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长江干线宜昌至安庆段航道占整个长江干线航道的1/3,是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水上通道。目前,宜昌至安庆河段航道水深与上下游相比明显偏低,成为长江干线航运瓶颈。在全面研究宜昌至安庆段水运发展需求、航道尺度提升存在的问题、整治方案技术可行性、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航道建设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宜昌至安庆河段提高水深的可行性,提出了未来该河段的航道建设思路,以为长江干线航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加快长江航道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水系航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决定其在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长江航运的建设,以长江干流和西部地区主要通航河流为建设重点,打通数条水上运输大通道,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又将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长江干流是西部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且有较好基础,整体优势十分明显,应作为西部水运通道的重中之重。另几条河流的腹地范围相对较小,是区域性水运通道,且多为资源型航道,应作为次重点。  相似文献   

5.
季凯  陆望程 《人民长江》2000,31(9):45-46
长江水系航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决定其在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长江航运的建设。以长江干流和西部地区主要通航河流为建设重点,打通数条水上运输大通道,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又将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长江干流是西部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且有较好基础,整体优势十分明显,应作为西部水运通道的重中之重。另几条河流的腹地范围相对较小,是区域性水运通道,且多  相似文献   

6.
7.
王孟  刘扬扬  李斐 《人民长江》2018,49(20):1-7
针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从水资源保护带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出发,研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带建设规划体系框架,明确了规划的基本原则、战略格局、建设布局以及措施体系。同时,重点围绕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湖库的水资源保护,分别提出了包含陆域隔离防护带、滨水缓冲带、水域净化带的水资源保护带建设布局,以及包含有入河排污控制带、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带、生态防护林带、面源污染阻控带的水资源保护带建设布局,形成“远近结合、层次分明、从陆域到水域”的规划措施体系。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峡建库后,由于水沙条件的改变,长江中下游将发生长时间和长距离的河床冲刷,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航道条件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对长江中下游航道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三峡建库对中下游航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是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作为当前我国水污染强度最突出的流域之一,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实现水体保护与经济腾飞的双重目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与经济交互问题展开研究,探寻推动区域水污染防治和绿色高效发展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135m蓄水运用对长江中游航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长江中游重点浅滩河段的演变现状及航道中存在的碍航现象。结合三峡工程135m蓄水运用后水沙条件的变化,预测了长江中游航道演变趋势及可能出现的碍航现象,并探讨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最早于1919年由孙中山先生提出、1993年经全国人大决策兴建、2008年提前1 a基本建成,至今已安全高效运行10余年,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论述了三峡船闸及三峡升船机等三峡通航建筑物的建设关键技术,从提升航运效率出发,对实施三峡船闸运行以及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两坝航运联调运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泥沙与河道的演变情况。向家坝水电工程运行期的水库航运状况验证了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航运发展的规律,揭示了水电工程与航运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面对未来峡谷河段高水头通航建筑物的发展需求,分析了建设环保节约型及本质安全型通航设施的技术可行性。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的通航统计数据和监测资料表明: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使长江黄金水道名副其实,并将在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湖北长江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分析湖北生态堤防发展面临的问题。从长江大保护的角度,提出加快生态堤防建设的基本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生态堤防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供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进  王永强  张晓琦 《水利学报》2021,52(11):1369-1378
水安全保障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近10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用水结构和用水指标变化情况,分析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典型城市、农业灌溉用水及农村饮用水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虽已趋于稳定,但区域间存在差异,特别是中部地区用水指标偏高,仍然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影响供水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性缺水、干旱年缺水和供水保障率不高。建议:补齐水工程建设短板,加强水利工程联合调控,加大水污染治理和节水减排力度,提高水源地建设和保护;遇特殊年份,还需按用水类别实施应急管理以减小损失,保障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系统保护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长江经济带的推动背景、水资源管理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湖北水文监测评价现状,就水文如何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提出做好水文顶层设计、筑牢水文工作基础、夯实水文服务支撑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水、能源和粮食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如何从时空角度全面评价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以水、能源、粮食以及共生单元水能、水粮和能粮系统为单元,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系统指标赋权,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的水-能源-粮食系统协调发展和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水系统对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贡献最大,年均贡献占比为21.57%;能源系统贡献最小,占比为11.95%; 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四川省上升幅度为5.05%,重庆市下降幅度为2.83%,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上游地区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其中能源资源是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短板;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空间关联性,高-高集聚区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下游地区主要以低-低集聚区为主。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市应因地制宜地完善资源管理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十六字”治水方针,在发展中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可变集法和偏联系数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2008—2017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标、发展等级和分布规律,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评估体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向好,不同流域范围内部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上、中、下游的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依次向好。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水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沙洲水道为长江下游典型鹅头型分汊河道,2007年实施了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对其天然洲头部、南水道左槽、南水道心滩中下部等关键部位实施了守护,初步稳定了滩槽格局,改善了航道条件。但南水道心滩低矮,滩体束流作用不强,遇大水年航槽淤积,造成枯水期易出浅碍航。采用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流量下滩脊线加高、岸线崩退、左槽封堵3种工况的水流变化,并将其与天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出浅碍航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可为二期工程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聚焦自然本底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从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出发构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一种基于可变集方法的水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探讨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承载力呈现逐年提升的基本发展态势,承载力指数由4.20增至6.08;上、中、下游区域的水环境承载力日趋均衡。3个子系统承载力则具有空间分异特征:上游区域的生态环境子系统相对较弱,但差距逐年缩小;中游区域的水资源子系统恶化趋势明显;下游区域的经济社会子系统常年显著占优,而水资源子系统则严重滞后。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水环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除浙江外,表现为上游优于中游、中游优于下游,但总体上呈现经济社会子系统绝对占优、生态环境子系统一般、水资源子系统相对滞后的基本特征。水资源子系统是当前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承载力提升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矛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及其各个省(市)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并运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6-2025年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生态承载未出现超载现象,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有较大时间上波动;从空间差异来看,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年均值总体呈现上游高下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浙江省除外),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年均值受自然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变化差异;从预测结果来看,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有较大下降的为上海、浙江和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不容乐观的有江苏、重庆以及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