言加以组合利用;在新老建筑结合上,将国子监大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