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空  安琪 《绿色环保建材》2020,(3):81-81,83
北方水乡城镇是北方地区稀缺旅游资源,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基于水乡文化的文旅型特色小镇受到热捧。盲目跟风、急于求成的建设造成了特色小镇无"特色"的局面,地域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竞争严重。本文以邯郸峰峰矿区响堂水镇为例,分析其发展建设概况,发现响堂水镇风貌保护传承现存问题,提出北方地区水乡小镇地域性风貌提升策略,以期为基于水乡文化的文旅型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背景下,特色小镇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为特色小镇的主要形式,文旅型特色小镇在当前全域旅游和文化复兴语境下格外受到重视。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对我国公布的403个特色小镇进行统计,分析文旅型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类型及问题,并以贺州市贺街宗祠文脉特色小镇为实例,阐释其产业发展路径,以此探析文旅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策略,为乡村振兴与地域文化繁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城市群内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文化特异性突出,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文章在分析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选择文化旅游名城、文旅小镇、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文旅综合体作为中原城市群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并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各文旅融合载体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4.
王旭东  解旭东 《城市建筑》2023,(18):107-10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与乡村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在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推广的新时期,如何从城市逐渐向特色小镇蔓延是其亟须解决的问题,需尽快积累经验寻找新的开发模式,以便顺应时代潮流。文章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结合杨家埠文化旅游梦想小镇项目,提出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法,为文旅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5)
文旅型特色小镇是我国目前为止最为常见、探索经验较丰富的一种开发模式。作为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泉州,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文旅型特色小镇居多。泉州应利用自身社会资本活跃这一特性运用政企合作(PPP)模式来开发文旅型特色小镇。从现状出发,借鉴黑龙江东极小镇PPP项目的成功经验,从PPP项目的组合化操作、回报机制结构化设计、融资结构设计、风险分担机制设计这四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旅型特色小镇是近些年来国家发展重点扶持的项目,也是以文化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考虑产业结构的升级,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特色化,地域化等因素,充分进行整合设计。同时文旅小镇的设计要注重对原有地域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将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人文地域景观,旅游资源为载体进行一体化更新与设计,可以较好的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并且带动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旅融合的特色小镇建设,近年以来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城镇探索方向。本文以岁时湾节气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为例,立足于特色小镇的政策源起、荆楚地区文化底蕴、基地的区位条件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宜居”的指导思想,按照“文化主题、文化结构、功能空间、动态体验、发展模式”五大板块进行设计构思,明确规划策略。最后明确设计重点,主要做好节气文化小镇核心区功能空间布局、业态置入、景观系统的打造。简单阐释了如何正确处理好遗址保护与传承利用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关系,推进好文化、旅游与生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西北民族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有别于东部沿海城市,本文对新疆文旅小镇建设的民族、地域和文化等元素进行研究,并结合吐鲁番鲁克沁镇的实际情况,分析新疆民族地区文旅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提升、设施配套、旅游开发、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策略,为同类型的文旅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从作者的规划经验,对旅游小镇的含义、分类、规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规划面积为30hm2的文化主题型小镇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以旅游策划为核心,围绕策划主题进行建筑与景观设计,并运用城市规划的方法梳理小镇内的布局与道路,集聚旅游六要素,营造主题化、风情化的特色小镇,为贵州旅游小镇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240-244
我国南方徽派建筑格式常借助马头墙来进行屋顶设计,其高低错落的布置下,在聚居群落的乡村中,赋予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代表着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机和活力[1]。近年来我国特色小镇的提出更是对我国的城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在城镇市区是独立的存在,具有特色经济产业、饱含文化底蕴、一定的旅游条件和服务功能,它是集特色产业链、商业投资链、理念创新链、人才链、功能服务链于一体的特别个体[2];为打造一个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生态涵养而受益的生态旅游小镇,一个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智慧小镇[3]。本文通过实地测绘、建筑图纸绘制、构建建筑模型、设计街角绿地等方法对瀼渡镇建筑风貌进行改造,并在保留和改造原有建筑各种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将其所特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情与现代化的建筑技艺以及新材料进行运用,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承而又融入全新的文化属性,力图打造一个以生态打底、文旅融合的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1.
特色小镇是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给城市经济和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定位同质化、产业空心化、缺乏特色主题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地方重塑理念创新发展文旅特色小镇,具体表现在文化创新、方法创新以及机制创新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与文化相结合是特色小镇长远发展的关键,但国内目前特色小镇文化内涵不足、特色不鲜明现象却屡见不鲜。基于此,以旅游类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际案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湛卢文化特色小镇为例,围绕特色文化内涵挖掘、泛旅游产业分析以及特色文化与泛旅游产业融合等3个方面内容,提出旅游类特色小镇的泛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第一,当前房地产市场时局判断 第二,从产变迁路径看下阶段中国城镇化 第三,文旅养老度假小镇成为市场新风 国家在《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若干意见》中,提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小镇建设.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方兴未艾,文化主题、业态模式、空间特色、体制机制保证、团体利益和生态趋向等问题都需要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id+c:请介绍一下你们的文旅小镇事业部。徐慨:文旅小镇事业部是今年成立的,团队核心成员20多人。我个人是从2008年开始做传统旅游景区的古建配套工程,在金螳螂这个大平台上,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历练机会,成长起来相对较快。关于文旅小镇事业部的项目特点是体量大、服务周期长。我们通过前期策划、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内装设计、外装设计、景观设计、智慧景区设计、软装设计、文旅周  相似文献   

15.
刘桂海  汪佐婵  黄湖南 《城市建筑》2022,(8):161-164+192
地域文化是特色小镇打造“特色”的关键所在,而文化符号是其“留住乡愁”的重要纽带。本文基于地域文化符号化视角,阐释地域文化符号与特色小镇景观的理论关联,探索地域文化符号化与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互动关联,在此基础上以万安“农民画”为例,解析地域文化符号在特色小镇景观平面、立面及空间等多维度的表达方式,并从提炼文化符号、推行风貌管控、创设丰富情境,以及运用“文化+”概念等方面,为未来特色小镇景观设计融入地域文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自提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以数字经济属性的特色小镇蓬勃发展,许多特色小镇创建后还朝着A级景区创建的目标发展.文章以杭州智慧网谷小镇为例,解读其在创建过程中融合新兴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理念,为同类特色小镇景观规划提供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梳理东浦古镇的"文化基因"类型,探究物质文化基因与文化行为传承的耦合性,并在其作为文旅特色小镇开发但未很好实现空间活化的境遇下,提出包含旅游、产业、居住多元融合的适应性更新策略,以期为运河古镇的文脉传承与空间活化作一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王清青 《山西建筑》2014,(34):22-23
以恭城儒家文化城镇建设项目为例,结合恭城地理与人文特色,对恭城旅游小镇的景观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旅游城市总体景观设计理念,研究探讨了旅游城市中景观设计的原则要点,以达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旅融合发展是推动文化型特色小镇历史保护、产业升级与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依托小镇现有文化资源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尤为重要。文章梳理冢头镇文化资源,分析其相对优势及文旅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保护为主、旅游带动的产业总体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商业主题街、茶路景观河、文化游览路线的建设培育促进地域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以期能为文化型小镇文旅产业培育提供有益启发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齐培培 《江西建材》2022,(10):148-150
文化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文中以金砂乡红色小镇为例,分析了以红色旅游文化为特色的乡村规划及发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增强旅游体验,促进红色资源的保护及传播,带动乡村振兴以及实现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相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