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一个形成发展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兼实用、崇拜、象征等社会功能,又渗融艺术、工艺、美学、文化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既是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又是全方位反映古代乃至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故仅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或者文化创新发展的视角解读建筑、梳理建筑历史、明确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需求或目的是不够的,而是应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系统性、动态化地审视或观照古今中外建筑、世界建筑演变历程,应将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的需求、目的、要求,乃至实际行为投放于特定历史视野中、时代发展环境中,以便以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为建筑爱好者、研究者呈现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价值、古今中外建筑历史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建筑及其历史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以便为当代建筑研究者提供更具创新意义、多种维度的参考意见.而由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的《建筑历史》一书,便是基于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多重视角形成的关于建筑的专著,对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回顾全书,其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建筑,一个形成发展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兼实用、崇拜、象征等社会功能,又渗融艺术、工艺、美学、文化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既是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又是全方位反映古代乃至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故仅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或者文化创新发展的视角解读建筑、梳理建筑历史、明确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需求或目的是不够的,而是应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系统性、动态化地审视或观照古今中外建筑、世界建筑演变历程,应将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的需求、目的、要求,乃至实际行为投放于特定历史视野中、时代发展环境中,以便以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为建筑爱好者、研究者呈现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价值、古今中外建筑历史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建筑及其历史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以便为当代建筑研究者提供更具创新意义、多种维度的参考意见.而由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的《建筑历史》一书,便是基于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多重视角形成的关于建筑的专著,对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回顾全书,其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建筑,一个形成发展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兼实用、崇拜、象征等社会功能,又渗融艺术、工艺、美学、文化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既是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又是全方位反映古代乃至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故仅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或者文化创新发展的视角解读建筑、梳理建筑历史、明确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需求或目的是不够的,而是应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系统性、动态化地审视或观照古今中外建筑、世界建筑演变历程,应将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的需求、目的、要求,乃至实际行为投放于特定历史视野中、时代发展环境中,以便以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为建筑爱好者、研究者呈现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价值、古今中外建筑历史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建筑及其历史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以便为当代建筑研究者提供更具创新意义、多种维度的参考意见.而由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的《建筑历史》一书,便是基于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多重视角形成的关于建筑的专著,对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回顾全书,其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建筑保护的历史》是本介绍建筑保护历史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权威著作,芬兰学者Jukka Jokilehto于1986年英国约克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完成该文稿。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付梓,随后成为西方各高校保护史教育的经典读物。事实上,该书在未出版前就成为ICCROM(International Central for th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保护课程。2007年5月24目到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国际买践国际研讨会”上,在建筑历史保护领域工作长达25年的Jukka Jokilehto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为《北京文件》主笔起草英文文献。 相似文献
5.
历史以怎样的方式被重现?它的准确性如何?弗兰普顿(K.Frampton)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卷首中就提到“所有的历史都有无可例外地受到观察模式的限制,人们不可能写一部绝对的历史”。身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家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无法进行“绝对”评判。关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Modern Movement),从S.吉迪翁 (Sigfried Giedion)的《时间、空间和建筑》到塔夫里(Tafuri)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运动的内容被不断扩充;运动中的正统性遭到不断的质疑: 相似文献
6.
建筑遗产的保护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身是复杂、多层面的,既具有包括文化背景、历史观、价值评判等因素在内的精神层面,又有涵盖社会群体的关系、品位、利益等因素的社会层面,更有关注技术、安全性、保护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往往和建筑师、工程师的视角不尽一致——前者往往更关注“应否保护、保护什么”的问题,更强调对价值的尊重,而后者则更关注“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外国建筑史》的纵向时间线为拓展、横向知识线为连接,融合《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的教学内容,延伸源于"历史的深处、时间的奇点、艺术的源点"的历史教学的三个触角,构建"让历史走向未来"的课程共建性教学体系,培育学生多种建筑历史学习能力,促进建筑原创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时代的显学。但是因为国内的保护理论起步较晚,理论界在急功近利地引进大量西方保护理论时,往往忽略了每种理论所产生的特殊背景,以及它自身的适应性。实际上,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对待文化遗产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待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价值评判,不同的保护技术水平也制约着保护策略的选择。只有理解了西方保护理论所根植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tarchitecture)的历史,或许是中国的建筑学生和学者最为熟悉也最常讨论的内容。通过阅读吉迪恩(SigriedGiedion)、佩夫斯纳(NikolausPevsner)、柯林斯(PeterCollins)以及其他史学家的论著而获得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一般理解:作为一种新的建筑语言、生产方式、教育体系和社会理想的集合体,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先锋派建筑师应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拘泥于艺术形式认知,造成音乐与建筑之间巨大的隔阂.然而,在庞大的艺术家族中,音乐与建筑之间实则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般,分别将美以不同形式展现给受众,存在很多共通性值得去发掘.音乐如同一支看不见画笔,它用旋律、节奏、音色等作为绘画技法,在人们的联想空间中勾勒出不同风格的建筑,如民乐对应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张媛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3):78-80
历史建筑的形状和大小各异,通常由石头,砖或木材建造,四周环绕着近乎不可逾越的丛林或毗邻车辆拥堵的公路。有些历史建筑已经非常古老,似乎在藐视流逝的时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城市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认定和保护近年来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历史建筑的不同定义,比较历史建筑与近现代史迹型文物建筑在认定标准、保护策略方面的异同,澄清了在划定历史建筑时的一些认识误区。提出科学认定和保护历史建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建筑界在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及其保护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与研讨,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观念与做法。随着人们对历史建筑及历史城市保护意识的加强,有关保护的理论和观念在大量的实践和研讨中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文章将借鉴这些新的理论和概念结合马家院的实际进行规划保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沿江路的一座近代建筑群的保护与开发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乐昌要走山水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人居环境建设目标,探索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做好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街道、建筑群及建筑物(名括遗址)以及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的工作,以有利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行业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评估、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贸易、建筑学术交流,与建筑相关的所有行业都在快步迈入国际化发展阶段,催生了建筑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建筑英语是专业科技英语的一种,是在建筑行业整体迈入国际化发展背景下诞生的一门语言学科,是培养建筑行业语言人才的基本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