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目前,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全省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网络基本建成,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1%和88%;全国第一个"横向到工程、纵向到农户"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质检测管理平台建成运行,全省492万户、2 024万农村人口和9 440多处集中供水工程、28万处分散供水工程实现了动态管理和水质检测日志式管理,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打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中,甘肃省对标"两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南宫市2007年经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准,列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示范县之一。该市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中全部采用联村集中供水方式,全市共建设联村集中供水厂12座,全部采用了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饮水安全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南宫市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达到了建设高标准,设备现代化、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工程运行安全、可靠、持久、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且强调"不能将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截至2020年底,睢县饮水安全工程共66处,全部为集中供水工程,其中万人以上规模供水工程38处,万人以下供水工程28处,全部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4.
王慧 《中国水利》2022,(19):10-11
<正>十年来,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解决。各地锚定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标,全面解决了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年来共解决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困扰亿万农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农村供水全面建立了“三个责任”体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收费,工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2005年以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集中供水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村供水总人口3480万人,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6万处,供水人口3060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66.27%。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从法制层面将我省农村供水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成果进行了固化,从规划与建设、水源与水质、供水与用水等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央要求,顺应广大农民需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彻底解决贫困村屯现状饮水不安全问题,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文章对牡丹江市阳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井设计要点进行分析,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综合采取改扩建、新建、配套、改造等方式,以及建立健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对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自2005年开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从村庄分散供水到单村集中供水,再到联村集中供水,已经解决了244.88多万人的饮水问题.修建单村集中供水工程1133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149处,投资10.18亿元,这些工程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国家、各级政府、村集体和农民自己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工程的使用寿命期(设计年限)一般是15~20年,在这15~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如何确保水厂安全运行,连续稳定供应质量合格的水,是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1.影响水厂良性运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绛县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以来,结合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摸索总结的一些经验,提出了以现有农村饮水工程为基础,扩建、延伸集中供水工程,改造、提升村级管网,逐步实行有偿计量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的后期管理理念,以期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家屯区前谟村为集中供水,建于20世纪70年代,2010—2014年对前谟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部分住户进行改造。文章通过对苏家屯区前谟村农村安全饮水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保证农村安全饮水运行管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北京市基本建成了农民安全饮水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为了解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调查分析了北京市123处集中供水厂和3 500处村级供水站水费收取情况,剖析了目前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水费收取存在水费收取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费征收机制缺失及供水工程运行经费短缺等制约村镇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的问题,由此提出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用水缴费意识和完善村镇用水收费机制等相关对策建议,以此来保障村镇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1.
沈燕霞 《河北水利》2012,(11):30-30
近年.在上级水利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灵寿县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程.共完成8个批次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成各类饮水工程74处.其中建成南纪城、北洼、南寨3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县城自来水扩户工程1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45处.自流引水工程25处.完成打井及配套56眼.建蓄水池44座.管理房44座.铺设管网144万m。完成工程总投资2711万元。解决了69个村庄.3个农村学校.8.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郭天山 《水利发展研究》2012,12(12):64-65,68
文章简述了凉州区以建设地表水为水源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区域饮水问题的工程模式,阐述了该模式根据水源和地质条件进行科学规划,选择优质水源,采取合理供水技术措施进行集中连片供水的实践,实现了供水成本降低,工程运行管理方便等目标。实践证明,凉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模式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成功模式,该模式不仅适合甘肃省有地表水水源的平原区,对全国类似地区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萌  李刚  陈战军 《中国水利》2012,(11):12-13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同时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14.
蒋煦  杨兴国  陈超 《四川水利》2009,30(4):66-68
本文通过对泸州市已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的调查,揭示了农村供水站运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到2020年,通过新建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对已建供水工程进行巩固改造提升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50万人;使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1.20%;供水保证率达到90%,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比例达到33%等目标,逐步建立浚县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使全县广大农村居民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为浚县"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80%近日,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实施水利扶贫开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要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六大建设任务。一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明显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以上,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二是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运城市盐湖区水务局开始全面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区共筹集资金8200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6处、单村供水工程59处,解决了123个自然村1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促进和谐盐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西36个国定贫困县的农村饮水安全情况,通过对农村供水工程现状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实施好供水入户工程、抓好水质处理工程、强化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建立合理水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解决好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一、淄博农村饮水安全现状2005—2012年,山东省淄博市共有2 266个村庄168.23万农村居民和12.17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建设集中供水工程704处,新增供水设备650台套,建设主管网2 010 km。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集中式供水工程实际供水总人口263.6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7.21%。2012年末梢水样品合格率为  相似文献   

20.
周启宾 《河北水利》2010,(10):19-19
<正>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重视的国计民生问题。饮用水工程建成后运行的是否良好,能否彻底解决相关地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发展的是否合理则成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效果的重要指标。农村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是避免国家建设资金浪费的重要保障。1.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1.1协会合作、分级管理山海关区石河镇联村集中供水项目的主体工程于2005年6月底完工,各受益村的村级管网工程由各村自行实施配套。工程的产权管理实行产权分级管理,其中主体工程为国有资产,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